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璐:我的孝心故事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 央視網 2016年07月22日 11:5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于我而言,我的孝心故事,並沒有那麼多的大風大浪,也沒有那麼多的曲曲折折,這更像是屬於現代每一個普通家庭的孝心事跡,平平淡淡,細水長流,融于日常,于細微處見真情。

        也許,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了我這一生的拼搏與坎坷。在兩歲時,我的父親就因車禍而臥床。這並沒有削弱我們父女之間的關係。長大後的我,反而養成了吃飯之前先給爸爸添一碗,有好吃的東西,等爸爸吃完後自己才吃的習慣。

        上了小學後,因為父母工作繁忙,不滿八歲的我就學會了做飯。每天放學後,寫完作業,我就會給媽媽去一個電話,問問媽媽晚餐想吃什麼。電話這頭的我,都能夠聽到電話那頭的叔叔阿姨們驚嘆的聲音,也想象的到媽媽接到我電話時,臉上那幸福滿足的表情。《勸孝歌》中説“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雖然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父母一天勞累的工作後,能讓他們聞著飯香上樓,給他們獻上一頓貼心可口的飯菜,正是我踐行孝道的方式。

        為了補貼家用,爸爸在街角開了一家小飯店,從那以後,我每日必做的功課又增加了一項:做爸爸、媽媽的小掌櫃。客人多時,我坐在吧臺,收銀結賬,分分毫毫做的一點不差;客人少時,我就去後廚洗碗,夏天的時候熱的滿身是汗,可為父母做事的滿足感卻像在我的身上吹過的一縷清風;冬天時,我的手被凍得通紅,每次洗完碗之後,第二天我的手都會起凍瘡,可父母臉上欣慰的笑容,是撫慰我傷痛的最有效的良藥。

        五年級時,我離開家鄉遠赴衡水唸書。一個不滿十歲的孩子,卻要遠離父母,到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陌生的環境,曾經,我的內心也是十分抗拒的。我哭著對父母説:“我不要離開你們的身邊,沒有我在家,誰來照顧你們。”可父母卻告訴我:“孩子,真正的孝順,不是一步不離的陪伴在父母的邊上,現在,你去遠方闖蕩,有朝一日,你羽翼豐滿站在聚光燈下時,帶給爸爸媽媽的欣慰感,才是對爸爸媽媽真正的回報啊”當時年幼的我,尚不能懂遠方的含義,對爸媽的話語,我只聽懂了,好好學習,就能讓父母高興。如今讀過《孝經》“立身行道,以養父母之志。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後,我才明白了,真正的孝,正是這樣:做讓長輩寬心的事,努力學習,報效祖國,成為父母的小驕傲。雖然美滿和諧的家庭,還算小康的生活,並沒有給我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從小耕田除草,或者照顧臥病長輩的經歷,可是,細水長流,凝泉暗滲,這也是我回報父母的方式。

        從小學到高中,七年的聚少離多,並沒有沖淡我們親子間的真情,相反,每次假期那少有的一點時間,反倒成為聯絡我們情感的紐帶。父親是一名優秀的共産黨員,他啊,最喜歡講他小時候的故事,從少年時代的上樹掏鳥,到參加工作後的奮鬥經歷,都成了他給我講述的內容。每次回家,抽出半天來,陪爸爸喝上兩杯茶,聽他講那過去的故事,我都能看到他臉上的滿足和快樂,。促膝長談,傾心交流,這也是我獨特的孝道。同時,父親的教導,也是我如今世界觀的一個雛形:尊老愛幼,孝親敬長,在家事父母,于外忠國家……所有的為人之本分,都是父親教給我的。

        在父親的教導下,我也養成了孝親敬長的習慣。面對餐廳的叔叔、阿姨,我會用一個微笑和一聲真誠的“謝謝”作為回報;面對部分同學不尊重收垃圾的爺爺、奶奶的情況,我會勇敢的提出批評,為爺爺、奶奶們説話;尊敬師長,奉獻愛心。

        升入高中,如雲的高手仿佛要把我整個人淹沒,無盡的壓力仿佛要把我壓垮,跟家裏打電話時,媽媽的第一句話,總是:“生病了嗎”? 我想,在這樣的關心下,我才理解了《孝經》中《開宗明義章第一》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的含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自我關心,自我照顧,也是對父母盡孝的一種方式。於是,我放棄了以前那種燃燒自我的學習方式,畢竟,只有身體健康,才能讓父母寬心,才能陪伴父母更長久的時間。

        于我而言,孝還不只是自己的努力,一個人弘揚孝道的真正意義在於帶動他身邊的人一起追逐孝道。升入高中後,衡中給了我這樣的一個機會。作為班裏的團支書,我曾經在全國德育研討會上開過一節名為《勿忘父母恩》的團活課。一個“重走成長路”的環節,帶領同學們回憶了與父母生活的酸甜苦辣,令在場無數的同學潸然淚下;一個“愛要大聲説出來”的環節,讓無數同學説出了這麼多年深藏心底的愛的話語;連現場的外校來賓也受到感染,與我們的同學們一起分享他們與孩子的親子故事。作為一向以含蓄為美的中國人,在鏡頭面前大聲地喊出自己對父母的愛,是對同學們最好的孝心教育,也是送給父母最好的感恩的禮物……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