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卸徵袍步未停,滿身載譽不居功。
優良傳統薪傳火,科技推新老帶青。
無悔年華捐社會,有生歲月發新聲,
老來猶念強國夢,甘灑余輝譜赤誠。
來自遼寧的尉鳳英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最有名的勞動模範,毛澤東主席曾13次接見過她。1965年黨中央命名她為“毛主席的好工人”,使她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耄耋之年,她仍
然停不下奉獻的腳步,以很大的精力投入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中,她關心幫助青少年、言傳身教帶徒弟,“我特別喜歡這種生活,因為現在我做的是有意義的事情,是在把黨的好傳統
教育給下一代。”她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讓為人民服務的勞模精神薪火相傳。
1993年,尉鳳英退休了,但她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她説,現在自己再像年輕時那麼幹也不現實,但她要將勞模艱苦奮鬥、
無私奉獻的光榮傳統傳播給青年一代。她主動與有關部門研究科技項目,為振興經濟作出自己的貢獻;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為機關、企業、學校作報告上千場,聽眾達十多萬人
。她被聘為瀋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員,加入瀋陽市“五老”講師團,並擔任多所中、小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名譽校長。她還經常到法庫縣和新民市及瀋陽二十中學、四十七
中學等參加“英雄中隊”建設活動,深受廣大師生們的歡迎和愛戴。
2011年,身為全國勞模的“大學生清掃工”夏志國與尉鳳英成為了師徒。從那個時候起,兩個人開始研究清掃路面垃圾的自吸
車。由於經費有限,夏志國只能採用廢棄的零部件,第一代自吸車並不成功。為此,尉鳳英多次趕到朝陽,與夏志國一起研究。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創新、改進,夏志國和他的
團隊用了四年的時間終於研製出第四代自吸車,並獲得了國家專利。“永不滿足,堅持創新。”夏志國説,這就是師傅的特點,她常説,你按部就班地做一些東西,一天一天一年一
年,工作就相當於倒退。
瀋陽市沈河區房産局“110”房屋報修中心的38個隊員是尉鳳英的徒弟。下水道堵塞、上水管斷裂、房子漏雨、墻皮脫落……
電話來了,就必須趕到現場。憑著過硬的業務素質和對工作的責任感,12年來,“110”報修中心的群眾滿意率達到了100%。“這來自於平時對工作的鑽研,也是師傅每次在會上都
強調的。”徒弟魏輝堅説。如今,這個38人的隊伍已經有了多名勞模和黨員。全國勞動模範,“110”報修中心主任夏雲龍説:“師徒之間傳遞一種好的思想,不一定非得從技藝上
來傳承,她也要帶出一種好思想、好作風傳承給下一代。”
“傳承的是思想、境界、品質。”尉鳳英這樣概括自己現在做的事。尉鳳英要徒弟們傳承下去的不僅是技術,更是勞模精神,
是艱苦奮鬥、用於創新、淡薄名利、甘於奉獻的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時代精神。
201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總工會親自會見了尉鳳英等勞模代表。習總
書記在與尉鳳英握手時,他親切地囑咐尉老要多保重身體,尉鳳英回答總書記:“總書記提出的實現中國夢,也是我們老勞模的心願,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中國夢一定會實現”。她
還表示,要在有生之年傳承好勞模精神,繼續發揮自己的餘熱,用辛勤勞動實現中國夢,為家鄉遼寧瀋陽的發展、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多做貢獻。
傳薪帶火 ,猶稱時代老英模 |
歷雨經風 ,不褪工人好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