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吉林,男,1974年2月出生,大專文化,1992年2月參加工作,現為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東辛採油三礦34隊高級技師。2007年被查出患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判定只有3個月到半年的生命期限。面對絕症的無情折磨與生死的嚴酷考驗,他心懷石油夢想,將有限的生命融入崗位,融入石油石化事業,用鐵人般的意志與癌細胞抗爭,不向病魔屈服,不向困難妥協,不向命運低頭,即使在病榻上仍堅持創新,先後研發技術成果73項,譜寫出一曲嘹亮的生命讚歌。
        一、身患癌症,自強不息,用信念開啟生命新航程
        2007年10月15日,吳吉林被查出患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這一當今醫學無法治愈的絕症,讓他一下子癱軟下來。一個月後,在妻子的陪同下,吳吉林到北京一家權威醫院復查,病情得到確診。生命的判決臨到頭上,吳吉林反倒鎮定下來:人怎樣活也是一輩子,與其説讓病魔嚇倒,還不如振作起來做點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活不出生命的長度,那就活出她的寬度和厚度。
        為讓自己的生命倒計時過得有價值,吳吉林制定了一份針對自己的“考評表”挂在墻上,當一天按照預定計劃充實度過後,他就在“考評表”上畫上一個對號。考評表以月為單位進行考評,每月的每一天必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用一個字來概括,“練”字代表著在規定時間鍛鍊身體,風雨不誤;“藥”字代表著每天要按時服藥,不得中斷;“書”就是每天必須看書,學習鑽研專業知識;“創”就是創造和創新的意思,人活著就是要“創”,只有創造出價值,生命才會有意義。正是這個“創”字,成為吳吉林戰勝癌魔的精神支撐。他把每一天都當成一場硬仗來打,克服疾病帶來的種種不適,咬著牙堅持讀書,堅持上網查閱資料,一點點把心中的構想變成圖紙上的東西。
        為了不讓吳吉林過度勞累,妻子和孩子給他約法三章:每次看書不得超過20分鐘,用電腦不得超過半個小時,每晚9點30分必須上床睡覺。針對他的“違規行為”,女兒還特別規定,如不按作息時間睡覺,除了在考評表上打叉號,還要扣罰2元錢,以示懲戒。即便如此,他還是常常看書忘了點,或者在網上查資料超時,總是在家人的反復督促和“嚴正警告”下,才上床躺下。
        2008年春天,吳吉林帶著病疼堅持到抽油現場巡察時,發現抽油機減速箱的蓋板存在缺陷,導致裏面潤滑的機油被盜。他心急火燎,就像著了魔一樣,總想著把問題解決好,以至於有次騎自行車偏到馬路牙子上。這一年,吳吉林最終不僅成功發明了抽油機減速箱蓋板防盜裝置,還研製出了齒槽密碼型絲堵、防蠟助抽增效器、卡牙式滑軌頂絲等5項成果,這些成果均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患癌症6年來,他已經在生命的考評表上畫了1600多個對號。伴隨著一個個對號,他研發出創新成果43項,平均每一個半月出一項,其中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8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二、心繫石油,銳意進取,用創造譜寫生命新篇章
        吳吉林愛油田,愛崗位,內心深處以能當上石油工人為自豪,自1992年初中畢業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把“勝利精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特別是患上癌症後,他先後做過28次手術,雖然身體日漸消瘦,依然用“勝利精神”砥礪自己,堅持與病魔抗爭。
        吳吉林工作的東辛採油三礦採油34隊,共有67口油井,分佈在約4.5平方公里的鹽鹼灘上。2005年,吳吉林擔任隊責任技師,主要負責隊上的員工培訓和解決現場的生産難題。患癌症後,除必須到醫院檢查治療外,他堅持按時上班,按時巡察油井,依然是每3天巡察一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009年4月,吳吉林做完肝穿刺手術第3周,不顧工友和妻子的勸阻,又騎著自行車去油區巡察。在辛17XN51井作業現場進行工況分析時,他注意到出油量比往日偏低,經過一番檢驗和測算,發現抽油泵的泵效只有25%。聯想到在平日的巡察中,有不少油井都存在泵效不高的問題。於是他用電話向有關專家和兄弟單位的同行進行求證,結果在其他單位包括其他的油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部分油井泵效低的問題。他算了一筆賬,東辛採油廠有油井1500多口,平均泵效也就在60%左右,而泵效30%上下的,大約要佔到三分之一,在整個勝利油田,乃至全國的油田,低效井更多,泵效如果能提高一個百分點,那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就能採出更多的石油。他暗下決心要攻克這一難題。
        在提高泵效創新攻關中,吳吉林困難面前不服輸、不懈勁,憑著一股石油工人的“勝利精神”,一點點地鑽研。機械類、製圖類的專業書籍,本來就生澀難懂,枯燥乏味,加上底子薄,他啃起來更加費勁,常常暈頭轉向。由於過度勞累,原本單薄的身板急劇消瘦,不僅疲勞的頻率加快而且其程度也一天天加劇,看了書容易忘,想起一些關鍵的技術環節就必須馬上拿筆記下來。只有比常人花費更多的工夫,才能鞏固記憶。2009年11月18日,經過半年多的研究攻關,吳吉林終於研製出“多功能抽油井增效裝置”。2010年3月,該裝置在東辛採油廠營8-36井投入試用,經多方專家鑒定,油井泵效由原先的28%提高到達43%,整整高出15個百分點。隨後,東辛採油廠100多口油井陸續應用,平均增效提高11%以上。2010年7月8日,在成都舉辦的“兗礦國泰杯”全國QC質量管理評選發佈會上,該裝置從217項參評成果中脫穎而出,奪得全國一等獎。頒獎結束後,吳吉林專程找到當地的殘疾人書法家覃安富,為他題寫了“勝利精神”四個大字,並在日記中寫道:“閻王爺有一天不要我,我就要把這一天活得有價值,對得住‘勝利精神’。”
        三、心懷夢想,挑戰病魔,用奉獻詮釋生命新境界
        “其實我也不是一個鐵打的人,我也時時能感受到疾病帶來的萬般痛苦,但我有一個能夠戰勝它的法寶,那就是心裏總想著創造。”這是吳吉林日記中的一段話,也正是這種心懷夢想的情結,讓他一次次直面病魔,在奉獻中詮釋出生命新境界。
        由於受癌細胞的侵襲,吳吉林的脾臟一天天變得腫大,讓他腹脹難受。為此,他先後做了3次脾栓塞手術,但脾臟的惡性腫大還是無法遏制,腹腔受到嚴重擠壓,肋骨變了形,每天的進食也異常艱難。2011年8月,天津腫瘤醫院為他做了脾臟切除手術。進手術室之前,他囑咐單位看望的領導,“我有兩項還沒完成的創新成果,資料存在電腦裏,請把這些東西交給廠裏”。從重症監護室出來的第2天,他就讓妻子把《採油工藝》一書擺放在病床上。由於剛做完手術,渾身虛弱得沒有一點力氣,他便左手捂著刀口,右手翻著書,書本厚,手又使不上勁,往往是書頁剛翻過,接著又合攏,可他始終沒有放棄學習。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的徐敏大夫,在知道他的情況後,感嘆他是生命的奇跡,又是一位普通採油工人獲得巨大成功的奇跡。
        吳吉林出院回到油田後,單位領導下了一道死命令,要求他啥也別想,啥也別幹,不能翻書,不能上網,全部的任務就是兩個字“養病”。可要強的吳吉林不甘心閒臥靜養,不甘心將本就有限的生命平淡度過。在覺得身上稍微有了些力氣後,他就變著法違背單位“禁令”,違背妻子、女兒給他制定的“家規”,偷偷琢磨節能防腐耐磨抽油桿的研製問題。歷經1年多的艱苦攻關,終於研製成功,並先後在56口油井應用。2013年8月,在濟南召開的山東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獎勵大會上,這一創新成果被評為一等獎,他本人也榮獲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患癌症的2000多個日子裏,吳吉林天天都與病魔作頑強鬥爭,始終執著于創新創造,他用拼搏奉獻的愛國情懷和創新強企的精神追求,輕不言棄,挑戰命運,自強不息,一步一步走出了一條閃光的生命軌跡。
留言板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