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教師展播

點燃山裏孩子的希望

——記河南省新安縣石井鎮中學教師于小平

發佈時間: 2014年08月13日 11: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光明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形象大使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白岩松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濮存昕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冀玉華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李修平

原標題:

  “于老師有激情,特別是課堂上豐富的背景知識介紹,加上有力的手勢,我們聽起來很帶勁”。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石井鎮中學八年級五班學生尚哲見到記者有點緬靦,但提起語文老師于小平就一臉的興奮。

  6月30日,記者驅車翻過兩座山來到石井鎮中學時已近傍晚,出現在面前的新安縣“張麗型十佳優秀教師”于小平沒有想象中那麼高的個頭,一番採訪後,才一層層觸及到一位45歲的漢子紮根山區25年點燃山區孩子希望的那份執著。

于小平與學生們在一起(資料圖)

于小平與學生們在一起(資料圖)

  留守兒童的親人

  北依黃河小浪底庫區浩瀚水面的新安縣,山高、嶺多、河谷碎,七嶺、二山、一分川。偏遠山區的學生多數離學校很遠,寄宿在學校的留守兒童多。于小平對這些學生格外上心。

  有一次下大雪,有個學生沒有按時到校,于小平多方聯絡不上這名學生,就走出校門沿著往這位學生家的路去找,幾步一滑走到半路,發現那個學生躺在 路旁的溝裏,已經不省人事。于小平抱起學生背到背上,一路小跑趕鄉衛生院。原來是癲癇病犯了,主治醫生檢查完孩子病情後埋怨説:“有你這樣的父親嗎?這麼 嚴重也不早點送來?再遲一會兒,就危險了。”當得知實情後,看著渾身是泥、滿頭是汗的于小平,醫生不住稱讚:“真是個好老師!”

  2002年夏天,班裏的一個男孩因母親重病住院而面臨輟學。于小平先到醫院看望孩子的母親,又來到家裏看孩子。見到12歲的孩子獨自一人在麥田 裏忙碌,于小平二話不説拿起鐮刀就割起了麥子,直到把麥子收完。第二天,孩子來學校了,但是孩子家裏已經拿不出生活費,于小平就安排他和自己一起吃住,給 他添衣服,課餘還常給他吃小灶。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一高,拿到通知書後,他首先送給於老師看。

  漸漸地,于小平成了學生有困難就找的老師。有個學生患上了氣管炎,一到冬天就喘不過氣來,需要吃中藥治療。于小平就主動承擔起了煎藥的責任,還專門買來了煎藥用的砂鍋,在家裏為學生熬藥。

  每次煎藥的時候,十余平方米的平房裏瀰漫著濃濃的中藥味,于小平的兒子實在聞不慣難聞的藥味總是捂著鼻子跑出家門到鄰居家做作業。于小平則恪守著文火煎藥的傳統,耐心地把藥熬好帶給學生。

  深山有四季,溪流無歇息。于小平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他是老師,更是學生的親人。他説:“孩子們有明天,我才更幸福”。

  山區教育的頂梁柱

  如同很多山區教師,26年前,于小平走上講臺後就成了教學“全把式”。根據學校需要,他教過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 體音美、勞技等學科。在學校管理上,他雖然沒有職務,但是還負責學校衛生檢查、圖書借閱管理、學校簡報的編輯、通訊報道等事務。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平凡日子,看似平淡,最需要責任心。有一年夏季的一天,于小平發現幾個貪圖涼快的學生湊在院墻根讀書,感到奇怪:為啥那地方涼快!就走過去,到了近處一看,學生們背靠的院墻裂開了縫,能塞下一隻腳,陣陣涼爽的山風正是從裂縫中吹了進來。

  憑著長年的山區生活經驗,于小平意識到有危險,他立刻讓學生回教室讀書。學生們才剛剛坐到座位上,就聽見外面“轟隆”一聲,院墻塌了。學生們嚇得大哭,一下子圍住了于老師:“您要是晚來一會兒,我們就完了。”

  于小平也是心有餘悸,他想,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必須修理院墻。於是,于小平開始自己動手備料,鄉親們聽説後也紛紛加入到修學校的行列中,修完院墻,修廁所,修完廁所修桌椅。

  一所學校裏裏外外的一點點新變化見證了于小平為山區孩子的點滴付出。隨著小浪底水庫建成蓄水,被大片淹沒的峪裏鄉併入石井鄉,欲裏學校也沒入了萬頃碧水。

  一同奮鬥了十餘年的老校長馬志道知道自己失去了把重擔交給於小平的機會,他鼓勵于小平要繼續做山區教育的頂梁柱。”

  課堂改革的領航員

  于小平最喜歡台灣歌手鄭智化的《水手》。他説:“怕吃苦,半途而廢做不了水手,做了水手,技藝不精害人,也害己。”進入石井中學後,于小平專職教授語文,作為教研組長,除自己教學得法之外,對年輕教師的幫助更是傾囊相授、樂此不疲。

  學校決定實行“30+15”課堂教學改革,于小平自己掏錢買來電腦做課件,迅速探索出新教學方式。開始先喊口號:激情課堂,我心飛揚。我參與, 我快樂。接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導學案的引領下討論問題,展示答案,互相質疑,挑毛病,互相補充,力求盡善盡美。最後教師點評,從學習過程、參與程度、 學習方法、小組合作等方面進行評價。讓自己像火柴一樣,點燃學生的激情。

  有些年輕教師不能適應“學案導學,問題引領”的新教學模式,要麼是,緊張有序一節課,完不成教學任務,還要加班輔導;要麼是課堂教學非常順利,自我感覺良好,但是一測試,學生掌握的效果不佳。有人為此著急上火,嗓子啞得上不了課,有人為此與學生産生矛盾。

  于小平就把年輕老師帶入自己的激情課堂共同體驗,一起探討。教研組集體備課時,每一個導學案,他都精心準備,&&發言,鼓勵人人發表看法提建議,充分發揮集體智慧達成共識,促進新學案的不斷完善,調動了每一個老師的積極性。

  今年3月新安縣課堂改革現場會在石井中學召開,于小平上了示範課,兩個月後,應邀在新安縣語文研討會上作課、説課,得到了領導和聽課教師的認可,他也被稱為大山深處課堂改革的“領航員”。(光明日報記者 崔志堅)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