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教師展播

“扁擔校長”的擔當

發佈時間: 2014年07月29日 16: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光明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形象大使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白岩松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濮存昕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冀玉華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李修平

原標題:

       為學生挑水摔斷了腿

   在內蒙古南部與山西交界的崇山峻嶺中,有一所鄉村小學,天天為喝水發愁。“吃水貴如油,飲水天天愁”,這裡人畜飲水主要靠集雨水,或者化雪水, 十年九旱,水成了當地最珍貴的東西。特別是學校,人多嘴多,同宿捨得同學們幾十個人只能共用一盆水洗臉洗手,洗澡更是奢望。“挑水扁擔”是這裡必備的生存 工具。楊建國教書26年,為學生挑了26年的水。

  楊建國露出肩膀,厚厚的硬繭像石頭般堅硬。從溝底到學校,3公里的“挑水小道”,是村裏和學校的“生命通道”。

  楊老師幾乎每天都要和高年級的孩子們去山下挑水抬説,崎嶇的山路上挑水隊伍浩浩蕩蕩。路難走,邊走邊灑,太浪費。楊老師就弄來一隻空油桶,改裝成水桶,綁在手推車上,出去拉水。

  2009年4月,楊老師又帶著孩子們去拉水。他在前面拉,孩子們在後面助推或剎車。山高坡陡,孩子們一使勁,剎車的繩子“嘣”一聲,斷了。四五 百斤的水車快速往前竄,孩子們追著、喊著。此時,山路上迎面過來一輛摩托車,情況十分危險。這時楊老師大喊道:“同學們不要過來!”他使勁把水車推向路 邊,水車翻了,楊老師重重地摔在山路上,當場昏了過去。送到醫院一檢查:左腿骨折,額頭硌開一道3公分的口子,裏面有四五顆小石子。住院20多天,他拄著 拐杖又站在講臺上。

      為了解決吃水問題,楊建國發動老師利用課餘時間掏“水窖”。孔老師在井下掏,他在上面拉。淤泥特別沉,他背著繩,弓著腰,四腳著地,吃力地一步 一步往前爬。兩眼“水窖”掏好了,冬天偶有大雪,楊建國和全校師生像搶寶貝一樣,把雪一筐筐往“水窖”裏倒;夏天夜晚偶有大雨,楊建國一手提著鍬,一手握 著手電筒,向“水窖”跑去,他要撥開水道,好讓雨水流進“水窖”。二十多年來,他不知道多少次忙碌在大雨大雪中,來收集老天爺恩賜給孩子們的生命之源。

  一個也不能少

  1994年,由於工作表現突出,楊建國被任命為單臺子小學校長。“我這個校長不是什麼領導,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我是領頭雁,在後勤管理工作中我是勤務員。”

  為了改善辦學條件,他帶著學生到山上撿石塊鋪花池、鋪通道、修宿舍、修菜窖、修廁所、建伙房;自己動手修理桌凳、壘磚砌墻、自製教具、粉刷教室、油漆門窗、栽樹種花。

      作為校長,楊建國最擔心的是孩子們能不能上學。2003年8月,兩個特殊的孩子來到學校。一位是剛剛被艾滋病奪走媽媽的孩子——王丹,要升到單臺子小 學讀五年級;另一位是因患乙肝休學看病的呂永強到五年級複學。當時家長們反應很強烈,都拒絕接受。正好楊老師的兒子也是要升五年級,他果斷地決定:“另設 一個五年級班,把這兩個孩子跟我的孩子安排到一起,我教他們。他們失去了很多,再不能失去上學的機會。”兩年後,他們順利畢業。

  最令楊建國牽腸挂肚的是學生石世雄。2007年6月14日,楊老師接到石世雄的家長的電話,稱石世雄的爺爺去世了,讓他回家,並約好下午回去。 這個孩子已經16歲了,父親殘疾,母親離婚,是他爺爺撫養大的。孩子學習成績差,前一年轉到單臺子小學讀四年級,楊老師看他可憐,經常接濟他,光是伙食費 就給他500元,家長也表示很感謝。

  但石世雄這一走再沒回來。從2007年到2010年,三年來楊老師跑遍了周邊各地,行程上萬公里,想盡各種方法,用盡各種手段尋找自己的學生, 但杳無音信。期間,家長態度大變,三番五次到家裏打鬧,索要40萬。警方介入調查,了解情況後,安慰楊老師沒有多少責任,放下包袱,好好工作。但是,孩子 在哪,情況如何,莫非真的向人們所説是遇害了?楊建國總是放心不下。好多次夢中驚醒,徹夜難眠。焦慮、擔憂、勞累,楊老師漸漸消瘦,頭髮也大量脫落。 “不管是誰的責任,我必須要找到他,再見他一面,這個可憐的孩子。”

  2010年6月的一天,一位老鄉給楊老師打過電話來,説他在呼和浩特的一家飯店見到石世雄了。楊老師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差點流下淚來。第二天 一大早,他就乘班車趕到呼市,打車直奔石世雄打工的飯店。果然是石世雄,師生兩人抱頭痛哭。經過了解,孩子確實是厭惡回家。老闆説,這孩子以前的一些壞毛 病,現在改了,幹得不錯。石世雄也表示這裡待遇好,不打算再唸書了。楊老師想了想,也好,這可能是他最好的出路了。19歲了,就讓他去創造他的幸福生活 吧。此時三年來的一切煩惱、疑惑、痛苦、懊悔,以及勞累一下化為烏有。楊建國説:“那一天,是我有生以來最輕鬆的一天。”

  兩間窯洞裏的堅守

  楊建國剛分配到單臺子學校,就主動承擔起了學校從未開展過的音樂、美術課,還有四年級語文課。每週三十多節課,他沒有叫苦喊累,只是盡其所能,一心想讓孩子們學有所獲,走出大山。

  王飛同學想報考烏盟師範學校音樂班,韓永彪、孔秀榮想考美術班,他主動利用課餘時間給他們免費輔導補課。經過半年的訓練,王飛同學順利考取了烏 盟師範,其他兩位同學專業考試也順利通過。王飛同學拿到錄取通知書以後的一天,捧著兩盒當地最好的“鋼花煙”來感謝他。看著孩子滿臉的真誠,他只好收下。 現在,王飛是清水河縣很有名頭的音樂老師和歌手。

  26年來,楊老師給學生們補了多少課,他已經記不清了,但是他從來沒有收過補課費。楊老師教過的學生已經畢業的有400多人,其中,考上大學、中專的有將近100人,碩士研究生有9人,博士1人。他們都走出了大山,放飛著自己的夢想。

  現如今,學校年輕教師紛紛調走,剩下的14個教職工有10個接近退休,學生也由300多人減少到36人,但班級從學前班到小學六年級配備齊全。楊老師也從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人,變為了兩鬢斑白的老教師,但他仍然是學校最年輕的老師。

  學校旁邊200多米,就是楊建國校長的家,兩間15平方米的窯洞。“挑水扁擔和水桶”就立在門邊。愛人沒有工作,夫妻倆節衣縮食,為了學生卻慷慨大方。

  楊建國説:“看著這36個天真而又略顯怯懦的孩子,儘管多次有進城的機會,但我不忍放棄。他們都是特困、單親、殘疾、留守兒童,他們的家庭沒有能力走進城裏,我要留在這裡加倍關心愛護他們。”

  楊老師經常到這些孩子們的家裏進行家訪,對他們的情況瞭如指掌。白星明穿38號、韓聖穿42號、高志強、高志國穿37號,楊老師經常給他們買 鞋、買衣服、買書籍、學習用品。王靜、武敏、石鑫等常常因每學期600元的伙食費交不起而為難,為了避免傷害孩子們自尊心,楊老師直接把錢悄悄交給伙食老 師,或者把現金交給家長,讓家長交來。此外,他還多方呼籲,積極聯絡一些單位、愛心人士對他們幫扶。現在已有15個孩子受到結對子救助,每年有1000元 的救助金按時給他們打到卡上。

  採訪結束返回的路上,記者站在山頂回望單臺子小學,突然發現,周圍零零散散的村莊,正是因為有了這所學校的存在,顯得有了生氣活力;而那些留守的孩子們,正是有了像楊建國這樣的老師們的堅守,夢想之火才沒有熄滅。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