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報當年乳汁醇,貧猶贍養勝娘親。
求醫祛疾心尤切,問暖噓寒意更真。
瑣細雖無奇事跡,平凡最見好精神。
廿年不變情恒在,有愛堂前笑語頻。
簡介:廣西柳州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李永忠一家並不富裕,擺過地攤,開過出租車,一直沒有固定工作。但當看到幼時的保姆無依無靠之時,依然接到家中當成母親贍養,18年年過去了,他們就像真正的一家人。
主要事跡:李永忠家庭,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北區北雀路,家庭成員5人。
香港電影《桃姐》講述了少爺羅傑照顧老家傭桃姐的溫情故事。沒想到,內地還有一個柳州版“桃姐”——八旬老人董少蘭無依無靠之時,被她早年當保姆時撫育過的孩子李永忠接回家,10多年來一直當成母親贍養。
董少蘭身世淒苦,原是廣東順德人,因為戰亂逃到了南寧,卻又被人賣到了靖西。之後結識了後來的老伴,但兩人一直未有兒女。李永忠生於1969年,9個月大時,因母親體弱,被帶到董少蘭家幫忙撫養。董少蘭把李永忠當成親生孩子養育。當時父母將李永忠寄養在董少蘭家只是權宜之計,但李永忠的母親病情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母親病好了,李永忠已經特別依賴董少蘭了。
“他父母工作忙,放學回家也沒人給他做飯,送回去幾次他都又跑回來,我也不忍心,這樣一帶就帶到了初中。”董少蘭説,李永忠小時候不懂事,總叫她媽,“我就跟他講,我不是你媽,是伯媽。”後來李永忠長大了,有空也常常來看她,把她當成了一家人。李永忠與妻子何金梅剛談戀愛時,也常帶她去看望老人。“我就覺得奇怪,怎麼他有兩個媽?”何金梅説,後來才知道兩人有這麼一層關係,“我家是農村的,在柳州也沒什麼親人,就把奶奶當成了親人。”
李永忠一家並不富裕,他和妻子過去擺過地攤,開過出租車,現在也沒有固定工作。儘管如此,他們卻想盡辦法讓董少蘭過得舒心安逸。
董少蘭愛看戲,每次李永忠一家人出門前,都要預先幫她把電視機開好,調到戲曲頻道。董少蘭的眼睛患了白內障,經濟拮據的李永忠夫婦倆卻舍得花錢把她送到最好的醫院進行治療。看著李永忠一家為自己忙前忙後,董少蘭過意不去,怕拖累了他們,曾獨自找到一家養老院打算搬過去住。李永忠得知後勸説董少蘭還是跟隨自己一起住更為舒心。董少蘭也想到自己如果真的搬去養老院,忙碌的李永忠和媳婦怕是難得吃上熱飯熱菜,趁著自己的身體還不錯,還能幫著李家做些家務活。最終,老人打消了搬到養老院的念頭。
李永忠的親生父母都還健在,已經80多歲了,李永忠一家和父母住得很近,可以經常回去看望。對於兒子、媳婦照顧董少蘭的做法,老人給予充分理解和肯定,因為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得到董少蘭的幫助,現在孩子回報她是應該的。
李永忠説,他們原先稱呼董少蘭為“伯媽”,“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很自然地改口叫她‘媽’了”。如今18年過去了,他們就像真正的一家人。
歌吟寸草 ,承歡真可報春暉 |
詩頌凱風 ,反哺更知憐保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