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教師展播

綻放在山村的玉蘭花

——記湖北省咸寧市鹹安區桂花鎮盤源教學點教師朱白玉

發佈時間: 2014年08月13日 11: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光明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形象大使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白岩松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濮存昕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冀玉華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李修平

原標題:

  巍巍群山,擋不住她的信仰;潺潺流水,澆不滅她的激情;崎嶇山路,絆不住她的雙腳。

  17年來,她用自己的青春填補了貧困山村的教育空白。猶如一株綻放在山村的玉蘭花,開在家長和孩子們的心窩裏,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芬芳……

  她就是湖北省鹹安區桂花鎮盤源教學點教師朱白玉。

朱白玉和學生在一起。資料圖片

朱白玉和學生在一起。資料圖片

  從小立志當老師

  朱白玉出生在湖北咸寧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那裏山高路遠,十年九旱,故取名“幹坑”。

  小時候,為了上學,她每天要走20多裏山路,卻從未缺過一次課。因為家境貧寒,在鄉親們和老師的幫助下,才勉強讀完了初中。從那時起,她就立志,長大了要當一名鄉村老師,“讓更多的農村娃走出山溝溝,實現自己的夢想”。

  中學畢業,她成功考取“陽新師範”。可家裏實在無力支付學費,無奈之下,只好棄學去南方打工。

  1997年的一天,朱白玉突然接到父親的電話,“村裏的娃們沒人教了,你回來吧!”一聽可以當老師,她高興壞了,馬上辭職回家。那時,幹坑小學代課教師的月薪只有150元,比她打工時少了三分之二。“只要能當老師,錢少點有什麼關係”!

  因為學歷低,朱白玉想方設法給自己充電。她買了300多本書,又向同事借了60多本,一邊自學教學理論,一邊向老教師取經,僅學習筆記就寫了20多本。

  努力沒有白費。在全國教師寫作範文比賽中,她獲得湖北省一等級,教學案例得到咸寧市一等獎,主講的公開課也多次獲區裏的獎項,並先後被評為“咸寧市小學數學優秀教師”、 “咸寧市最美鄉村教師”等。2004年,在代課民辦教師轉正考試中,朱白玉從1000多名教師中脫穎而出,勇拔頭籌。

  妻唱夫隨 紮根山村

  當老師17年,朱老師先後到坳下、劉家橋、柏墩、劉祠、盤源等5所小學或教學點任教。因為對工作認真負責,每到一處,都受到同事、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和好評。

  由於長期伏案和超負荷的工作,30歲不到就患上了腰椎盤突出,頸骨質增生,還有慢性支氣管炎、肩周炎、心肌勞損。2008年,因為勞累過度,突發心梗,渾身抽筋,呼吸困難,低壓不到40,生命垂危,救護車直接送到醫院搶救。

  住院不到一個星期,朱白玉又回到了心愛的講臺。“一想到學生需要我,學校需要我,我在醫院就住不下去了。”

  為了照顧渾身是病的朱白玉,丈夫辭去工作,回家做起了“全職先生”。

  大病初愈,本來應該好好休養的她,卻動員丈夫一起去桂花鎮最苦、最偏僻的盤源教學點任教。

  鄉親們都説:“你傻啊,劉祠小學條件好,留在這裡教書不好嗎?非要去那個閉塞落後的窮山溝?”

  她笑著回答:“我就是從窮山溝出來的,我放不下窮山溝的孩子,他們更需要我。”

  剛到盤源教學點,看著沒有窗戶的教室、破爛不堪的黑板,朱白玉沒有退縮。在愛人劉功禮的協助下,兩人一起檢屋堵漏、挖溝排水,修門補窗,除雜草,挑牛糞,粉刷黑板,又從田裏挖來泥土補好教室大大小小17個窟窿。

  2011年春,朱老師爭取到志願者的資助,為學生建了一個簡易廁所,結束了盤源教學點十幾年沒有廁所的歷史。半年後,在區政府的資金扶持下,他們夫妻二人協助校長蓋起了新教室和新宿舍。

  在盤源執教七年,學校不但有了水泥操場,新建了圍墻,還新增了乒乓球桌和各種體育器材。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朱老師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目睹教學點一天天的改變,村民都説朱老師就是他們的“福星”。

朱老師在批改作業。資料圖片

朱老師在批改作業。資料圖片

  對每一個孩子負責

  朱老師常挂在嘴邊一句話是: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我們就要對孩子負責。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更要關心他們的身體和生活。

  山村裏有許多特殊家庭、特殊孩子,有的母親聾啞,有的父母離異,有的親人癱瘓。學生戴清卓因為母親癱瘓,家裏沒人照顧,2歲多就被送到學校。對這樣的孩子,朱老師既是老師,又當媽媽、保姆。每天,除了上課,還要為寄宿的學生做午餐。為了保證營養,她和丈夫買了些雞蛋、胡蘿蔔、土豆等,還種了些 菜,每天變著花樣做,每週最少給孩子們做一次紅燒肉。

  有孩子説:“老師準備的午飯比家裏的晚餐還要好吃!”

  每逢週末,朱老師還會到山上砍一些柴,備著在雪雨天氣給孩子們烘乾打濕的鞋褲。天冷給孩子加衣,下雪帶學生烤火,下大雨背學生過河,學生病了就往醫院送,碰上陰雨天、路滑鞋濕,她就和愛人輪流接送學生排隊如廁,防止學生掉進農民的糞池。

  有些特困生沒有本子和筆,朱老師就自己掏錢給學生買;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沒有衣服穿,她就從親朋好友和自己家裏挑些像樣的衣服送給他們。

  每年入冬前,她和愛人都會早早買好釘子和桐油布,一起把破舊的窗戶釘個嚴嚴實實,生怕學生凍著,讓學生過一個溫暖的冬天。節假日,就給住校的留 守兒童或單親孩子剪頭髮、除頭虱。村裏有個患癲癇病的孩子,朱老師總是讓他坐在教室的最前面,這樣一旦孩子發病,能及時發現,以便採取急救措施。

  盤源村村民們開玩笑地説,盤源教學點是“朱媽媽”和“劉爹爹”的“夫妻店”。

  自從他們夫妻二人來到盤源教學點,這裡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2010年秋季,學生人數達到70多人。倆人實在忙不過來,其他老師又不願意來這裡。沒辦法,校領導只好將讓三年級學生到附近的五愛小學就讀。目前,盤源教學點仍有40多名學生,是鹹安區學生最多的教學點。

  2010年,村裏給他們頒發了教學獎金和教學突出貢獻獎獎牌。鄉親們都説:“把孩子交給他們夫妻,我們一百個放心”。

  如今,年僅40的朱白玉已青春不再,這朵歷經風雨的玉蘭花,紮根泥土,大山深處依舊芬芳。
  (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 光明網記者 張晶)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