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及人 惠澤鄉里
無私奉獻 名滿中華

卜算子•讚范秀蓮


故里係心懷,榮退余輝耀。福澤家鄉美善傳,化育青苗俏。

建館展圖書,解惑何其妙!啟智燃情更創新,俊傑知多少!

       范秀蓮,陜西省咸陽市三原縣魯橋鎮東裏西村,一家五口人。
       范秀蓮,64歲,退休職工。2002年,她和老伴一起告別了休閒舒適的城市生活,回到了故鄉魯橋鎮東裏西村定居。10多年來,他們夫妻恩愛、科學教子、創辦家庭圖書館,在家庭和家鄉不懈地釋放著正能量,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稱讚。
       1996年的一天,范秀蓮夫婦從報紙上看到無臂大學生姚偉“身無雙飛翼,心有淩雲志”的事跡報道後,深受感動。當天她和老伴帶上時讀高二的兒子,趕到西安統計學院拜訪了姚偉;2011年正月初六,又帶著時讀高二的外孫及女兒、女婿六人到西安,再次拜訪了姚偉。請姚偉為祖孫三代講述他艱難曲折的求學歷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姚偉精神的激勵下,兒子和外孫刻苦攻讀,都如願以償的考上了理想大學,小兒子現被公派留美。
       2003年起,她和老伴雷國平以“關注留守兒童,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為切如點,自費編輯出版《家音月刊》30多期,為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學習交流,提供一個貼近家庭生活的文化平臺。老伴撰寫的《娃娃經》還被《三原年鑒》2013年版收錄,在省婦聯尋找“三秦最美家庭”欄展出。
       她更注重言傳身教,發揮老人示範作用,2008年“5.12”大地震後,她同老伴連夜組織家族37名在家者向災區捐款3635元,她老兩口捐款1000元。
       為了解決家鄉青少年看書難和沒有活動場地問題,2008年,范秀蓮夫婦騰出自家三間住房和1000冊自有藏書及家族募來的1000多冊書,在家裏辦起了“東裏村青少年圖書館”,後被“收編”為三原縣圖書館東裏西分館,加上社會各界捐贈的數目,目前館藏書突破2萬冊,免費向留守兒童和周邊青少年及廣大群眾提供閱覽和借讀服務。
       10多年來,范秀蓮夫婦將她們當年訪姚偉時所拍攝並珍惜多年的照片,結合拍攝本村近年涌現出的優秀大學生,編輯製成《無臂大學生——姚偉》、《東裏西村走出去的第一個女博士——王男》等勵志故事以及《家鄉新貌》、《十八大在我心中》等宣傳展板。為了幫助農村孩子開闊視野,范秀蓮夫婦組織本村裏50多名中小學生到陜師大、西安外院大學裏參觀,讓孩子們感受大學氛圍,培育他們大學夢。12年來,范秀蓮夫婦用愛心和行動潛移默化教育著村裏的孩子們,在這個僅有500人的小村莊,目前已涌現出1名博士、4名研究生和32人名本科或大專學生。原先不理解他們夫婦做法的那些人,也紛紛加入了范秀蓮夫婦的愛心活動行列。
       曾獲得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留言板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