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教師展播

河北保定學院支教團隊事跡

發佈時間: 2014年09月04日 13: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光明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形象大使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白岩松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濮存昕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冀玉華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李修平

原標題:

      幾天來,登錄個人空間,河北保定學院畢業生牛紫蒙看到的,幾乎全是舊日同窗對“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對習總書記深情復信的討論和轉發。自豪、激動、“點個讚”,卻沒人感到驚訝。“這裡本就是一片沃土,開出花朵只是時間問題。”

      一段久遠的回憶,被西部支教學子的教師勾起——李德祥清楚地記得,早在1980年,就有兩位男生響應國家號召支援西藏,其中一位扎了根。

      在距河北省隆化縣90多公里的西阿超鄉博岱村小學,80後霍文鵬用同樣的堅守向學長們致敬。他代表的,是保定學院400多位投身基層、默默奉獻的農村特崗教師。

      時代變遷,空間變換,不同群體演繹著同樣閃亮的青春。一位位紮根基層、俯身大地的學子,盛放成了扮靚荒漠高原的紅柳苗、格桑花。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答案,就寫在他們起飛的地點——保定學院,寫在這所百年老校“紅二師、小蘇區”的愛國傳統中,寫在“啟鑰民智,砥礪賢才”的師者情懷間,寫在“胸懷國是,獻身真理”的獻身精神裏。

一座碑,鐫刻愛國與擔當
      “我願在革命的烈焰中火化,把骨灰在時代的風暴中播揚。飛!飛!飛!飛到那自由的故鄉!”

      ——82年前,青年學子朱韜在獄中寫下詩句,誓死革命。

      一座碑,時常出現在且末支教老師李桂枝的夢裏。4月2日,她輾轉3天多回到保定,放下行李,就直奔那座魂牽夢縈的石碑而去。

      周圍依然松柏挺立、清風低鳴,碑前依然有不知誰獻祭的鮮花。17年前,保定學院中文系新生李桂枝就是在這裡第一次認識了母校。

      “我們在碑前列隊、宣誓,傾聽校史。百年紅色傳統讓我震撼,這所不起眼的學校成了我的驕傲。”李桂枝回憶。

      碑身已染上歲月的斑駁,上面的燙金大字卻遒勁而清晰:“保定第二師範七六殉難烈士紀念碑。”

      靜默的五星下,是13個載入歷史的名字。他們訴説著保定學院歷史上最為壯烈的一幕——

      1932年7月6日,保定二師愛國學生遭到國民黨反動當局鎮壓,為保護學校不被封停,38人被捕入獄,13人英勇犧牲。

      保定二師正是保定學院前身。1904年,中國近代教育改革先驅嚴修創辦保定初級師範學堂。其後,愛國青年在此集結,新文化運動於此勃興,抗戰時期,學生中黨員、團員、外圍組織成員超過總數的80%,贏得了“北方小蘇區”之美譽,並被毛澤東評價為“一所好學校”。

      這段歷史,被寫進二師畢業生、著名作家梁斌的長篇小説《紅旗譜》,寫進二師教師、地下黨員李英儒的電影《野火春風鬥古城》。

      風雨變遷,幾經易名,校園一次次改換面貌,“啟鑰民智,砥礪賢才,胸懷國是,獻身真理”的辦學思想沒有變,“紅二師”的愛國情懷與擔當精神沒有變。

      保定學院人始終把這抹紅色視若珍寶,並清醒地意識到:任何資源都必須與時代對接、靠有效手段激活,才能持續發揮育人作用。於是,一支接續愛國傳統、弘揚校本文化的接力棒,在一屆屆領導班子手中穩穩傳遞。

      新校區圖書館一層,佔地400平方米的校史館迎來了又一批學子。外語系12級學生甄曉歌為學弟學妹們講解著母校今昔。“每次新生入校,都會來這裡。進來時往往好奇而隨意,聽著聽著,眼神就變了,那是一種震撼和感動。”甄曉歌感同身受。

      參觀校史館,觀看《丹心》《到西部教書去》等紀錄片,聆聽校友報告,瞻仰“七六”烈士紀念碑,通讀《保定學院史話》等校本教育讀物,這被稱作“五個一”的入學教育活動,是每位新生收到的第一份“紅色禮包”。更多的精神熏染,無處不在。

      外語系11級學生李月是位文藝積極分子。她唸唸不忘的,是學校為紀念“七六”護校運動而打造的文藝節目。“憤怒是雷電,燃燒著沸騰的血液,憤怒是風雲,鼓 動著正義的風帆。我們要與你同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一首由教師們編創的詩朗誦《風雷頌》,她幾乎背了下來。“我骨瘦如柴,面似幹姜,青春鬥志火一 樣……我願在革命的烈焰中火化,把骨灰在時代的風暴中播揚。”“護校運動”中青年學子朱韜的獄中詩句被譜曲傳唱,令她一次次心懷激蕩。

      苑淑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主講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每次開學,她的第一課總是“弘揚七•六精神,繼承紅色傳統”。中文系教授劉玲娣結合校史故事和《史記》,講述“悲壯地死與智慧地生”,學生課後寫來長信,重新思考信念與人生……

      紅色傳統所蘊含的愛國情懷,就這樣被賦予了新的解讀。

      “紅二師的紅,是戰爭年代的一腔熱血,為救國家于危亡而英勇獻身;在和平年代,它是一顆紅心,隨時準備著安放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同樣執教于且末的歷史教師侯朝茹感慨。

      於是,便演繹出了2000年夏天,那令新疆且末縣來客感動不已的場景。

      “本來準備招五六個老師,呼啦一下,全校報了400多號人。我一看,得了,不用開動員會,開‘潑冷水會’吧。苦口婆心勸大家慎重考慮,最後,還是報了200多人。且末把名額擴到10個,不夠,又擴到15個。”時任學院黨委副書記的蘇宗印記憶猶新。

      “‘愛國、愛民、愛校、愛學’,是我們‘百年校魂’的核心。這些去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奉獻生命,奉獻青春,深深愛著這片土地。”保定學院黨委書記王軍説。

一群人,詮釋敬業與熱愛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這塊匾額曾長期挂在南校區樓門口。如今雖已經不見,師範傳統永存。

      “馬老師!你還好嗎?”一聲滾燙的呼喚從電話那頭傳來,馬淑珍握著聽筒的手顫抖了。

      淚水奪眶而出,這位71歲的教師,終於聯絡上了自己牽掛的學生。她剛收到周正國從新疆且末傳來的視頻,畫面裏面孔黝黑的周正國撫摸著一卷化學教輔書,因為看得太勤,封面早已磨損。“這是您7年前為我寄來的,我每次想您了,就拿出來看看,和您説會兒話……”

       周正國年少喪母,家境貧寒,馬淑珍對他關愛有加。當他動身去且末的那一天,馬淑珍為他披上一件海軍呢大衣。高大的男子漢哭了:那是他穿過的最好的一件衣 服。在新疆,馬淑珍時常去電話噓寒問暖,知道他為買房發愁,二話不説寄去6000元。然而,最近幾年,因為生活不如意,周正國主動斷了聯絡,直到渡過難關 才來找她:“您就像我的媽媽,我見不得您難過……”

      馬列部主任趙雲耕珍藏著很多信件,是學生王偉江、王建超赴疆支教後寫來的,抬頭和落款總是一致:“雲耕兄:近來一向可好?——弟:偉江。妹:建超。”趙雲耕不但是深受歡迎的名師,而且也是學生們的“大朋友”。他常進宿舍和學生談心,有時甚至聊個通宵。

      在保定學院,這樣的“媽媽老師”“兄長老師”絕非幾枝獨秀,而是眾木成林。他們並肩而立,見證著“紅二師”的精神傳承。

      且末支教老師蘇普,始終記得在紀錄片《丹心》裏看到的一幕:每年清明節,年逾八旬的退休小學教師賈芳芝都會去“七•六”紀念碑前獻上一束鮮花。“我是賈良圖的學生。他看到勞苦大眾的子女上不起學,就免費教我們知識。多好的人哪!”老人淚光閃爍。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塊匾額曾長期挂在南校區教學樓門口。學生們在它的注視下走進學堂,體驗著身為人師的神聖。今天,匾額不再,傳統依舊。

      一所大學的精神氣質,直接體現在教師群體身上。師範精神,就是敬業、奉獻的最好代名詞。

      趙雲耕始終感念馬列部的三位老主任。“馬金江老師要求我們‘走進學生當中去,課程必須結合實際’,管舵主任常強調對理論要‘真懂真信’,幫助學生樹立信 仰,李德祥老師則要求我們‘善與人同’,和學生一起進步。他們一腔真心地守護著學生的理想信念,我也會做一名好的守護者。”

      這種教師情懷的代代相傳,既感召著西部支畢業生群體加入愛的接力,也深深溫暖著大漠高原上的他們。

      “2006年,學校派老師千里迢迢地看望我們。見到親人,我們六年前的幹勁、激情又被點燃了。母校,是我們堅守下來的情感‘加油站’。”侯朝茹動情地説。

      設立“西部支教愛心救助金”,支持幫扶在西部任教的困難畢業生;逢年過節,寄賀卡給每位支教老師;誰家家人生病,校領導主動帶著慰問金去看望……隔千山,跨萬水,支教老師們從未走出過母校牽掛的目光。

一種姿態,俯身擁抱大地
      “在保定學院的百年傳統中,腳踏實地、務實勤勉永遠比好高騖遠值得尊重。”

      ——這是一種求實態度,也是一種奉獻精神。

      手捧著母校學子們的來信,李桂枝一字一句看得仔細。“師兄師姐:你們的行動就像一條涓涓溪流,緩緩而來,平凡質樸,于無聲處盡顯青春本色。”

      選擇了平凡,但絕不平庸;也許清貧,但絕不是苦難。她很享受這種“被需要,在奉獻,有收穫”的生活,並寫下新的詩行,宣告自己的快樂——“我的家在塔克拉瑪幹紅柳樹下,棵棵紅柳呵護著剛種下的哈密瓜。彈起我心愛的冬不拉,唱著我的家,紅柳樹下……”

      她深深知道,自己對年輕學子的影響,正是十幾年前師兄師姐們給自己的震撼。“當我最初走進學校,看到他們講課的流利、板書的工整、敬業的態度,就覺得自愧不如。我想,一定要努力像他們那樣。”

      “像他們那樣”,這樸素而真誠的追求,使保定學院的學子們爭著把腳印烙在廣袤大地上。

      “在保定學院的百年傳統中,腳踏實地、務實勤勉永遠比好高騖遠值得尊重。這所學校始終有一種求實的、面向基層一線的導向,只要在崗位上服務社會,就是一種奉獻。”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崔勇説。

      正是這樣的情懷,使“到西部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成為一種恒久的召喚。

      寇萊是音樂系年輕教師,她的學生中,很多都報名參加西部志願者計劃,但因專業非急需而未能入選。在她的勸導下,這些學生報考特崗教師,已有多人走上工作崗位。“我走進大山,是為了更多孩子走出來”,先行者霍文鵬的心聲,在他們耳畔迴響。

      2000年以來,保定學院已有400余人成為農村特崗教師,近300人應徵入伍,在平凡崗位上描繪著自己的中國夢。

      在校內,幫助農村學子展開羽翼的“麥浪飛翔”支教團隊、成立於1997年的公益組織“愛心社”……14000余名青年志願者匯聚在一起,以向善向上向美的力量,托舉起保定學院的明天。

      “一池清水,只有循環流動起來,才能保持活性。保定學院已經形成了一種循環向上、充滿活力的育人生態,一種全面覆蓋、沒有‘斷點’的育人模式,既接續了傳統,又能吐故納新。這是我們‘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信心和力量所在。”學院黨委副書記胡連利總結。

      紅旗漫卷,發出召喚。一抹鮮艷的紅色,隨著愛國奉獻的青春向遠方綿延……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