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霜菊:百姓喜愛的好法官

卜算子•題姜霜菊

閱卷夜無眠,鬢白誰知病。重任肩挑法理遵,何惜區區命。

兩袖染風清,一日為官正。不教人間有怨言,皓月明如鏡。

姜霜菊,贛榆縣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從事審判工作30年來,她始終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堅持能動司法,忠實履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近10年來,她共審理各類案件5000多件,平均每年辦理案件近600件,案件撤訴率達81%,上訴率僅為0.85%,所辦案件無一錯案,無一當事人上訪,無一當事人申訴。她紮根基層,胸懷對老百姓的大愛,用耐心、誠心去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用愛心讓當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溫暖,以調解的方式有效化解了大量的民事糾紛,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積極貢獻;她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創造性地開展司法調解工作,探索並總結出“姜霜菊調解工作法”,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司法為民”的宗旨。2012年3月,贛榆縣法院設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姜霜菊調解工作室”,群眾親切地稱她為“法官姜大姐”。她兩袖清風,秉公執法,維護了司法公正、樹立了司法公信。
        姜霜菊多次立功受獎,先後獲得江蘇省“首屆十佳女法官”、江蘇省優秀共産黨員、“全國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全國優秀法官”等榮譽稱號,並當選江蘇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2013年12月姜霜菊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並受到李克強總理親切接待。其先進事跡曾在《人民法院報》等多家媒體刊發,曾被改編成《好法官姜霜菊》、《法官姜霜菊》專題片分別在江蘇衛視和江蘇影視頻道播出。
紮根基層,司法為民,以真情換和諧
        “老百姓帶著很大的希望來找法官,要的就是一個理。如果我們法官對他們不尊重,他們會非常難過。只要我們真心對待他們,講理釋法,就能做到勝負皆服。”姜霜菊同志長期紮根基層,始終堅持把以人為本、和諧執法的理念融入到司法審判工作中去,把當事人當成自己的親人。
        從1984年至今,姜霜菊一直在民事審判一線工作,在姜霜菊看來,“法院就像是基層社會矛盾的回收站,老百姓來找你要個説法,解決好了,群眾的滿意多了,社會矛盾就少了,社會也就穩定了。每個百姓的心裏都有一桿秤。只要你站得正、斷得公,付出真情,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離婚、撫養、繼承等婚姻家庭類案件發生糾紛前,當事人之間都有一個情字,夫妻情,子女情,父母子女親,兄弟姐妹情等親情。在審理案件期間,姜霜菊總是抓住這個“情”字做調解工作,基本都能調解結案。28年來,她始終堅持一個工作原則,那就是能調解的案件,一定調解解決,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在一起離婚案件中,原告王某在外地已多年不回家,雙方感情早已破裂。王某為逃避財産分割,已將大部分財産轉移,且無法查證;而被告許某下崗失業在家,現在居住的房子登記在婆婆名下,既要供養照顧女兒上高中,還要擠出時間外出打短工掙點錢貼補家用,日子過得甚為艱難拮據。一旦離婚,許某更是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對於原告王某起訴離婚,許某是羞恨交加。
        庭審時,原告代理律師剛讀完起訴書,情緒激動的女方就從隨身的包裏掏出了一把尖刀,衝到男方面前就砍。見到此景,女方代理人被驚得愣在了原地。而姜霜菊卻快步從法官席上衝到兩人之間,一把握住了女方握刀的手。“別幹傻事,這樣解決不了問題!你相信我,一定給你個説法。”姜霜菊苦口婆心地勸説,讓女方鬆開了緊握的尖刀。
        看到許某把刀子放下,姜霜菊悄悄松了一口氣,但是看到許某滿臉的淚水與恍惚,又讓她放心不下。已經是中午下班時間了,她將許某留在法院,自己掏錢買了午飯和她一起吃,邊吃飯邊做她的調解工作,一直到下午上班時間,許某終於表示不會再有過激行為,耐心等待調解結果。後來她又多次登門調解,做原告和原告母親的工作,讓被告及女兒在家居住。終於達成調解協議,原被告協議離婚,原告向被告支付10萬元人民幣,被告在原告母親的房子裏居住3年。結案後,許某到法院領取兌現款時,滿眼含淚緊緊攥著姜霜菊的手不肯撒開。
心繫群眾,堅守正義,以誠心解紛爭
        姜霜菊常説:法官審理案件,就像醫生看病一樣,要查清病根,對症下藥,否則,一個簡單的案件可能變得複雜,還會引發更大的矛盾;只有查清案件事實,摸準雙方當事人的動態,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多年來,面對各類矛盾激化案件,姜霜菊迎難而上,毫不退縮,用無限的真誠和極大的耐心化解矛盾。
        結合工作實際,她總結出“姜霜菊調解工作法”,即“類比分析法”、“親情感化法”、“降溫處理法”、“善用民俗法”、“現場辦案法”、“換位思考法”、“權衡利弊法”等7種行之有效的案件調解方法。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辦案秘笈”,不僅有效化解了矛盾糾紛,更贏得了當事人的理解和信任。
        一位女教師與丈夫李某是師範學院裏相愛的,畢業後,她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背井離鄉,義無反顧地追隨男友來到贛榆縣。但李某脾氣暴躁,婚後稍有不如意,不是破口大罵,就是拳腳相向,最後提出離婚。女教師傷心欲絕,心生死念。姜霜菊了解情況後,立以兩人的感情基礎為突破口,讓李某重讀戀愛期間給妻子的情書,直到李某態度緩和。姜霜菊用比喻法對他們説:“兩個人建立一個家庭,就相當於兩隻小鳥做了一個窩,又生了小鳥。現在你們要拆散這個窩,拆了以後還要分這個窩的小棒棒,小鳥就會掉下來摔死了,你們還不如一隻小鳥。”法庭上,夫妻倆和好如初。這位女教師激動地對姜霜菊説:“我的娘家不在本地,姜法官真好比我的娘家人!”
        2010年6月,204國道贛榆段施工,由於事先徵地的原因,施工單位在施工時沒有鋪設排水設施,遇到連續大雨道路排水不暢,導致山東農民霍允塊投建的茶園被淹,不巧的是冬天遇到了嚴寒,茶樹死了一大片,為了挽回損失,霍允塊以茶樹被水淹死為由,將建設方和主管道路建設的交通部門告上了法庭。案件的難度是茶樹是淹死的還是凍死的,到底損失多少,還有主體問題,到底被告是誰?如果強制判決效果肯定不好。姜霜菊馬上到現場了解實際情況,隨後找到各方做工作,最後以賠償10萬元結案。
傾心調解,和風細雨,以愛心贏信賴
        “法是一種大愛,愛這世上每一位需要保護的人,法官就是這大愛的執者。”
        姜霜菊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把滿腔熱忱都奉獻給群眾,想方設法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糾紛,努力做一名老百姓心目中可親可信的好法官。
        在辦案過程中,姜霜菊以真心、真意、真誠善待每一位當事人;以情動人,以誠感人,以理服人。每次她把手機號碼告訴當事人,有事可以隨時打電話。她的手機,有時吃著飯響了,有時半夜三更剛睡下去又響了。她的真誠也感動了當事人,他們信任她,許多棘手的案子,到她這兒就變得不棘手了,許多被認為不講理的人,到她這兒就變得善解人意了。老百姓説她就像寒冬裏的薑湯,喝一口會立即覺得整個人從內到外都被加溫,變得暖呼呼。
        在老百姓眼裏,法官的面孔往往是嚴厲的,甚至是無情的,但姜霜菊卻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好法官”、“法官姜大姐”、“法官阿姨”,有什麼糾紛爭著或點名讓她調解。
        有一個跑出租的80後年輕人,開車時撞傷了一個老大爺。巧的是,年輕人的汽車保險剛好超了一天,還沒來得及續繳。因為對交通責任認定書不服,開庭時,這個年輕人專門坐到了離姜霜菊最遠的席位上。調解時,年輕人帶著情緒質問起來。“老大爺是農村戶口,憑什麼按城市標準賠償?而且我車被扣押了,沒錢賠!……”
        面對年輕人的當庭“咆哮”,姜霜菊沒有板起臉斥責,而是微笑著耐心解釋:“老人一直都在縣城的兒子家住,你撞他的時候也在縣城,以後養傷還在縣城,你説能不按城市戶口來賠償嗎?這是法律規定。還有,車輛被扣押,你先交押金把車贖出來,就可以繼續掙錢。現在,你消極對待,車子越來越貶值,損失不還是你的?……”
        姜霜菊真心誠意的解釋,消融了年輕人心上的堅冰。在傾聽的過程中,年輕人一點點從被告席最遠的座位挪到了離姜霜菊最近的位子。“現在我不叫你法官,我叫你阿姨,你説怎麼辦,我就怎麼辦!”心服口服的年輕人聽從了姜霜菊的調解建議,準備賣車還錢。
        可找車子時又遇到了麻煩。因為車被扣了好幾年了,不知道現在車在哪兒。姜霜菊就主動幫年輕人去找。找了一大圈熟人,終於找到了車。“不少人問我説,你這麼上心,這是你家親戚啊?我就笑笑説,他喊我阿姨。”姜霜菊説,“就衝著年輕人對自己的信任,我也要真心為他負責。”
清正廉潔,敬業奉獻,以忠誠鑄法魂
        姜霜菊常説:“選擇了法官職業,就是選擇了忠誠,選擇了責任,就要有超過普通民眾的道德和良知。”28年來,姜霜菊一直把“清清白白做人,公公正正辦案”作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準則,自警、自策、自勵。
        民事審判處於社會矛盾的風口浪尖,當事人託人找關係説情、打招呼等情況屢有發生。姜霜菊接觸的當事人有上萬人,無論是當事人請客送禮,還是親朋好友説情打招呼,她始終堅守法律的底線,維護了司法公正,樹立了司法公信,28年無一投訴。那些找她説情的人,最終都被她同化了,反過來成了她的義務調解員。
        30年,一萬多個日日夜夜,在齒輪與麥穗輝映的天平下,姜霜菊就是這樣用熱情與真誠書寫著屬於她自己的人生檔案。姜霜菊是連雲港法院優秀法官的模範代表,是踐行“三個至上”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先進典型,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共産黨員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集中展現了人民法官服務大局、執法為民的精神風貌。

留言板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長懷火熱

婆心苦口平是非
善解紛爭

細雨和風融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