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少年:胡家澍
相關信息
姓名 胡家澍
性別
所屬地區 南京市江寧區百家湖小學分校將軍山小學
簡介 家澍的家裏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澍兩歲,能讓蛋;兄弟親,孝在中;澍八歲,能刮痧,會拔罐,知艾灸,能治病;澍八歲,出行充當男子漢,提行李,送禮物,表孝心,知俗達理最孝道;老吾老,幼吾幼,大愛無疆最慈善;練本事,學技藝,本領高強悟性高;
孝心故事

勤學孝親好少年


        家澍的家裏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澍兩歲,能讓蛋;兄弟親,孝在中;澍八歲,能刮痧,會拔罐,知艾灸,能治病;澍八歲,出行充當男子漢,提行李,送禮物,表孝心,知俗達理最孝道;老吾老,幼吾幼,大愛無疆最慈善;練本事,學技藝,本領高強悟性高;講禮節,懂謙讓;在家是個好兒子,孝順父母尊兄長;在校是個好學生,學習專注榜樣強;俱樂部裏頭一號,技高才高德行好;足球社團是主力,輪滑、溜冰數第一;協助老師管班組,以身作則做表率;見到鬥毆巧制止,愛護同學好相處;夏令營裏自理強,安撫隊友智慧高;鄰里老弱都幫忙,絕對是個好夥伴;世上今人勝古人,家澍早就超融、香”。
        百善孝為先
        中國的“孝愛文化”源遠流長,它是一種理念與精神,是為人的立身之本,是社會責任意識的源頭,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選拔官員要選擇賢能的人來擔任要職;有見識的現代企業家們會喜歡重用“心中有父母”的下屬;無非是因為有孝心的人一定是德才兼備的人才,他們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家庭責任意識,是懂感情、敢擔當,可值得信賴的人。胡家澍就是這樣一個會學習、會做家務,尊重兄長、孝順父母,懂事理,明孝道,通禮儀,講禮節的嚴謹少年。他的童言童心、佳言懿行都堪稱經典,令人驚奇又不得不佩服。
        澍兩歲,二讓蛋;兄弟親,孝在中
        胡家澍小時候的孝心愛心:當時家澍兩歲零三個月,剛剛學會自己吃飯,媽媽每天為他和上小學的哥哥準備兩個雞蛋做早餐,媽媽當天為哥兒倆各準備了一份早點,分配好了擺在各自的餐盤裏,就離開了餐桌,可是等到哥兒倆上桌來,哥哥那邊碗中的雞蛋不見了,沒蛋可吃了,只有弟弟的盤子裏有一個熱蛋,九歲的哥哥趕著要上學去,也要吃蛋,但再煮一個根本來不及了。哥哥一看,不悅地説:“媽媽,為什麼弟弟的碗裏有雞蛋,而我沒有,媽媽明明説兄弟倆各有一個的,媽媽偏心。”媽媽一聽奇怪了,忙問是誰吃了分給哥哥的雞蛋?這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爸爸不知情犯的錯,見到桌上有兩個熱蛋,二話沒問,就吃了一個。媽媽這邊正發愁如何應對?這時,奇跡發生了,才只有兩歲多一點點的小小胡家澍無需媽媽開口,立即用自己的小手把雞蛋遞到哥哥的手裏,這一“稚嫩的舉動”讓一家人個個都驚異不已!誰都沒想到:這麼小的胡家澍不需要大人做任何思想工作,會自覺而又主動地就懂得把自己的雞蛋讓給哥哥吃。媽媽立即豎起了大拇指,哥哥也受到了感化,展現出良好的紳士風度,剝了殼之後分了一半遞給弟弟,可是胡家澍卻又來了個“二讓雞蛋”,再次把哥哥分給他的一半雞蛋推還給哥哥。大家一看他再次讓蛋,甚是誠懇,家人們更加深深驚異,都被小家澍的舉動感動得一塌糊塗。大家都伸出了大拇指,給予稱讚!!媽媽想起了《三字經》裏的孔融、黃香,説出了這段“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澍兩歲,二讓蛋;兄弟親,孝在中。家澍早就超融、香”。
        澍八歲,能治病;刮痧拔罐做艾灸 
        堅持數年成習慣;解除母親的“背疼”  
        當媽媽感覺身體不適時,胡家澍會拿著牛角刮刀來給媽媽刮痧,刮刮手,再刮頭部,到現在,他的刮痧水平已經非常高超——平刮、豎刮、點刮,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刮法,他都運用自如,像個專業醫生一樣,會噓寒問暖:“這樣刮,舒服嗎?”
        很小的時候就在媽媽的指導下點穴給媽媽用氣罐來拔罐,幫媽媽做艾灸驅寒,就這樣,長期堅持,治好了媽媽的“背痛”老毛病。在媽媽疲累時他會為媽媽蓋被,小心翼翼地愛護媽媽別著涼。每當爸爸不在家時,他就學著像爸爸一樣地關心媽媽的身體是否安好、情緒是否愉快。跟家人相處,常彙報學校所發生的事情,常一邊做事,一邊討論,愛講笑話逗媽媽開心,為媽媽端茶、遞巾、擇菜、拖地、擦桌子,又快又好,辦事十分給力。
        八歲剝蝦喂累媽,孝于親,所當執
       如果説小時候的自覺自發是個奇事的話,那長大之後更有許多感人心腑的故事在後頭:那是2014年8月中旬的一個炎熱的夏日,媽媽帶著八歲的胡家澍去香港探望姨媽一家子,尤其是胡家澍特別想去看看他那從未曾見過面的表弟,一路上母子兩個風塵僕僕,媽媽穿著高跟鞋來來往往,累得不得了。來到一家面館歇腳,便點了兩碗湯麵,廣式湯麵十分講究。擺上了許多佐料,還有幾隻新鮮的大蝦,胡家澍彬彬有禮地坐下來吃麵,吃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停下來,示意媽媽也停下,接著他便輕輕地湊近媽媽耳朵,跟媽媽説:“媽媽這些大蝦全給您吃!”媽媽十分驚奇,禁不住問他:“你這個小子,不是一向最喜歡吃蝦的嗎?今天怎麼要讓給我吃?兒子吃了快點長大啊!”可是他説到做到,這時,他已經動作利落地把蝦皮剝掉了,大大的鮮蝦肉去了腸線送到了媽媽的嘴邊。面館裏人特別多,圍著圓桌一起同桌吃麵的客人們個個都看呆了!全被他的孝心所打動了,媽媽也被他驚呆了!只好張開嘴吃了,也有帶著孩子一起來吃麵的路人們都羨慕得不得了!“人家的小孩多有孝心!”當時面館裏看見這一幕的人都這麼説。
        “仁孝”教育植心田,“大愛”人格早造就 
        胡家澍的媽媽是一位教師,對自己的要求向來就是“學為人師,德為人范”,媽媽主張像觀世音菩薩一樣普渡眾生,盡可能地救苦救難,廣結善緣;她對兒子的要求也一樣嚴格。母親的言傳身教對兒子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因為媽媽偶而會拿古時候《二十四孝》的故事來講給兒子聽,關於“蘆衣順母的閔子騫”“賣身葬父的董永”““懷橘遺親的陸績” 等人的故事,他早已耳熟能詳;還有那“親嘗湯藥”的主角劉恒故事,他是從“百家講壇”裏聽到的,於是他把故事講給媽媽聽:漢文帝在位時,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可當時存在諸侯王國勢力過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問題。漢文帝對待諸侯王,採取以德服人的態度。文帝服事他母后的病三個年頭,總是殷殷勤勤,看護得很週到。夜間睡的時候,眼睛不閉,衣不解帶。所煎的湯藥,必定先要自己親自嘗過了才喂給母親喝。漢文帝深具孝心,傳為千古美談。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統治時期被合稱為文景之治。他邊看邊問:“當皇帝的孝心好,成為天下美談;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向他看齊?”他善於思考。
        七歲時,當家人帶著胡家澍觀賞明孝陵,那是淮右平民出身的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教他認識墓碑上的字,介紹朱元璋為何要“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國策,其主要目的在於倡導社會正義、社會和諧安定、確保天下太平。關於仁孝的教育經常進行。正是這樣,孩子明白了“為什麼要以孝治天下”。在潛移默化中懂得“感恩報孝”,踐行“孝親”的觀念已經深植其心田。
        德濟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院裏唱歌表演送水果飲料慰問;旅遊時給老人當導遊  
        在東善橋敬老院做義工,陪老人聊天,為老人們唱歌,幫助孤苦老人打掃。在百家湖社區服務中心的秣陵鋪崗街敬老院等社區公益活動中,每一位見過他的老人都得到過他貼心的幫助,人人都稱讚他,做事細心,十分到位。 尊老愛幼,每一個見到他的小朋友都喜歡他,追著他玩,他總是非常熱心又技巧地教授小朋友們如何玩、如何認字。
        胡家澍不僅是一個孝心十足的少年,同時也是一位知識廣博、興趣廣泛、十分智慧的少年。他為人誠實謹慎,在哪都有好的口碑。孝為人先,德濟天下,是胡家澍一直踐行的原則。
        他大愛無疆,愛國愛黨愛人民、積德行善的各種行為使得他的美德被人廣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