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正一生 救困扶危行善舉
同堂四世 崇文尚德樹淳風

“最美家庭”《樊桂英》


桂樹分生三十枝,適逢八月溢香時。

草心傾報春暉暖,夕照青山展碧姿。

  樊桂英家庭,吉林省通榆縣鶴域金城小區,家庭成員30人。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有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女主人樊桂英已是83歲高齡。夫婦倆養育了7個子女,他們以樸素的安身立命理念和道德認知,在兒女子孫中培樹和傳承了崇文尚德的淳美家風。 樊桂英老人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讀過書、不識字,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自己的孩子讀書識字,做個有文化的人。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讀書接受好的教育,從1962年起,他們三次舉家搬遷。為了供孩子上學,樊桂英夏天賣西瓜,春秋去打工,冬季賣鞭炮,在老伴身體多病的情況下,她一人挑起全家重擔,當上了“和大泥、脫土坯、壘土墻、打草捆”的泥瓦匠。 終於苦盡甘來,夫妻倆將7個子女都培養成了人,現在這個兒孫滿堂的大家庭裏,碩士學歷1人,本科學歷17人,專科生5人;全家共培養國家公務員9名,事業單位人員8名,軍官2名,個體工商業戶7名,在讀大學生4名。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幹一行就要愛一行,要對得起國家、對得起社會,對得起自己”。樊桂英老人經常用最質樸的話語和踏踏實實的行動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兒孫們不負期望,工作上個個是行家裏手。大女兒是老組工幹部,被多次評為省優秀組工幹部、三八紅旗手,大女婿是一名優秀的檢察官,二女兒是一名優秀的人民老師,三女兒和小女兒兩家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依法納稅,服務社會,四女兒一家三口,都是國家公務員。大兒子是一名民政幹部,大兒媳是一名醫生,小兒子就職于政府機關。第三代的孩子們更是青出於藍,全部接受高等教育,現工作于市、縣各機關單位,其中二女兒的兒子兒媳貢獻于祖國的航天事業……
  “人活在世,要知恩圖報,要積德行善。過去我們日子苦,現在我們有能力了,就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樊桂英不僅説給子孫聽,也做給子孫看。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她年年都要回一趟向海鄉新興村,看望在困難時幫助過自己的老鄰居。她沒有社保,子女們供養她的錢,她都攢起來,給她買的新衣服她也捨不得穿,一直過著簡樸簡單的生活。可扶危救困捐款捐物她一點兒也不吝嗇,成包的新衣服熱情地送給別人。在老人的教育下,這個大家庭自覺地履行社會責任和擔當,全家人長期資助6名孤兒。截至目前,通過捐助、救濟、資助等渠道,一家人共向社會無償捐獻達60余萬元。

留言板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