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cctv調研區頻道 > 傳播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絡作協早已遍地開花 抗衡“中國作協”屬臆想

CCTV.com  2009年08月27日 11:2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幾位在網上活躍的詩人,挑頭髮起成立“中國網絡作家協會”,並且向民政部提交了審批申請。目前不到一個月,已有500多名網絡寫手、網絡作家加入。(8月26日《華西都市報》)

  武俠小説裏常有些門派把“一統江湖,韆鞦萬載”當作理想和口號,不過江湖之所以是江湖,總要發生點門派林立、恩怨情仇什麼的才有意思。江湖真要被一統了,能淡出個鳥味來,所以,“中國網絡作協”的事情不管成不成,攪和的目的已經率先達到了。

  “中國網絡作家協會”之所以能成為新聞,而且引得了中國作協新聞發言人回應,完全是因為前面冠以的“中國”二字,去掉了這兩個字,“網絡作家協會”其實嘛也不是———這麼説不是貶低網絡作協,而是現在網絡作協在網上實在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早已遍地開花了,比如某網站的一個博客圈子,就是以“網絡作家協會”命名的,會員已有三千多人,隨便搜索一下,類似的圈子比比皆是。“作家協會”早已不是什麼令人肅然起敬的組織了,它早已成為網絡時代大眾自娛自樂的一部分。

  這次“中國網絡作家協會”不只是止步于網上發發帖子、喊喊口號,他們有“真幹”的勁頭,不但起草了章程,還打算“有固定辦公場地,10萬元註冊資金”,好像萬事俱備,只欠民政部一個批准的紅頭文件了。而據聞,民政部對於以“中國”打頭的協會、組織審批極為嚴格,“中國網絡作協”能被通過的可能性很小。

  民政部批不批“中國網絡作協”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弄明白這個組織有沒有成立的必要。首先,網絡是一個開放、虛擬、自由的空間,作為一種草根行為,網絡寫作具有隨意性、個人化等特徵,它和傳統寫作不一樣,它不太怎麼需要“組織”的引導、扶持和幫助。其次,網絡寫手誕生的土壤,決定了他們天然對加入任何形式的協會和組織有著本能的反感,慕容雪村説,“我不會加入中國作協,同樣不會加入網絡作協”,有多少已成名或正走紅的網絡寫手願意加入作協?這個要存疑。再者,近年來網絡寫作具備了濃厚的商業色彩,商業價值成為網絡寫作的核心價值,不像傳統寫作,要憑藉加入協會才能有發表和商業拓展的空間。

  類似于“網絡作協”這樣的網上寫作圈子,只要建立起來,在較短時間內都能夠吸引一些寫手或者網民的參與,這是因為網絡參與的便利性,只要點點鼠標就可以完成入會流程了。網絡寫作圈子的門檻低,是區別於傳統寫作圈的最大特點,如果“中國網絡作家協會”因為正規化而提高了入會門檻,會不會有違網絡寫作的本質?而如果維持網絡寫作的低門檻,又何必非要有這樣一個“名份”?對發展文學事業有想法有創意,實現的方式和渠道有很多種,作為“被批准”成立的組織,反而會少一些自由多一些限制。

  中國作協在頻頻成為媒體熱點的情況下,開始有了一些新的變化。而“中國網絡作協”成立後會與“中國作協”相抗衡、甚至可能超越中國作協的觀點也純屬臆想———這兩者根本不在同一個生存環境和話語語境下,何來抗衡之言?如果説超越,我覺得類似某網站的網絡作家圈子早已超越了中國作協,實現了成員間即親密無間又鬆散自由的交流關係。  □韓浩月(北京 專欄作家)

責編:郭筱紫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