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教師展播

他是禮泉河上一座“橋”

——記遼寧省西豐縣營廠鄉碧玉村小學教師宋祥

發佈時間: 2014年07月29日 11: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光明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形象大使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白岩松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濮存昕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冀玉華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李修平

原標題:

     25戶人家的太平屯,靜靜地躺在距離瀋陽250公里的東山腳下。東邊是禮泉河,西邊是營廠河。

   是由於兩條河的阻隔,早已實現了“村村通”的柏油路,一直沒有“挺進”到這個村以下的自然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鄉村路至今不通公交車。

   每天早晨,他到6公里外的三益村去上課,都會穿上高抵大腿根兒的膠皮靴,騎上他的28自行車,車把上挂著帆布黑提包,裏面用塑料布包著課本和教案。 

宋祥扛著自行車過河

宋祥扛著自行車過河

  一開始,他舉著自行車蹚水過河;後來,上山砍來8米多高的松木,拉到河邊,鋪橋面,釘樁子,搭成簡易橋,供行人和學生們通過。

  32年來,橋垮了,他支起來;沖走了,他再搭;先後搭起20多座這樣的橋梁。幾百個學生通過這座橋走出了大山,走進了日本、深圳、大連,而他仍然守在這座大山裏,繼續做禮泉河上的一座“橋”。

  他叫宋祥,遼寧省西豐縣營廠村太平屯人。1982年,通過考試,他成為太平屯唯一的一名小學老師。學校裏有17個學生,分四個年級。他第一天教 一三年級,第二天教二四年級。簡陋的教室裏,缺少桌椅,他就從家裏拿來木板和木頭墩,搭成簡陋的座椅;黑板壞了,他就用木板拼起來,刷上墨汁;沒有笤帚, 他就用高粱頭,摔掉高粱粒扎成清掃用具。寒來暑往,10個年頭,他天不亮就到校,天黑了才回家,沒讓一個孩子輟學。

宋祥給學生輔導功課

宋祥給學生輔導功課

      1993年,他被調到離家6公里、有3個教師的三益村小學,當班主任。為了彌補自己知識的欠缺,他報考了鐵嶺師範民師班,學習三年,結業後轉為公辦教師。邁過了知識的門檻,他的面前又出現了另一道檻兒:三益村雖然距離太平屯只有6公里路,但中間必須經過一條大河——禮泉河。村民們清晰地記著他舉著自行車蹚水過河的情景,卻數不清他在這條河上搭過多少次橋。  

     “一到七八月份,河水暴漲,水面三四十米寬,松木桿搭成的簡易橋像一條小船,轉眼之間就被河水沖走了。”宋老師告訴記者,這幾年水少時,他就用粗鐵絲,把橋樁和旁邊的大柳樹捆在一起;暴雨季節,整個橋缷下來,固定在河堤高壓電線桿上。

   2001年,合村並校,宋老師又被合併到碧玉村小學,13年來,仍然唸唸不忘、年年維修、加固、新建禮泉河上這座橋。

宋祥背學生過河

宋祥背學生過河

  鄉下人日子苦,宋老師家也不富裕。他當時48元的工資,妻子侍弄15畝旱田5畝稻田地,家裏供著兩個學生,生活經常入不敷出。可是,發現學生遇到困難,他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班級裏有個小女孩,爸爸把媽媽殺了,蹲了監獄,留下她一個人,跟著年邁體衰的姥姥。一學期3元錢的學費都交不起,説啥也不上學了。”宋老師對 記者説,“我來到她家,先把她的學費免了,孩子還是不答應回學校;我納悶,忽然間意識到孩子的衣服太破了,於是回家找到兩件女孩的衣服,孩子穿上衣服高高 興興地返回了學校。”

  農村孩子,考大學不容易,考上大學後也難。村裏有個叫周平的孩子,考上了大連理工大學,可是,昂貴的學費把孩子和家長都難住了。“孩子上大學的 路,不能卡在學費上。”他從家裏口挪肚攢,給孩子湊出1000元錢學費。現在,孩子已經在日本學成就業,仍然唸唸不忘最困難時老師借錢的事兒。

  由於他一心撲在事業上,對一兒一女的學習照顧不多,所以兩個孩子考得並不十分理想,一個是江蘇無錫的江南大學,一個是鞍山師範學院。然而,宋老師非常滿足,他説:“兩個孩子自己都很爭氣,大兒子在江南大學畢業後,在無錫立業安家;小女兒順利考上了遼寧大學研究生。”

   老師教了32年的書,可以説桃李滿天下,記者問他對哪幾個學生印象深刻,宋老師提到了兩個名字:一個叫高福生,一個叫宋春艷,這兩個都曾是他的學生。宋老師之所以對他倆唸唸不忘,原因是這兩位學生大學畢業後,又都回到了家鄉,一個在營廠村小學教學,一個在碧玉村,成了宋老師的同事。宋老師告訴 記者,“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需要有更多的畢業生回到家鄉,像他一樣終身守在大山裏。”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