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親歷土關小學,就能真正體會高寒山區有多艱苦;親見任國運老師,就知道師德的偉大……
土關小學坐落在川黔交界的四川省古藺縣馬蹄鄉,山高路險,夏天洪澇泥石流氾濫,冬天冰災缺水困擾。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自幼患靜脈曲張的任國運一名教師堅守一個學校,用心教書,用德育人,成為年輕教師的師德楷模。
任國運老師杵著木棒站在講臺前。資料圖片
“走上講臺就會忘記疼痛”
“還有兩年就可退休了!”比劃著兩根指頭,任國運的腰更為彎曲。
57歲的任國運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老。他十多歲就患靜脈曲張,因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病情隨年齡增長而惡化。
2008年9月,土關小學建好了,但沒有教師願意去,以苦為樂的任國運臨危受命,調到土關小學任教,他是這所小學裏唯一的教師。
土關小學小地名尖山子,是馬蹄鄉最高寒的地方。山高路遠,出門不是爬坡就是下坡,崎嶇陡峭的山路坑坑洼洼。一進入冬天,天烏地黑,經常窗上、門 上、陽臺上結滿厚厚的冰,身強力壯的人行走都很困難,一不小心就要摔跟頭。更困難的是飲水,當地居民吃的是望天水,集水池中水質特差,一到夏天總散發著淡 淡的怪味,一到冬天池面結著厚厚的一層冰,須得要用木棍把冰戳破一個洞才能把水打上來。手腳不便的任國運取水相當困難和危險,好幾次差點失足滑掉進三米深 的集水池裏。好不容易取到了水,常人走幾分鐘的路,他也要花上近半個小時才能到校。學校遠離集鎮,平時有菜吃菜,無菜吃土豆,實在都沒有就吃鹽菜湯,又酸 帶苦。
有一次,任國運到其他學校開會,下午開完會四點半了,拖著病痛孱弱的身體走到學校天已是黑得不能再黑了,望著心力交瘁的他,妻子説:“遲了就在街上歇了嘛!”他説:“我一一師一校,一個蘿蔔一個坑,明早來不得耽誤學生半天課,我不忍心啦,我就趕回來了。”
土關小學濕度很高,加上教學樓是新房子,墻體、地面沒有幹透,長期在這個環境工作、生活,導致任國運的靜脈曲張嚴重復發,連平時走路都成問題,常常是學生們參扶著他,他才能走進教室,走上講臺,就是在講臺上講課都需要用一根木棒支撐。
繁重的工作,常年的病痛,強烈的事業心,使得任國運骨瘦如柴,1米7的漢子體重有45公斤。但是他卻説:“我只有站在講臺上才能忘記疼痛,再有這地方除了我這樣的,誰來能安心下來”。
任國運的學生吳帝紅回憶,有一天,任老師嚴重感冒,發著高燒,鼻血都流出來了,同學們都勸老師去醫治,但是任老師硬是沒有離開教室,沒有離開學校,堅持給同學們上課,當時好多同學都默默地哭了。
“只要耕耘就會有收穫”
説起教書的經歷,任國運立刻神采飛揚。從1978年任代課教師,到後來的民師班進修,他一直在最基層、最艱苦的村小任教。
36年的教學經歷,任國運始終堅持一個觀點,那就是不管工作有多麼繁重,學校條件多麼艱苦,只要耕耘就會有收穫。不管是在馬蹄鄉的扁山小學、果 底小學,還是後來的營屯小學,現在的土關小學,歷年來,他所教授班級教學效果長期居片區前列。2006年春教的畢業班畢業考試,成績優異,居全鄉之冠。獲 得學校850元的高額獎金。特別是在土關小學工作的近5年來,雖然年老體弱多病,但任國運仍以校為家,愛生如子。今年,他教授的班級又獲得片區的第一名。
“我剛把15名孩子送畢業!”看著已經空蕩蕩的教室,任國運既高興又有些失落。雖然是一個教師的學校,但他開齊了所有的課程。沒有風琴,他會教孩子們唱歌;沒有像樣的體育器材,但他會把自己專業在民師班兩年專業訓練知道的東西全部傳授給學生。
任國運所教的班級學生年齡差距大,他會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學生做完作業,他會一個一個地當場批改,學生因而記憶深刻。
馬蹄鄉中心校校長劉旭東評價,任國運始終把教育孩子作為他的頭等大事,,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認真作好單元檢測和單元復習,並對學生每一次檢測後的情況,認真分析與總結。
劉旭東説,雖然土關小學是馬蹄鄉條件最差的校點,但是任國運從不放棄,儘量利用有限的條件,想方設法解決教學上的難題,努力提高教學成績。他所教授班級教學效果一直是馬蹄小學片區第一名。
用愛心托起希望和夢想
任國運説,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自己教的孩子走出大山。但是當問到他最大的追求是什麼時,他一臉喜色的説,我的追求都實現了,就是把畢生的精力都給予學生。
任國運憑一腔熱血,像慈父用愛感化著每一個學生,關愛著每一個學生。冬天,他為學生架爐子生火,夏天,他為學生們灑水掃地。他的宿舍平時是學生 的開水房,學生有病時又是臨時病房,他愛學生勝過愛自己:一發現學生有困難就聯絡家長,幫助解決生活和學習問題;孩子們每期從期初到期末都平平安安,從來沒有安全事故發生。
土關小學學生營養餐製作廚房。資料圖片
學生營養膳食計劃啟動後,任國運為了讓班上的10多個孩子吃上可口的飯菜,他不顧自己傷痛的身體,同時將妻子潘應霞動員起來,一家人肩挑背磨, 從馬蹄街上將學校集體採購的各種食材及時送到學校,保證了孩子們每天都有可口的熱菜熱飯。但是,由於土關小學只有10多個孩子,營養膳食計劃的運營經費嚴 重不足,為了保證每個學生吃上營養午餐,他就將自己的部分工資投入。潘應霞還在學校周圍種上菜,養上雞,改善學生的伙食。
土關小學的艱苦的環境以及傷痛的身體並沒有壓垮任國運。並不健談的他,當談到教學、談到學校、談到學生,他總會流露出欣喜的成就感。
就這樣,任國運默默的在村小一幹就是幾十年,他用畢生的愛心托起了山區孩子成長的一片天空。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 危兆蓋 通訊員 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