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普通的大學餐廳保潔員,以吃學生剩飯的特殊方式參與“光盤”行動,倡導節約糧食,他們用樸素的節儉意識傳承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用真實的節儉行為傳遞著社會正能量,他們是煙臺大學第七餐廳的七名保潔員吳明華、張明、樸龍煥、張貴雲(女)、羅玉龍、于紅祥(女)、韓傳雲(女)。 2013年2月,煙臺大學為響應習總書記關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在全校發起了“光盤”行動,廣大師生積極參與,餐廳浪費現象明顯好轉。在此氛圍的感召下,吳明華等七名保潔員從5月份開始,自發地集體撿食學生剩飯剩菜,並以此參與“光盤”行動,提醒大學生節約糧食。他們每天在收拾餐具時,把學生未吃完的飯菜集中一起,加熱後食用。在很多人看來,這並不是一件體面的事情,甚至也遭到家人的極力反對,但他們依然默默堅持了下來。 據了解,七名保潔員中年齡最大的68歲,最小的53歲,分別來自山東、東北、四川等不同地區,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出身。雖然現在的他們都有兒有女,生活上沒有什麼困難,其中,羅玉龍的兒子還在第七餐廳承包了一個售飯窗口,生意比較好,收入也不算低。但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們,親身經歷過吃樹皮、啃草根的艱苦年代,也知道種地的辛苦和糧食來之不易。他們撿食學生剩飯,是從心底覺得剩菜剩飯扔了太可惜。吳明華經常説:“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吃他們的剩飯不覺得丟人,看著有些很好又乾淨的剩飯剩菜白白丟掉,心裏實在疼得慌!”最終,在七位老人的執著堅持下,他們的家人最終理解了老人的初衷;有的還為老人們的做法感到自豪,併發動家人、親友一起勤儉持家。 在七位保潔員的帶動和影響下,學生們的“光盤”意識也進一步增強,餐廳裏的剩菜剩飯現象明顯減少。據統計,去年下半年以來煙臺大學各個餐廳每天的泔水比過去減少了2/3,光盤率達98%以上。“崇尚節約,摒棄浪費”已經成為煙臺大學校園的一種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