姓名 | 王若涵 |
性別 | 女 |
所屬地區 | 海南國興中學 |
簡介 | 若涵5歲時,父母離異,從小生活在一個缺乏父愛的單親家庭裏。殘缺的家庭並沒有讓若涵的內心變得冷漠冰涼,而是更懂得珍惜、感恩母親的付出,懂得體恤母親的辛勞,有一顆溫暖的心,時時處處關懷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
王若涵,女,今年14歲,是海南省國興中學初二(1)班的學生。她是一位善解人意,溫柔嫻靜,樂於助人的小姑娘,更是一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若涵5歲時,父母離異,從小生活在一個缺乏父愛的單親家庭裏。殘缺的家庭並沒有讓若涵的內心變得冷漠冰涼,而是更懂得珍惜、感恩母親的付出,懂得體恤母親的辛勞,有一顆溫暖的心,時時處處關懷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若涵8歲時,生了一場大病“過敏性紫癜”,被迫休學半年。為了照顧生病的小若涵,身為教師的母親,殫精竭慮,日夜守護病床前陪伴若涵。半年之後,若涵病癒,母親卻積勞成疾,患上了“慢性腎炎”“腸炎”等多種疾病。從小就懂得“烏鴉反哺”的若涵,為了讓孱弱的母親在繁重的工作之餘得著休息,主動承擔起家裏的大部分勞動——燒飯、洗碗、拖地、洗衣服,還常常幫助母親批閱卷子,批改作業。
若涵10歲時,上四年級,剛好是母親班上的學生。當時有一女生,從鄉下來,成績很差,性格孤僻不合群,沒有一位同學願意與她同桌,母親為此愁眉不展。若涵自告奮勇地説:“媽媽,讓我跟陳藍坐吧,我來幫助她。”因為若涵主動伸出的友誼之手,陳藍同學的臉上有了燦爛的笑容,從此敞開心扉,成為一個快樂的陽光少年。
若涵上五年級時,母親因操勞過度,患上美尼爾氏綜合症,常因眩暈無法起床工作。每到這時候,都是若涵熬好稀粥,一口一口喂食病床上的母親。一天晚上,母親因病無法工作,第二天又面臨大檢查,若涵自告奮勇幫母親批改作業。若涵挑燈夜戰,改著改著,眼淚滴落下來。母親問何故,若涵抽抽嗒嗒地説:“媽媽,想到你要自己一個人改完這麼多作業,我的心裏很難過,您太辛苦了!”
若涵11歲上六年級,母親在一次外出家訪時,騎車摔傷了腿,無法正常行走。若涵承擔了家裏的全部家務,一個人擔負起照顧母親的重任。每天放學之後,就忙著燒飯做菜,洗衣拖地。吃過晚飯,別的同學開始寫作業的時候,若涵要幫媽媽炒藥,敷藥,按摩,包紮。安頓媽媽躺下休息之後,若涵才拿出自己的課本開始學習,此時已是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若涵六年級小學畢業,因成績優秀,被保送國興中學。臨近開學,若涵在家教老師面前伏案痛哭:“姐姐,我不想去國興上學,國興要住校,我走了,沒人照顧媽媽,我不想去國興上學。”家教老師好言相勸,若涵心情得以平復,一再囑咐家教老師:“姐姐,請你平常有空一定常來看我媽媽,她一個人在家,我真的不放心。”
若涵上中學後,變得更加懂事,更樂於付出,勇於承擔,不僅在學校,關心幫助同學,每週末回家,對母親更是溫柔體貼細緻週到。
每次走進家門,一放下書包,若涵就開始打掃衛生,洗晾衣服,把母親因繁忙沒來得及做的家務活全部做完,然後才開始做自己成山的作業。週末晚上,總不忘提醒母親:“媽媽,您需要去超市買什麼東西嗎?趁我在的時候,幫您拎上樓。”若涵家住七樓,自從上中學之後,只要是重的東西,若涵都搶著背負,比如大米、油、旅行箱等。
有一次,從老家過年回來,行李箱很重,母親説:“箱子太重了,我們搬不上七樓,媽媽去找鄰居叔叔幫助我們。”若涵很堅決地説:“媽媽,不用麻煩別人,您的女兒已經長大了,女兒也能當兒子使喚,不要麻煩別人,別讓人笑話咱家沒男人。”説完,若涵拎起箱子,咬著牙,先挪一腳,再上一腳,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往上扛,一邊走一邊歇,差不多半個小時才爬上七樓。
若涵是個心思細膩的孩子,母親的安危時刻挂在心頭。每個週日黃昏,母親用電動車送她上學,看著路上絡繹不絕川流不息的車馬,她總是心驚肉跳,反復叮囑:“媽媽,您回到家之後,一定要給我發一個信息,讓我知道您已經平安到家,一定要記得啊!”
有一次,母親因瑣事,忘記及時發信息報平安,夜裏12點收到若涵躲在被窩裏打來的電話:“媽媽,您平安到家沒有,我收不到您的信息,睡不著。”聽到母親報平安後,若涵才安然入睡。
在若涵的心裏,沒有什麼比陪伴母親更重要。初一最後一個學期,臨近期末考試的那個週末,班上的同學都選擇留在學校復習功課,若涵一個人坐車回家。那一次期末考,若涵沒有考好,成績退步了。母親責怪若涵:“如果你選擇留在學校復習功課,你也能像其他同學那樣考出好的成績,你的時間都浪費在來回顛簸的路上了。”若涵眼含熱淚,小聲説道:“媽媽,想到您一個人在家,面對著四堵墻壁,我心裏很難過。別人家裏有爸爸,有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熱熱鬧鬧,咱家就您一個人,孤孤單單冷冷清清,我就是留在學校也無心復習功課,我想回家陪陪您。在我心裏,您比分數更重要。”母親默默無言把若涵摟在懷裏。
熟讀《弟子規》的若涵,不僅孝敬母親,對家裏的每個長輩都恭敬有禮,照顧週到。
上個暑假,家在陵水,年近80,腿有殘疾的姨婆到海口來看病,若涵自告奮勇當姨婆的拐杖。姨婆進出醫院她都攙扶著,上下樓梯更是把姨婆背在身上。有一天,姨婆吃壞了肚子,還沒回到家,就把大便拉在褲子裏。若涵不嫌臟,不怕臭,氣喘吁吁把姨婆背上樓後,顧不上清洗自己,先照顧姨婆洗澡換衣服,把姨婆的臟衣服洗乾淨,晾曬起來後,自己才去洗澡換衣服。姨婆感動得涕淚交加,説自己的親兒女都沒有若涵孝順。
外公喜歡與若涵開“演唱會”,這是從若涵5歲時就開始的遊戲。每到假期,若涵就惦記著,要回老家去跟外公開“演唱會”。母親説:“你已經長大了,還要跟外公玩兒時的遊戲嗎?”若涵説:“媽媽,我是長大了,但外公也老了,我不再需要玩兒時的遊戲,但外公需要我的陪伴,需要延續對我的記憶,因為我們相處的時光太少了。”所以,每年寒暑假,若涵都有一場只有一個觀眾的演唱會。
外婆是個退休教師,曾患有嚴重的白內障。每次來海口,若涵都充當外婆的眼睛。為外婆讀書念報,帶外婆去遊覽海口的名勝古跡,給外婆講海口的城市景觀。在海瑞墓更是為外婆讀遍景區的每一處文字。
有一天,若涵和母親剛進家門,外婆興高采烈對若涵説:“剛才外婆幫你把你的那雙球鞋給洗了,洗得可乾淨了,曬在陽臺上,你去看看。”若涵走到陽臺一看,傻眼了,那是母親買給她的一雙價值500元的皮鞋,她平常都捨不得穿,只在節日時才穿上與同學聚會。母親剛想開口責備外婆,若涵擺擺手,示意母親啥都別説,滿面笑容地拉起外婆的手,甜甜地對外婆説:“外婆,謝謝你幫我洗鞋子!你洗得好白哦,咱們家裏還是你最能幹,我最愛你了!”外婆樂得合不攏嘴,心裏像吃了蜜那麼甜。
王若涵就是這樣一個善解人意溫婉可人的女孩,她的愛如春雨如甘露如冬日暖陽,滋潤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默默無言間把中國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踐行至生活的點滴之處,她是同學和老師眼裏“暖寶寶”,是母親心中璀璨的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