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業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動機裝配廠總裝工段李志強班,現有員工54人,其中高級技師9人,技師16人。該班組承擔著“崑崙”系列、“太行”系列發動機、QD128燃機等發動機的總裝配工作,是公司各型別發動機科研和批産的最後一道裝配工序。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曾為班組題詞:“祝李志強班藝高膽大,再創佳績”,並將該班組命名“李志強班”。2013年8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到黎明公司視察時視察了李志強班,並與李志強班組人員親切合影留念。
       該班組通過傳承全國群英會老勞模馬德友精神,以“無邊際工作,無縫隙鏈結,通力合作”的協同原則,在公司生産任務非常繁重的情況下不斷攻克生産現場的疑難問題,解決制約生産瓶頸的突破口,確保生産任務的完成;班組以打造鐵拳集體、鐵肩團隊、鐵血員工為重點,積極開展學習型、精益型、和諧型班組創建活動,使班組的自主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班組的整體能力和員工素質明顯提高,成為公司班組建設中的一面旗幟。鋻於李志強班在發動機生産中的重要貢獻,2006年獲遼寧省五一獎狀,2007年獲瀋陽市金牌班組,2008年獲遼寧省工人先鋒號、瀋陽市五一先鋒號、瀋陽市先進集體,2009年獲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2010年獲中央企業紅旗班組,2012年獲中航工業“六型”示範班組等榮譽。同時,李志強被譽為發動機“裝配大師”,2011年榮獲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2012年被評為遼寧省勞動模範榮譽。
       調整生産流程,提高裝配效率
       太行發動機外部管路和小零件種類、數量多,裝配結構複雜,裝配週期長,裝配人員多,裝配現場管理困難。為避免小零件錯漏裝,提高總裝裝配效率,李志強班在現場實行並行操作,將發動機總裝配分為前、後、左、右四部裝配,四個部分裝配同時進行。將每一個附件、每一根管路單獨成序,將裝配所需小零件單獨包裝,以工序作為班組人員裝配分區、交接班依據,實現精確管理。
       班組還在並行操作的細節上下足功夫,內部開展“頭腦風暴”,集思廣益,將並行操作的每部操作都細化到60-90個工序,把每一序的操作時間控制在5~15分鐘內,使生産計劃制定到每一台發動機的每一個操作步驟,發動機的裝配時間細化到每一分鐘。目前,發動機在總裝工段的裝配時間已經縮短了近20%,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和操作時間精準定位,裝配週期有望再縮減10%。
       主動承擔排故任務,攻克漏油難關
       發動機試車過程中的漏油問題一直是困擾李志強班的“頑疾”。太行發動機上共有管路170根,每根管理有1-5個連接部位,均有可能發生漏油。
       為減少漏油故障,班長李志強組織班組人員對漏油的關鍵點進行統計分析,提高操作者裝配技能。將管路分為310個漏油點,對經常出現漏油故障的點進行統計,最後對統計出的漏油頻發的48個點進行重點剖析。根據多年的裝配經驗,總結出發動機管路漏油的三個主因:附件、導管原帶缺陷;設計結構不合理;裝配原因。對班組可控的由裝配原因造成的漏油,從管路結構和裝配關係入手,結合操作經驗,總結規律,由技能專家對青年員工進行管路擰緊力矩及擰緊技巧的傳授,規範員工的操作行為,提高全體員工的操作技能。
       幾個月來,通過對60個臺次發動機漏油情況進行監控,零漏油臺次已經達到了48個臺次,較之前降低了120PPM。通過進一步原因分析和不斷針對漏油排除方法的培訓,最終將達到零漏油率的目標。
       創建學習型班組,助推自主管理
       李志強班以“打造航空企業金牌班組”為願景,從2006年開始學習型班組的創建活動。成立了班組讀書會,利用班組每日的“班後工作點評”時間,開展讀書活動,先後組織學習了《系統科學與戰略思維》、《你在為誰工作》、《態度決定一切》、《五項修煉》等書籍,通過員工們讀書學習後的學習心得和體會交流,較好地解決班組員工開展學習型班組建設的思想認識問題,“讀書會”成立以來,班組員工學習能力增強、學習面拓寬,為學習型班組的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創建學習班組的基礎上,班組的制度和機制也嘗試著進行創新改革。積極推進班組自主管理體系化建設,設立班組十大員,明確班組管理責任推動管理。大員建立管理臺帳,八年堅持開展“代理班長”活動促進管理,完善班前、班後會制度規範管理。建立問題分析會制度,改進管理班長李志強通過“改善心智模式” 為班組成員提供當班長的親身體驗感受,對消除員工中的思想認識差異,融洽班組工作環境氛圍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班組創新實施 “兩班制”生産,將班組裝配流程細化為288個基本裝配單元,兩班交接時以裝配單元節點為界面進行交接,實施兩班倒工作制,“兩班制”在國內發動機裝配行業首開先河,大幅度提高了生産效率。
       在員工個人素養提升上,李志強班以提升操作技能為學習目的,採取專家講學、現場輔導、實訓比武、案例分析和傳幫帶等形式助推員工素養和能力提升。為使班組成員始終處於持續學習的良好“競技”狀態,班組對員工的操作能力按工序進行星級評價,建立了優秀員工操作工序名錄,班組技師以上職稱員工每年承擔帶徒任務,通過以老帶新,以強帶弱,以多技能帶單技能,黨員帶群眾,自願結合,優勢互補,有計劃地對操作人員的薄弱環節進行助學指導,形成了良好的傳幫帶氛圍,激活了員工主動學技能的熱情。
       幾年來,班組共培養出公司一級技術能手1名,二級技術能手2名,三級技術能手5名,技師以上員工16名,高級工以上人員的比例已經達到70%,能夠在試車臺進行總裝排故操作的人員比例,由2008年的60%上升到現在90%以上。
       創建精益型班組,修煉創新活力
       一是合理調配操作人員提高裝配質量。根據班組員工的裝配技能和熟練程度,合理進行人員搭配,通過發揮人員的比較優勢,提升了班組中小團隊的綜合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裝配質量,使一次提交合格率最好值由78%上升到97.6%。
       二是推廣標準作業時間提高裝配效率。對發動機裝配工序進行了細化分解,規範標準作業動作,核定標準裝配時間,有效地提高了生産效率。2010年,單臺發動機總裝效率比2009年提高了30%,2011年,單臺發動機管路裝配縮短2小時左右,每年節省的工時費至少在20多萬元以上。
       三是改進試車故障排故措施。對發動機檢驗試車過程中制約發動機交付的典型故障進行攻關,及時找出了故障的原因,通過改變後腔回油管管型,使滑油倒流這一頑疾得以根本解決。
       四是開展全員參與的精益改善活動。推廣李志強操作法消除發動機某組件的裝配瓶頸。發明李志強刻刀,李志強鎖片鉗、車架保護裝置、接油盤連接器提高生産效率。成立“同德來”精益改進小組,全班共完成了發動機總裝流程梳理、優化修改操作倒班指導、發動機管路外形改進等11項精益改進工作,員工參與率達到了77%。
       打造鐵血員工,創建和諧型班
       在李志強班,日常管理紀律十分嚴明,但友愛互助同時蔚然成風。遇到員工及家屬有病的情況,其他員工都主動的利用業餘時間帶上慰問品前去探望。每當遇到班組人員及其家屬的紅、白喜事,全班人員更是傾巢出動,如同辦自己的事情一樣盡心盡力。嚴格的管理文化在和諧的相處中得到了全班員工的認同。今年以來,該班規範生産作業標準,實施設備點檢制,開展安全標準化達標和精益6S活動,工序客戶走訪活動,倡導精品意識,每月開展以産品“愛戀依”教育為主題的質量日活動,靠的就是嚴格執行的制度至上文化。
       作為公司發動機製造的最後一道生産工序,李志強班經常面臨任務週期短,節點要求急、裝配週期不足的難題,但憑著他們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實幹精神,敢於承擔、敢於拼搏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亮劍精神,每一次難題都被他們用奉獻和忠誠化解,用激情和進取消除。在集團的型號重大排故活動中,李志強班全班堅持國家利益至上,配合排故工作,三天三夜連軸轉,為排故工作的順利完成做出了貢獻。去年,在國家重點任務完成過程中,李志強班全體員工經過99個日夜的奮戰,排除工期緊、任務難度大,配套不及時等難題的困擾,共解決各類技術問題近千次,出色完成了任務。這些年來,李志強班每名成員義務獻工的工時保守計算至少在850小時以上,李志強本人也用10年時間幹了20年的活,全班每年義務奉獻的工時都至少超過43000多小時。
       2013年8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到黎明公司視察了李志強班,習主席勉勵他們,“你們的職業很光榮,你們的責任很重達,一定要把本職工作做好,裝出更多精品”。習主席的殷切期望讓他們備受鼓舞,李志強和工友們也正是以實際行動,用一雙雙沾滿油污的雙手不斷鑄造“航空夢想”。
留言板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