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尋夢可可西裏》節目文稿加同期

CCTV.com  2009年08月31日 08:3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提要:隻身穿越可可西裏,拍攝兩萬餘張照片,舉辦環保影展四百餘次。

  同期:

  主持人:你見過盜獵的人嗎 ?

  嘉賓:那裏全部是一堆白骨。那麼壯的樹讓他們給砍掉了。

  主持人:夢想的那個家園是什麼樣子呢?

  嘉賓:藍天白雲人和動物和諧相處。

  主持人:唱著秦腔騎摩托車?

  嘉賓:環保宣傳路遙遠。(唱)

  播音:力諾杯——“我的家園我的夢”本期推出《尋夢可可西裏》門曉俊——鄉約拜訪!

  小片1: (字幕:聯合國環境署認定:平均每平方公里少於10人,為無人區。而此處每五平方公里才只有一人。)8.1級地震,21世紀以來全世界最大的一次地震!就發生在這片中國最後的原始荒原——可可西裏無人區。1920年以來,這裡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24次,最低氣溫零下46攝氏度,1700多平方公里的冰川,在4.5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面積下,是亙古不化的凍土,平均海拔4700米,空氣含氧量不足內地一半,被譽為“繼南北兩極點後的世界第三極”。

  互動:帶啥敢進無人區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我是肖東坡。這裡是力諾杯《我的家園我的夢》系列節目的現場,我現在是在陜西省咸陽市。今天節目一開始,我有話要問,假如把你送到可可西裏無人區裏,除了水和食品你最想帶什麼?

  觀眾1:我會帶手機。

  主持人:那個地方沒有信號,怎麼辦?

  觀眾1:那我就會帶個車。

  主持人:帶個什麼車?

  觀眾1:帶個坦克車比較好,帶個摩托車比較方便!

  主持人:你會騎摩托車嗎 ?

  觀眾1:不會騎。

  主持人:不會騎,先帶過去再説是不是?假如把你送到可可西裏無人區,你會帶什麼?

  觀眾2:我帶男朋友。

  主持人:如果是我的話我就會帶女朋友。如果帶兩個男朋友是不是更好?

  觀眾2:帶一個就夠了。

  主持人:我帶您,您去嗎?

  觀眾2:帶我?要不咱們現在就走吧!

  主持人:好吧,主持完了節目,咱倆好好商量一下。好的,讓你到可可西裏?

  觀眾3:帶一個帳篷。

  主持人:除了帶帳篷還帶什麼?

  觀眾4:我帶一個補給車隊。有後勤組、有引導組、有嚮導組、有保衛組、有這個食品組有這個,全帶上。

  主持人:乾脆就修個鐵路,弄一輛列車過去就算了。要説去這個可可西裏無人區,要帶什麼呢?我覺得正確答案,應該是帶什麼我也不去!真正要帶什麼?咱們今天還得去問一問真正去過的人。大夥想不想知道 ?觀眾:想!

  主持人:來掌聲有請今天鄉約的嘉賓門曉俊。

  小片2: 1990年,中國第一支專業科考隊進入可可西裏,至今,人們對於可可西裏的探秘從未停止過。這些人駕駛的不是特種路面四輪驅動車,就是軍隊專用越野車。(倣《大腕》配音)指南針?早就淘汰了,用就得用最先進的GPS定位;能防12級大風的高山帳蓬;睡袋防水防凍;外衣能防雨內衣會排汗;什麼防曬霜呀、夜壺呀、凈水器呀,能帶的全給他帶上。整套行頭,倍兒專業!再帶幾個醫生、導遊,廚師也得是有國家二級證書的。(笑聲)門曉俊,這個從未受過野外生存訓練的普通農民,曾于2005年成功穿越可可西裏無人區,且是孤身一人,他的隨身裝備究竟都有什麼呢?

  小標題:看看咱的裝備

  主持人:真的去過可可西裏無人區?

  嘉賓:真的! 自己一個人,是的。

  主持人:到無人區呆了多長時間?

  嘉賓:呆了有一個禮拜多。

  主持人:都帶什麼東西?

  嘉賓:就帶了這些東西。

  主持人:也沒帶帳篷?

  嘉賓:這是帳篷,塑料紙是帳篷。

  主持人:這怎麼睡覺?

  嘉賓:晚上我就一般的情況下,我就不脫衣服,一個晚上就,就這樣睡覺。

  主持人: 看上去還挺舒服。也不帶枕頭?

  嘉賓:枕頭,枕頭是相機。

  主持人:我看看你這百寶囊裏都有什麼東西?第一個就是相機!看看人家真去可可西裏都帶什麼?攝像機、DV帶、杯子,就光這些基本上就佔了一大半了。剩下還有什麼?

  嘉賓:還有這個手電筒。

  主持人:還有什麼?

  嘉賓:這個就是摩托車滑盤,隨時預防萬一。

  主持人:斧子?帶斧子幹什麼?

  嘉賓:就怕有狼、藏獒、有些動物。

  主持人:拿出來之後斧頭幫的,這邊還有一些我看著。

  嘉賓:這是我寫的日記本子。

  主持人:我看著也沒帶什麼。

  嘉賓:牙膏牙刷什麼的,帶上了都有重量的。

  主持人:還好那裏沒有和熟人説話。

  嘉賓:説話説我口臭 。

  主持人:這個三腳架?

  嘉賓:就是把攝像機放在上頭。

  主持人:然後自己拍自己時候用的?

  嘉賓:是的,環保宣傳的衣服。

  主持人:噢,挑戰吉尼斯。噢,走進可可西裏。

  主持人:這些就是你去的全部家當?

  嘉賓:對對對。

  小片3:可可西裏,藏語稱作“阿欽公加”,意為“青色的山梁”、“美麗的少女”。它橫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區之一。這裡是我國第一大河長江的發源地,是青藏高原湖泊最集中的地區,僅是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就有107個。這裡植被豐富,高等植物兩百多種,其中像是雪靈芝、鐮葉韭等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就有86種。特殊的地理環境,使這裡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雪豹、棕熊等等13種瀕危珍稀動物棲息在此。(DV紀實:保護區人員在圖片展廳向門曉俊講解藏羚羊的美麗和靈性。字幕: 2005年7月初,門曉俊來到可可西裏)

  小標題:可可西裏的生靈

  主持人:説到可可西裏就會讓人想起藏羚羊,你見過藏羚羊嗎?

  嘉賓:見過,不但見過我還救過藏羚羊。我到可可西裏去的時候,我想拍他們真實的一面。幾百米它就跑。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藏羚羊掉隊了,我就開過去,它好像奄奄一息的樣子。

  主持人:多大的藏羚羊?

  嘉賓:小的,帶到保護站喂奶。最後還成活了。

  主持人:抱到懷裏什麼樣的感覺?

  嘉賓:我特別激動!因為我們是零距離的接觸。

  主持人:抱到懷裏它會害怕嗎?

  嘉賓:開始發抖,它見人就發抖。

  主持人:尤其見你這樣的彪形大漢。藏羚羊渾身都是寶,你知道嗎?

  嘉賓:羊角可以做藥材,羊皮可以防寒,羊絨可以做絲巾。

  主持人:都值多少錢你知道?

  嘉賓:羊皮幾百塊錢。但是特別是那個羊絨,八個到十個藏羚羊羊皮(的羊絨)可以做一個絲巾。那個在歐美就是一萬美金。

  主持人:一萬美金?

  嘉賓:它在歐美那邊是貴族人披的一種東西。

  MV:《藏羚羊》(遊走字幕: 1990年至1995年,短短五年時間裏,藏羚羊的數量由100萬隻銳減至不足7.5萬隻,成為世界瀕危物種。“野牦牛隊”199年成立,至撤並,破獲盜獵案件數十起,查繳藏羚羊皮近萬張,反盜獵成績舉世矚目。1997年年底,國務院批准成立了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華盛頓條約》規定藏羚羊、藏羚羊身體器官和衍生物的國際貿易被明令禁止。目前我國藏羚羊數量已恢復至15萬隻左右。)

  主持人:你見過盜獵的人嗎?

  嘉賓: 他們兩個人開著吉普車去,去獵殺。放那我就發現了。那個車上有50隻藏羚羊皮。

  主持人:被這個保護藏羚羊的人給抓到了是不是?

  嘉賓:抓到了,抓到了。我們逮到他之後,問他在什麼地方打的藏羚羊。我們去看了之後,那裏全部是一堆白骨,真的讓人痛心。

  主持人:還有小藏羚羊嗎?

  嘉賓:有。有小藏羚羊,小小的。可能生下來,它們沒有絨,就活活的餓死在旁邊了。

  主持人:你看到這樣的情形你心裏是什麼樣的感覺?

  嘉賓:我,我認為不可思議,我們全國人都來保護它,為什麼他們為了那點小惠小利去濫捕濫殺?

  主持人:這個去那之前,想象的可可西裏是這個樣子?

  嘉賓:在我想象中那裏應該是個野生動物的歇息地。

  主持人:但一看到之後不是那個樣子。

  嘉賓:當時我心特別難受。

  小片4:門曉俊,一個用鏡頭記錄家園的環保農民,從2001年起環繞祖國邊疆,行經寧夏、甘肅、內蒙古,到過雲南的西雙版納,新疆的葉城、哈密,穿越可可西裏、又穿越藏北無人區,行程十余萬公里,拍下兩萬餘張照片、九十多盤DV帶。這些DV帶中,竟然有門曉俊在2005年6月4日,瘋狂逃避野藏獒追擊忘記關機而拍下的驚險場面。

  下節提示:他身穿越可可西裏,拍攝兩萬餘張照片,舉辦環保影展四百餘次。

  同期:

  嘉賓:朝我截過來,已經到了。

  主持人:你的正前方攔住了。

  嘉賓:頭髮都立起來了,咬了我一口,又撞飛了。那麼壯的樹讓他們給砍掉了,哇,真像一個好好的東西上面,結了一個傷疤似的,我就説你們不要燒這個,他就不聽。

  播音:忘關的DV鏡頭究竟拍下怎樣觸目驚心的生死追逐?怎樣一個機緣,讓門曉俊走上環保之旅?

  力諾杯——“我的家園我的夢”本期推出《尋夢可可西裏》門曉俊——鄉約拜訪!

  廣告一:

  廣告+現場:生死時速

  嘉賓:當時我就發現前面有黑影,往前衝,朝我截過來。

  主持人:它在截你?

  嘉賓:三個在比較遠嘛。一看,不知道是狼還是藏獒。一隻已經跑到我的正前方。

  主持人:已經到了你的正前方攔住了。

  嘉賓:開得特別快。就是七十八十馬吧,一個撞飛了。

  主持人:撞飛了一個?

  嘉賓:一個藏獒跑過來咬了我一口,剛好咬了鞋底上了。

  主持人:那個時侯把你那個斧子拿出來。

  嘉賓:就沒機會,你要跑你要逃命,我當時真的頭髮都立起來了,跑了有一公里吧。(藏獒)已經沒勁了。

  主持人:要是摩托車沒勁了可就毀了。

  嘉賓:每當我與死亡擦肩而過的時候,我就覺得人生命的可貴和大自然的美麗。

  主持人:這一刻被你不小心拍到了,是不是?

  嘉賓:啊。

  主持人:你怎麼會拍到?

  嘉賓:我騎摩托車,我發現之後,我馬上打開機子繼續往前走。

  主持人:摩托車技術還不錯!

  嘉賓:差不多吧。

  小片5:(DV紀實:嘉賓躺在地上,面朝藍天,自述大意:每每逃離險境,我都更加能感知到生命的美,環境的美。)門曉俊,1968年正月十五齣生在陜西乾縣輛村鎮垣上村,家中兄妹八人,排行老幺。十四歲時父親去世,失去生活來源的門曉俊無奈輟學。

  小標題:無奈的童年

  主持人:我聽説曾經小的時候還有過要飯的經歷是嗎?

  嘉賓:有,就那麼幾次。我的哥(我)要和他一起去要飯,他怕我村人知道,他偷偷去。我那天硬要去,當時他就跟人家要,當時我心裏也特別難受 ,我那時還比較小。

  主持人:收入來源是什麼呢?

  嘉賓:我的母親就是。我們農村有棉車嘛,紡線紡了線織布嘛換糧。

  主持人:十四歲能幹什麼呢?

  嘉賓:去馱那個梨還有蘋果蔬菜。我記得我最好的一天,賺到了八毛錢,我媽媽非常高興。

  主持人:八毛錢那個時候能幹什麼呢?

  嘉賓:八毛錢也幹不了什麼,但是它是我第一天賺到的。

  主持人:那個時候知道錢的重要是不是?

  嘉賓:對!太需要錢了。想方設法一定要多賺些錢 。最後我就到西安打工,那年不到十六歲。農村蓋三層樓,一天給我一塊六毛錢,往上搬爐子處理屋面。上面天氣特別熱,把我放到上面去,當時我是個小孩子。實在受不了了,肚子又饑又渴又熱,我休克了,我從三樓掉下來。二樓幸好我堂兄,用那個锨把我隔了下,就沒有掉下去。到了晚上我醒過來了,覺得特別委屈。我説,我不幹了,我要回家。他説你不幹我不給你錢。你不給我錢我就不要錢了。我就背著我的鋪蓋,一直從西安,沒有一分錢走到咸陽,走到我的家裏面。我媽説你今天咋回來了?我就哭了,我説我非常的,我説我從樓上掉下來了。我媽説你別哭,錢沒掙到沒有事,只要你回來,安全回來。當時我就説,媽媽我一定要學個手藝。

  主持人:再往後去幹什麼了?

  嘉賓:學了個瓦工。

  主持人:幹完了瓦工又幹什麼?

  嘉賓:開了個洗澡堂,還做了個防盜門加工。

  主持人:能賺多少錢?

  嘉賓:賺個幾萬塊錢吧。

  主持人:自己當老闆挺開心吧?

  嘉賓:挺開心的。

  小片6:對很多經歷過艱苦歲月的人來説,自己當老闆經營著不錯的防盜門生意,老婆孩子熱炕頭,一股勁兒地發展壯大,或許該是一生難以超越的宿命了。我們很難想像,這門曉俊到底為啥,懷揣著家中八萬元積蓄,騎著摩托車,嘿,離家出走了!

  小標題:選擇出行

  主持人:日子過的好好的,怎麼會突然選擇離家出走?

  嘉賓:我就想到外面去看看,順便做申奧。我就騎那個摩托車繞中國的邊疆走了一圈嘛。東到山東的煙臺,南到海南的三亞,西到帕米爾高原,北到內蒙古的滿洲裏漠河小鎮,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主持人:騎著摩托車轉了那麼一大圈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嘉賓:一路的風光特別美,結果走過一個山頭, 那麼壯的樹讓他們給砍掉了。真像一個好好的東西上結了一個傷疤似的。那一棵樹最少都得十多年才能長起來,但是不知道讓誰把這一片全部都給搞掉了,任何人看起來都非常的難受。一個藏族人開著手扶拖拉機,那個草至少得三年(能長起來),他們就是開著車去割下來 拿回去燒,我就説你們不要燒這個,他就不聽,哎呀 我真的沒辦法。

  主持人:還記得你第一次回家的時候見到自己的妻子跟她説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嗎?

  嘉賓:我説老婆我回來了。

  主持人:還挺高興,錢呢?

  嘉賓:她説你今天別回來,她嫌我把錢花了,嫌這個。我讓你別出去,為什麼要出去,為什麼不聽我話?嘉賓:所以她還是特別地牽掛我。

  主持人:還挺自信,特別的牽掛你。

  小片7:在門曉俊歷時88天,遊歷了全國20多個省386個縣市之後,終於2001年7月10日回到了家中,一個人騎著摩托車轉這麼一大圈,一分錢沒賺著,帶走的積蓄還花了個一乾二淨,按説該回到妻兒身邊安心賺錢生活了。可門曉俊在家僅待了一年,又要走了。這一回,沒等出門,首先接到了妻子的一紙離婚協議。

  下節提示:他隻身穿越可可西裏,拍攝兩萬餘張照片,舉辦環保影展四百餘次。

  同期:

  嘉賓:當時雪很大,被困在裏頭了, 凍得我直髮抖。第三天水就喝完了,肯定是沒命了。遇到泥石流,那根本不是路,它有這麼窄 一邊是金沙江。

  播音:山體塌方將門曉俊逼入絕境,最後的生機在哪?遭遇特大暴風雪,門曉俊將怎樣逃離死亡線?力諾杯——“我的家園我的夢”本期推出《尋夢可可西裏》門曉俊——鄉約拜訪!

  廣告二:

  小標題:再次上路

  嘉賓:第二年我又要走,我説我要去川藏線可可西裏。

  主持人:這回要玩個大的,誰的錢?

  嘉賓:我就跟朋友去借,借不到。

  主持人:為什麼?

  嘉賓:他們説我把錢借給你,做生意還可以,你拿錢去做環保宣傳,我不管你做什麼宣傳,反正是錢沒有。

  主持人:最後貸的錢?

  嘉賓:貸錢。

  主持人:上哪貸錢啊?

  嘉賓:把那個防盜門廠做抵押。

  主持人:你老婆同意嗎?

  嘉賓:她不知道。

  主持人:貸了幾萬塊錢?

  嘉賓:貸了有8萬元錢吧。

  主持人:又貸了8萬元錢?

  嘉賓:對!就走了。

  主持人:怎麼就不想在家裏安安分分的去掙點錢?老婆孩子熱炕頭呢?

  嘉賓:這我想拍那個照片,在這辦影展讓更多的人去關注。當時拍的照片實在拿不出手,所以我要再出去。到時候買個好的照相機、攝像機,做成紀錄片讓大家去看,讓大家去了解沒有被人破壞的那片凈土。

  主持人:你當時最大的願望是這趟出去要拍好多好多照片和帶子,回來讓更多的人來看?

  嘉賓:對。

  主持人:你看你小的時候那麼窮,知道錢的重要,那把錢花到這個方就沒猶豫過?

  嘉賓:當時猶豫過,我在想這對我來説是個機會,我能為社會能做點事情。

  小片8: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門曉俊孤身一人一路絕塵,翻越二郎山,越過大渡河,過金沙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又到理塘、巴塘, 芒康、左貢。延著川藏南線一路西行,進入素有“死亡之線”之稱的滇藏公路,又穿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線”,其中界山大坂海拔高達6035米。DV與照相機記錄了數不清的峽谷險灘、崇山峻嶺。這一路,門曉俊感受了多少常人恐怕一輩子沒機會感受到的與死亡擦肩的難忘體驗。

  小標題:與死亡擦肩的經歷

  主持人:曾經有過在暴風雪裏三天三夜的經歷?

  嘉賓:阿裏那邊當時雪很大。

  主持人:那雪有多大?

  嘉賓:下的有這麼厚,當時就不敢走。

  主持人:為什麼不能走?

  嘉賓:因為那個摩托車你要一滑滑到下面一個坑裏去你就上不來, 也不知道前面路況怎麼樣。

  主持人:被困在裏頭了?

  嘉賓:我就爬到摩托車上,把塑料袋往身上一攏。 第三天水就喝完了,我就把那個雪放在瓶子裏邊,放到這個,暖化了再喝。凍得我直髮抖, 這次肯定是沒命了。到了第四天的早晨, 天已經晴了嘛,從那邊過來了一個車隊,有幾十輛車嘛, 當時一高興我就休克了。

  主持人:一高興就休克了。

  嘉賓:對對,因為太激動了。醒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把我拉到那個紅柳灘兵站去了。 輸氧、挂了點滴嘛。 不是他們我真的那次就沒命了。

  主持人:還遇到過塌方的經歷?

  嘉賓:有。過了那個芒康,遇到泥石流。呀!我當時頭都大了, 那根本不是路。它有這麼窄,一邊是金沙江嘛,這邊是個山嘛。這個雨不下了,泥石流。我就用手往金沙江裏推,用腳蹬。在這個時候天又下起(雨)來了,還有塊大塊的石塊搬不動。在這個時候我後面出現了一個人,一個老阿媽,拍我, 我們語言不通。(她)意思是你到我家去,明天再説。 她把牛糞床讓我去睡, 老阿媽和老阿爸坐在地上。 到了第二天,老阿媽老阿爸,刨啊刨,他們刨了五六個小時,刨了個小路 摩托車抬過去了, 我特別的激動,當時我就是給老阿媽跪下了磕了三個響頭。

  主持人:男兒膝下有黃金啊!

  嘉賓:感謝老阿媽救命之恩,我現在有時候想起老阿媽, 我都唱一個歌,叫《獻給阿媽的歌》。 遙望夜空的明月,想起了久別的故鄉, 漂泊異鄉的遊子牽念著媽媽,明月明月請你等等,請你等等我,我想把思念捎給你,捎給西藏的媽媽。

  小片9:(紀實:騎摩托過河,如何保護相機和DV帶等不沾水,過河後檢查是否安好。)天為房地當床,夢裏思陽,夜半驚醒,白雪茫茫。相比生活條件的艱辛,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漫無邊際的孤獨。(紀實:騎摩托唱秦腔)寂寞的旅途中,條件限制同時也是為了省錢,門曉俊很少往家打電話,而每逢佳節倍思親,2005年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身在西藏阿裏的門曉俊撥通家裏電話,卻在電話中得知妻子出事兒了。

  小標題:中秋節的電話

  主持人:在外面浪跡天涯,經常會給家裏打電話嗎?

  嘉賓:可可西裏那邊根本就沒信號,就沒信號,也沒法打。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那天,我們的老鄉,他邀請我到他家裏做客吃飯,吃完之後,他説你給家裏報個平安吧。我説行,我就用他的電話給家裏打了個電話。女兒接的,我説今天你過中秋節,你媽給你買月餅了沒有。 她在那邊不吭氣。她一直在哭,説錢都讓你拿完了。我媽讓車撞了骨折了。我説那你媽在醫院,你們為啥在家裏?她説我媽到醫院去,打了個石膏,嫌費錢,最後就回來了。所以我打了有三十分鐘,我就哭了兩個十五分鐘。

  主持人:嫂子在這是不是?這麼大的事怎麼不告訴他呢?

  嘉賓妻子:不想他在外面擔心,不忍心他騎摩托車擔心。

  主持人:八月十五家裏沒錢,遇到這樣的事,會不會覺得很委屈啊?

  嘉賓妻子:不委屈,委屈啥。

  主持人:真的不委屈?

  嘉賓妻子:我不敢想這事,我想這事就傷心,我不敢提這事。

  主持人:那我也不問了。

  (<知道不知道>短小MV搧情)

  小片10: (自述日記:我不是一個好的丈夫,妻子為我付出了很多,吃了不少的苦,她生病了,我都不能去照看她, 還讓她為我擔心。孩子也很苦, 吃不上好的,穿不上好的。我對不起這個家。)得知家裏的境況,門曉俊便陷入深深的自責中。難道這條路選錯了嗎?一個巨大的問號印在了門曉俊的心中。恰在此時,門曉俊遇到了一個四十歲左右的法國人,就是這個人的出現,讓門曉俊抹掉了問號,再次堅定了前行的方向。

  下節提示:他隻身穿越可可西裏,拍攝兩萬餘張照片,舉辦環保影展四百餘次。

  同期聲:

  嘉賓:礦泉水瓶子、方便麵袋、塑料紙。

  主持人:哦,外國撿垃圾的。

  嘉賓:給我鼓動特別大。

  主持人:還有欠債嗎。

  嘉賓:我有三萬塊錢(欠債),但是我老婆不知道。

  主持人:值得嗎。

  嘉賓:我覺得值,但是很多人不理解。在這辦影展讓更多的人去關注。

  播音:一個怎樣的法國人堅定了門曉俊的環保夢想?傾囊所有,曆盡磨難,門曉俊得到了什麼?力諾杯——“我的家園我的夢”本期推出《尋夢可可西裏》門曉俊——鄉約拜訪!

  廣告三:

  小標題:路遇法國朋友

  主持人:在路上曾經遇過一個法國人,對不對?

  嘉賓:對。那就是在神山壽湖。那裏有一個黑影,我説誰啊?今天碰到人了,原來是一個外國人。他跟我招手,我就問,你們是哪一國的?

  主持人:哪一國的?

  嘉賓:是法國。當時有個紙條嘛,請您幫助這位法國的朋友。我就問你到什麼地方去,他説阿裏,阿裏,阿裏。他們在後邊,我就問,你吃過飯了沒有?他聽不懂,我就拿出了方便麵他就吃了。當時有一個細節打動了我,他吃了一半我吃了一半,我就把方便麵袋子,放在我摩托車上,還沒有收。他一看,馬上跑過去,拿過去放在一個包裏面。 拉開,哇,裏面全是礦泉水瓶子。我以為他拿的行李,裏面全是礦泉水瓶子、方便麵袋、塑料紙,全是些垃圾。

  主持人:哦,外國撿垃圾的。

  嘉賓:他一路把他吃的東西一個都沒有扔掉,全部放到自己的包裏。 在路上他看到的時候就會撿,人家都那麼愛惜環保,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我就特別欽佩。我就説,我今天非得給你擋個車不可,把你帶過去。

  主持人:你不是有摩托嗎?帶他唄。

  嘉賓:帶不上,他大包小包多。五六個小時,我最後終於給他等到了一輛車,把他帶過去。

  主持人:我們走!

  嘉賓:走!一路順風 yes

  主持人:這之後有勁了,受鼓舞了?

  嘉賓:他給我鼓動特別大。

  主持人:那你還不唱著歌?

  嘉賓:唱著秦腔騎摩托車,翻過高原,進草甸。騎得雙腿酸又酸。出門在外三月半,三天未見有人煙。妻子兒女常思念,環保宣傳路遙遠。(唱)

  小片11:(大量穿插影展觸目驚心美輪美奐的照片)2006年8月3日,門曉俊走完新藏線、青藏線、川藏線、滇藏線所有進藏公路,總行程達十萬公里,完成了他的可可西裏尋夢之旅。他的環保行,受到了各地媒體的廣泛關注。(DV紀實:布達拉宮前藏民獻哈達) 2006年9月2日,門曉俊回到了家鄉,辦起了影展。影展紀實。(紀實字幕:如今門曉俊已經在陜西各高校舉行了400多場展覽和演講)由他攝製的《川藏之旅》和《我在藏北阿裏的日子》兩部環保紀錄片也已經在陜西電視臺播出,很多人在門曉俊的經歷中得到啟發與震撼。(紀錄片精彩片斷)(字幕:“世紀行環保先進個人”,2005—2006年連續榮當“咸陽市十大傑出青年”。)

  嘉賓提供視頻:這是陜西省乾縣的一位農民,他叫門曉俊,你看有綠地有河水,在我們這裡根本就看不到這樣的藍天對不對,西藏那邊樹木特別好看,被不法分子全部給它搞掉了。陜西青年農民門曉俊宣傳環保,拿起手中的DV,為我們全程記錄下他作為一個環保志願者穿行滇藏公路。

  小標題:傳播環保理念

  主持人:回來之後開始到處做環保的演講,是不是?

  嘉賓:對。

  主持人:都去過什麼地方?

  嘉賓:去社區,學校多一點。就是講人們要愛護環境,要保護環境。

  主持人:你這麼説,我感覺不深。現在假如我們就是這個學校的學生,給大傢伙做一番演講。來,鼓鼓掌,歡迎歡迎。 我看看你的演講,都是怎麼演講的。

  嘉賓:儘管我出去受了不少的苦,但是我無怨無悔。假如我們每個人一天少用一雙筷子,那麼我們的森林將不必去再砍伐。如果我們每天節約一斤水,少用一塊煤,那麼我們的資源更加豐富。如果我們都不去獵殺野生動物,那麼我們的人類和動物將更加和諧和美好,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

  主持人:讓他們去聽的時候,別人會是一種怎樣的反應呢?

  嘉賓:我們那有個學校,高中。做完演講和影展之後第三天,那個老師校長給我打電話,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在我們這平時勞動的時候,打掃衛生的時候都沒有人去,現在我們就不用説,我們學校乾淨多了,都非常的自願。

  主持人 :那去跟人家去演講啊,給人看照片的時候,有沒有人甚至萌發出要跟你一塊去的願望?有這樣的人沒有?

  嘉賓:都是學生。

  主持人:老師有嗎?

  嘉賓:有。

  主持人:還有老師?

  嘉賓:有,都有。老師就是説,你這次行動也是我前幾年想做的行動,但是我沒時間,特別感謝你!你把我的行動給我做了。他們的夢想到那個人類沒有破壞的凈土去看一下。

  主持人:聽説有個學校聽你的演講之後還專門成立個學生環保協會。

  嘉賓:在那個咸陽科技大學。

  主持人:還有不少人給你留下了環保宣言?

  嘉賓:今天我就帶來這麼一點。

  主持人(讀): 門老師我很羨慕你,或許將來不久的一天,我也會像您一樣。門老師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是我們的導航家,您的事讓我很感動,看到了那麼多藏羚羊的慘死,我真的感到環保的刻不容緩。看了你的畫展我的心情十分激動, 一句話,你是我心中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小片12:(紀實:妻子哭訴:我成天我娃問我要錢,我沒錢給我娃。我娃説,你有錢給我爸借錢,你沒錢給我買這買那的。我不敢想這事,我娃大了,我不想講這事。你別拍我,説實在的,我跟你説實話,我給我娃七十五塊錢買籃球,我娃説,你給我爸借十幾萬啊。你給我借錢,七十幾塊錢買籃球。)

  小標題:環保的代價

  主持人:那是兒子嗎?先把話筒給兒子吧。我問一下,我這是第一次見你。昨天我們的編導見到你回來

  跟我説,説你跟她説你不想讀書了是不是?

  嘉賓兒子:是啊。

  主持人:今年多大了?

  嘉賓兒子:16.

  主持人:上幾年級?

  嘉賓兒子:高一。

  主持人:為什麼會不想讀書呢?

  嘉賓兒子:因為當時家裏沒錢,想出去幹個活掙點錢,幫媽媽解決一點困難,幫家裏解決點困難。當時我爸在外面,家裏只有我一個男人替媽媽挑起這個擔子來。

  主持人:話筒給姐姐。有這樣一個爸爸啥感覺?一言難盡對不對?大女兒在外面是不是?

  嘉賓:19歲就出去打工去了,一天13個小時,掙一千二百多元錢。

  主持人:還要給你寄800元錢。

  嘉賓:嗯。

  主持人:那孩子在外面打工也很不容易,那麼小,把一大半的工資都給你寄回來。

  嘉賓:把我娃累得幾次都吐血,我娃幾次想回來,別人家孩子跟我娃一樣大,16了,人家娃上初一,我娃上初二,就出去打工去了。

  主持人:覺得委屈吧,作為一個女人?

  嘉賓妻子:委屈有啥辦法,去年房都塌了。

  主持人:房子怎麼塌了?

  嘉賓妻子:去年下大雪嘛。房塌了,今年借錢把房蓋了。

  主持人:什麼時候能還上知道嗎?

  嘉賓妻子:慢慢還嘛。

  主持人:曉俊在這我就想問你三個字,值得嗎?

  嘉賓:我覺得值!但是很多人不理解。

  主持人:我很關心你現在在做什麼?

  嘉賓:做一個環保磚。

  主持人:你在這個磚廠裏幹什麼?

  嘉賓:做空心磚,當廠長。

  主持人:門廠長還有欠債沒有?

  嘉賓:我有三萬塊錢(欠債), 但是我老婆還不知道。

  主持人:你心目當中夢想的家園是什麼樣子呢?

  嘉賓:藍天白雲,人和動物和諧相處。

  主持人:還準備再出去嗎?

  嘉賓:沙漠慢慢地在擴大,我想騎摩托車橫穿塔克拉瑪乾大沙漠。

  MV+

  結束語:五年十萬公里。一個人一輛摩托車,一段不平凡的旅程。門曉俊做了一件在常人眼裏在家人眼裏不大容易找到理由的事情,以至於我在節目當中不停地問他為什麼,為什麼。在曉俊那些DV和照片當中,我們看到了最美麗家園的景象,也看到了濫砍濫伐,濫殺野生動物這樣的悲劇還在上演。那一刻門曉俊的夢想觸動了我。今天在這裡,我代表力諾集團,送你一個力諾瑞特的太陽能熱水器一部。好了觀眾朋友,這裡是《我的家園我的夢》系列節目的現場。看《鄉約》查詢聯動媒體,下週六晚9:17再見。

  來謝謝你曉俊。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