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教師展播

張美麗張秀麗:當好特殊孩子的“媽媽”

發佈時間: 2014年08月29日 14: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正北方網 | 手機看新聞

形象大使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白岩松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濮存昕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冀玉華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李修平

原標題:

11

        在呼和浩特市武川縣,有一對堅守特教講臺的教師姐妹,她們是武川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張美麗和張秀麗。20多年來,姐妹倆與殘疾學生情同母子,演繹人間大愛……  

【起步】5個學生和1個老師 

        8月30日11時30分,剛下課的張美麗、張秀麗和學生一起走進學校食堂,午飯是莜面。“您怎麼想到要當特教老師?”記者問。“説實話,當初我是想幹點輕鬆的活兒,結果沒想到進來就出不去了。”張美麗説。1990年,在武川縣縣城當了7年小學語文教師的張美麗因一場大病進行手術治療。大病初愈後,她不能馬上投入到繁重的教學中,便申請到幼兒班教課。當時班裏有個聾啞兒童,她經常與他比劃著交流。1992年時,武川縣籌辦聾兒語訓班,張美麗接過這一重任,一幹就是20多年。

        當初,在一個臨時騰空的庫房裏,武川縣聾兒語訓班開辦:不足20平方米的房間用一個布簾隔開,一面是教室,由一塊被黑粉刷過的木板、一張課桌和幾個板凳組成;另一面是寢室,由一張磚上放木板的床、一個火爐、一口鍋、幾個碗組成。學生是一個視障兒童、兩個聾啞兒童、兩個智障兒童,老師只有張美麗一人。由於這些孩子大多是來自單親家庭或父母雙亡或被親人遺棄,所以總是怯生生地跟在張美麗身後,生怕出一點錯又被放棄。

        “我記得特別清楚,當時我精心準備好教案,認認真真講課,孩子們臉上卻沒有任何表情。”原來,張美麗説的話,聾啞兒童聽不到,做的手勢,視障兒童看不見。這時她才意識到,想做好這份工作不容易。自此,從未接觸過手語的張美麗開始一點一滴學習手語。沒有助視鏡,沒有教材,她借來一本盲文書,課餘時間摸,晚上回家摸,又自費到外地求學,終於掌握了盲文要領。  

【求助】妹妹成為第二名老師  

        1998年,武川縣特殊教育學校正式掛牌成立,在2間不足20平方米的教室裏,設有聾啞、視障和智障3種教學複式班,共有7個年級。學生有了新教室,從最初的5名增加到16名,唯一不變的是老師仍然只有張美麗一人,她既是管理者,又是任課教師、班主任,同時還是學生的生活委員、後勤人員和保育員。

        每天十幾個小時的操勞讓張美麗身體透支,患上了美尼爾氏綜合徵,醫生叮囑她不能過度勞累。拿到診斷書,她首先想到:“要是我倒下了,這十幾個孩子怎麼辦?”張美麗把目光投向了同樣是教師的妹妹張秀麗,希望她加入特教行列,幫助自己讓這些特殊的孩子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中。起初,看到姐姐如此勞累,在普通小學任教的張秀麗説什麼也不願意來,姐姐發動父母給妹妹做工作,張秀麗最後“妥協”了,成為武川縣特殊教育學校的第二名老師。

        “今天,小張老師領著我們去學跳舞,還誇我舞跳得好……”“大張老師教我們把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珠子串成漂亮的工藝品,我要串出好看的禮物,送給關愛我們的愛心人士……”孩子們在日記中稱呼張美麗為大張老師,稱呼張秀麗為小張老師。多年來,姐妹倆陪伴孩子們走過春夏秋冬,成為孩子們最愛戴的老師和最信任的“媽媽”。  

【成果】聽障學生重返母校任教  

        從最初的5個孩子到現在的51個孩子,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但是他們又都同樣自立自強。

        在手工教室裏,張美麗指著一幅幅美術剪紙作品説:“這是張姣參加中日韓三國繪畫剪紙比賽的獲獎作品。”張姣患有聽力障礙,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她在武川縣特殊教育學校、包頭市特殊教育學校完成了小學、中學的課程後,在張美麗的鼓勵和幫助下,考入呼和浩特市職業學院美術系,與正常孩子一起學習室內設計。可是生性膽小的張姣,一下子走到正常人中間,不懂相處之道,變得更加沉默。她通過電話向大小張老師述説苦惱:“老師,我不喜歡這裡,她們都不和我玩,我感覺自己很孤單。”

        “這樣可不行,剛剛走向社會的她一定要擁有一個陽光、自信的心態。”張美麗和張秀麗商量後,每個星期只要有空,就都到呼和浩特市職業學院看望張姣,幫助她重拾信心。張美麗走進張姣的老師和同學中間,希望他們以更廣闊的胸懷容納張姣。與此同時,張秀麗引導張姣多和周圍的人交流接觸。一次又一次,姐妹二人不知往返了多少個來回,張姣漸漸敞開了心門,通過教手語拉近了和同學的距離,邁出了自信自立的第一步。

        畢業後,張姣重返母校任教,希望用自己所學為母校做點貢獻。由於目前編制問題,張姣從事手工教學,但是沒有工資,張美麗每月就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300元給她。重返母校以來,張嬌完成了“清明上河圖”、“四大名著”、“昭君出塞”、“千手觀音”等一大批難度較大的剪紙作品,指導學生創作了許多豐富多彩的美工作品。

        在張美麗和張秀麗的辛勤培育下,20多年來,武川縣特殊教育學校已經走出150多名學生,一個個聾啞兒童走出了無聲世界,一個個智障兒童有了生活自理能力,一些殘疾學生的作品在國際比賽中獲獎,3名學生考入了聾人大學……而該校的特教老師也已經超過了十幾名……  

【故事】張美麗的兒子想變成啞巴  

        從張美麗在武川縣特殊教育學校任教起,她4歲的兒子就由姥姥姥爺帶。一次,兒子問姥姥:“吃什麼藥能變成啞巴?”姥姥吃驚地看著他。“如果我變成啞巴,媽媽就會愛我!”兒子説。這句話讓張美麗心酸不已:“現在兒子大學畢業已經工作了,他上班第一個月發薪水就給學校的每個孩子買了一個書包和文具盒。他已經理解了我這個做母親的心。”  

【願望】請家長多關心關心孩子  

        8月30日,張姣放在女生宿舍充電的手機找不到了。經過一番“偵查”,在一名女生的儲物櫃中找到了手機。原來是患有智障的小紅拿走了張姣的手機,又怕被老師發現責罵,就把它藏到了別人的儲物櫃中。“為什麼要拿別人的手機?”“我想媽媽……”小紅拿著手機放在耳邊。不管是誰的手機,不管是否按下號碼,她認為,只要拿著手機就可以聽到媽媽的聲音。

        “媽媽——”“爸爸——”看到記者一行走進宿舍中,劉曉陽用自己的方式打招呼。“你別見怪,這孩子見到女的就叫媽媽,見到男的就叫爸爸。”一旁的張美麗解釋。

        “這裡是寄宿制,孩子們通常一個學期才會回一次家,而有些家長把孩子送到這裡就從未探望過,我們希望家長能夠多來關心孩子,讓他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陽光和關愛的氛圍中。”張美麗説。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