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播

重播

    1993年9月1日,我懷揣著青春的夢想和滿腔的熱情從威縣章臺鎮王撞村和男友一起來到了百里以外的廣宗縣馮家寨鄉高家莊小學,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農村教育,開始了為了理想而奮鬥的職業生涯。時間如流水,一眨眼,我在這裡已經度過了二十個春秋,二十年,我從一個青澀的中師生成長為一名邢臺市傑出園丁。這期間,我有過艱辛的付出,品嘗過纍纍碩果的甘甜,也曾遭遇過命運的挫折,但我卻從未懷疑過自己當初的選擇。

    1994年春天,我和男友把學校一間簡陋的辦公室簡單粉刷了一下,便成了婚房,從此,我們便開始了以校為家的生活。農村條件艱苦,教室裏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有電扇。那時的假期不是在最炎熱的夏天,而是在農忙的秋天。酷熱難當的日子,我們在30多度的教室裏給學生上課,一節課下來,渾身的衣服都濕透了,像水洗了一般;滴水成冰的冬天,常常凍得雙手不聽使喚,連粉筆也拿不住。宿舍裏更是冷得像冰窖,臉盆裏、水缸裏的水都結成了冰疙瘩。艱苦磨練意志,艱辛造就性格。二十年來,我吃住在校,以校為家,在我的作息時間裏,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只要在學校,就是工作日。作為守護一方子弟成長的教師,我感到光榮而自豪!

    憑著我不服輸的幹勁和不分晝夜的辛勤付出,終於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2年,我所帶的六年級畢業班,在全縣百所完小競賽中一舉奪魁。此後,我送的每一屆畢業班的成績都是名列全縣百所完小前茅。自豪之餘,我更加備受鼓舞。我也從此更加熱愛教育事業。

    此後,為了推廣我的教學經驗,我多次應邀在縣裏和校區裏上公開課。我也連年被授予廣宗縣“模範教師”、“教學標兵”和“學科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2010年,我作為“十大園丁”代表全縣在教師節頒獎大會作了發言。2011年,我又被評為邢臺市第四屆“十大傑出園丁”

    世事艱難,命運多舛。就在王少輝的教學成績蒸蒸日上時,一場巨大的、無情的打擊從天而降: 2006年丈夫被權威醫院診斷為晚期絕症,需要立即住院治療。我知道,這時候的丈夫最需要的就是親人的陪伴和安慰。那時候我也曾想每天陪在他的身旁,但一想到畢業班裏那四十五個渴求知識的孩子,我的心裏充滿了矛盾和痛苦,無論是放下那一邊我都於心不忍。最終,還是丈夫理解我,在他的勸説下我又回到了課堂。週六、週日,我再去醫院照料。就這樣,我來回奔波了兩個月。兩個月後的一天,丈夫的病情突然惡化,終因救治無效,撒手而去。年僅三十四歲的他帶著對這個世界的留戀,帶著我對他的深深愧疚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此時此刻,深陷痛苦的我難以自拔,但是想到年邁的公婆和年幼的兒子需要我的撫慰,想到四十五雙渴求知識的目光,我必須堅強的面對這一切。於是,在我料理完喪事的第三天,便帶著年幼的兒子回到了學校,強忍著失去親人的孤獨和痛苦,又登上了我所摯愛的三尺講臺。

    我也曾靜靜地思考過,我這樣忘我的付出,到底為了什麼?打開記憶的閘門,一件件往事使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每當我接到一個新班時,第一次上班會課,學生們總會爭先恐後地説:“我總算做了王老師的學生,我真幸福!”“我哥説王老師的課輕鬆愉快,同學們都喜歡!”還記有一次我去街上修鞋,一位修鞋的女師傅用純樸話語對我説:“你就是王老師啊,聽説你教的可好了,村民們都這樣誇你!”我當時非常感動!是啊,金盃銀盃不如家長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家長的誇獎。想到這些,我終於明白了我工作的意義,找到了奮鬥的目標,增加了工作的動力。

    是農村這塊土地養育了我,是農村教育這片天地成就了我,是農村樸質的家長和純真的孩子吸引了我。我真的離不開這塊為之奮鬥了十八年的農村講壇。我只有和這些渴求進步,渴望知識的農村孩子們在一起時,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樂趣。我愛這方熱土,我愛這裡的孩子。我將把鄭燮的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作為我獻身農村教育併為之奮鬥不息的座右銘。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的生命之花因追求而孕育,因執著而成長,因有愛而綻放,獻身農村教育,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