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之星
通渭縣常河職業中學

甘肅通渭縣常河職業中學勤儉節約辦食堂


物力惟艱汗水真,盤中粒米土兼塵。

三餐不忘農民苦,學子爭當節儉人。

        通渭縣是甘肅中部的農業大縣,也是全國聞名的“書畫藝術之鄉”。常河職業中學地處該縣西南部,是一所農村職業中學,現有22個教學班,學生1083人,教師93人。食堂現就餐人數420人。學校始終把勤儉節約教育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促進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深入開展各類主題實踐活動,大力落實節約辦食堂舉措,在師生思想中牢固樹立節儉節約意識,使全校形成弘揚美德、勤儉自強、勵志上進的育人導向和良好氛圍。
        一、長期開展宣傳教育,將勤儉節約意識紮根學生頭腦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學生要重點培養的基本美德。學校通過張貼標語、圖片,並利用班會、集會、晨會和校園廣播站多種途徑和方法,廣泛宣傳勤儉節約,使整個校園形成濃厚的節儉氛圍。學校通過“每週一星”的評選和推介,創建“勤儉自強美德少年榜”,大力宣傳勤儉節約的優秀典型。學校把節約意識的養成教育貫穿到教育教學的每個環節。每學期都要組織以“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徵文評選活動和競賽活動,通過大家講、共同寫,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十三億人口的大國勢在必行的重要舉措,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節約資源的意識。通過召開家長會、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等途徑,廣泛宣傳節儉知識、節儉措施,形成家校聯合行動、共同教育引導學生養成節儉美德的宣傳教育模式。
        三、強化節約辦食堂舉措,使節儉行動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細節
        1、建立學生互相監督、學生會節儉員監督、值周教師義務監督體系,形成“三環式”監督機制,發現和糾正學生的不文明行為和用餐浪費現象,及時通過曝光臺曝光。
        2、學校聯合社會成員、家長、學校成員、學生組成常河職中膳食委員會,對食堂從食材採購、加工、發放、用餐等各環節進行監督,杜絕浪費。
        3、學校對從業人員培訓,提升他們的服務意識和節儉意識,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和男女差異進行份量調濟,使食量大的學生吃飽飯,食量小的學生不剩飯,大大減少了泔水垃圾的數量。
        4、對食堂垃圾和早餐垃圾由專人進行收集並作分類處理。職業班學生開展以“變廢為寶”為主題的手工製作比賽。
        5、學校加強食堂管理,嚴把每個關口,減少流通環節的浪費,建立由校長、副校長、總務主任(定期輪換)和採購員組成採購小組,每週先由炊事員根據所需列出清單,經食堂領導小組審核後再由採購小組每週一淩晨4點出發,到臨近的甘谷縣蔬菜批發市場進行採購,確保原料新鮮、安全、低價,這大大降低了成本,為提升飯菜質量奠定了基礎。
        6、學校領導小組經常通過調查問卷、座談討論的形式,徵求學生對飯菜質量的意見,根據學生口味制定科學合理的食譜,儘量使飯菜形式多樣化、可口化,爭取學生不留剩飯,能夠做到“光盤”的要求。
        7、學校食堂實現了最大限度的節約,避免了浪費,為提升學生飯菜質量提供了保證。切實解決了食堂初辦時飯菜質量較差、浪費較大的問題,食堂剩飯由40公斤左右減少到25公斤左右再到2公斤左右,僅此一項食堂每年減少浪費2萬餘元。食堂餐廚廢棄物由一天150公斤左右減少到50公斤左右。曝光臺人數由每天10人以上到現在基本上無人上曝光臺。
        8、通過科學預算、嚴格管理、規範採購使飯菜成本比剛開始辦食堂成本降低8.5%左右。垃圾利用率從原來的零到現在的2%左右,使學校食堂飯菜降低了成本,提升了質量,達到了師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2013年11月,學校食堂被定西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定西市教育局評為“示範學校食堂”。
        四、規範學生行為,努力養成艱苦樸素習慣
        結合通渭縣教育系統開展的“文明禮儀習慣”、“學習習慣”、“健體習慣”、“勤儉樸素習慣”、“衛生習慣”、“安全習慣”六大習慣養成教育,在學生中開展自覺節糧、節水、節電、踐行光盤行動、愛護書本、節約每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不追求奢華、不向父母提過高的物質要求、不攀比、不浪費,愛護和珍惜勞動成果等活動,使勤儉節約意識內化於心,外化于行,讓勤儉成為校園風尚、成為師生習慣、成為師生重要的品格特徵。

留言板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節物節能

當代少年傳美德
惜衣惜食

光盤行動樹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