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 特邀嘉賓 | 精華回眸 | 欄目品評 | 網上調查 | 網友風雲榜 | 專家言論集錦 | 欄目主創人員妙語錄  
">
在線精華
開場白
《經濟與法》是做給誰看的?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幾位嘉賓,《經濟與法》是給誰看的節目?就是説觀眾定位如何?
【特邀嘉賓:陳紅】經過分析和判斷,最終我們把《經濟與法》的視角放在了用“規則”二字。我們發現在市場經濟時代,很多尖銳不得不對簿公堂的矛盾,粗看起來是否分明,而細究之下卻難分對錯,這時候道德和常識往往是蒼白無力的,唯一能解開這些死結的,只有法律所代表的遊戲規則。基於這一認識,我們認為《經濟與法》應該強調規則的力量,用規則來解決社會生活中的種種矛盾,用規則來打動觀眾。我們期望以“規則”為核心構件而成的節目理念,會使《經濟與法》擁有一片獨有的、可拓展的生長空間。
《經濟與法》的受眾定位與收視效果
【特邀嘉賓:陳紅】2003年2月10日以後,《經濟與法》的收視率處於急速爬升的狀態,在很短的時間《經濟與法》的收視率在二套基本固定在前五名之列,是二套所有專題類節目的收視冠軍,我們對目前的收視狀況基本滿意,也非常感謝觀眾對我們的支持,我們希望今後能夠有更好的收視率,也請觀眾繼續支持我們!
【特邀嘉賓:畢根輝】《經濟與法》是一個成功的欄目,它是一檔專利類的法制節目,所謂專題類的法制節目是指對受眾普遍關注,具有典型性的法制事件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報道,展示該事件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揭示當事人的內心世界,並從法律的角度予以準確、透徹地剖析,從而它的宣傳法律、普及法律的電視節目。在這些方面,《經濟與法》做得不錯,用案例説明層層遞進,用電視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詮釋法律條文,我個人認為這個節目應該做成精品,要做成精品,應該在理論和專業深度上更加突出,更加細化,辦出特色。
法制節目應該注意些什麼?
【特邀嘉賓:畢根輝】法制類的節目在節目製作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法律節目過分地向娛樂性發展。目前有些法制節目有過分娛樂化的傾向,法制節目和娛樂節目有很大的不同,娛樂節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很多虛構的成分,但是法制節目不能有虛構的成分,必須以事實説話,以法律為準繩,製作中客觀、公正。關於怎樣做好配合呢,我想欄目製片人會有一個很好的解釋。
探析《經濟與法》不足與原因
【特邀嘉賓:尹田】我認為法制節目應當逐步加強對於法律生活的更為深入的介入,不僅展示現實法律生活的真實面貌,而且應當思考和尋找建立更為合理的法律秩序途徑。因此,對於尚未進入訴訟程序的利益紛爭或者法院已經做出判決的案件,法律節目也可以進行必要的評價,客觀地反映不同的聲音,引起人們的思考和討論。目前,《經濟與法》所選擇的案例還僅僅局限于已經有法院生效判決的案件,同時對於法院的生效判決基本採用肯定的立場。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這個欄目的活力與創新。
《經濟與法》的選題策劃與形式
【特邀嘉賓:陳紅】選題的確是一個節目成敗關鍵的因素,據我們的調查和分析,就《經濟與法》來説,與觀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件,也就是説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碰到的法律問題更受觀眾的信賴,比如小公司糾紛、房屋買賣糾紛、夫妻雙方財産的分割,遺産繼承、借貸糾紛等,這類選題往往會更受觀眾的青睞,收視率也會更高一些。我現在手裏就有一份上上周的收視報告,我發現在這周的五期節目中,物業管理糾紛的這一期和借名買房的糾紛這一期收視率都特別高。
《經濟與法》面臨的挑戰與前景
【特邀嘉賓:陳紅】我們也非常關注社會與法頻道的籌備,法制節目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關注法律節目,對我們來説是動力,也是壓力。《經濟與法》欄目作為二套黃金時段播出的欄目,我們不僅承載著觀眾的希望,也承擔著越來越高的收視率要求的壓力,有壓力我們認為是好事情,有壓力才有動力。《經濟與法》要想在全國300多檔法律節目中立足,首先要強化我們自己,我們會不斷的尋求自己特有的定位,我們會不斷的在內容和形式上創新,我們的目標是創意為先,貼近為本。
結束語
觀點交鋒
讚揚
" class=text>【特邀嘉賓:畢根輝】《經濟與法》做得不錯,用案例説明層層遞進,用電視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詮釋法律條文,我個人認為這個節目應該做成精品,要做成精品,應該在理論和專業深度上更加突出,更加細化,辦出特色。
" class=text>【特邀嘉賓:尹田】從實際情況看,在全國範圍內幾乎每一家電視臺都開設有一個或者幾個法制頻道,或者與法制相關的欄目。其收視率都非常高,各有特點,各顯其風采。在群眾中享有非常良好的聲譽。關注法律問題,了解法律知識,已經成為民眾的生活方式之一。所以中央電視臺作為最重要的媒體,不僅有必要開設法制頻道,而且要把法制頻道辦成一個法律宣傳普及中心,成為法律信息的集散地。
" class=text>【漫遊世界】一個成功的法治節目應當是專業化與大眾化的有機結合,是法律條文與具體案例的互釋,也應當是電視語言生動形象與法律語言簡要精確的相映成輝吧。
" class=text>【《經濟與法》熱心觀眾】我覺得《經濟與法》更有深度。
批評
" class=text>【法眼對法眼】我認為,電視只有做到這個層次上才是面對多數人的電視,它的普法才能深入人心。否則,單純的説罪案,會教唆犯罪營造不安定氛圍,單純地解讀法律條文,就只有律師關心,只有做到人性的層面上,才可能把法律事件變成對多數人有意義的公共事件,也才會吸引多數人關心。《説法》要多體現不同的聲音。
" class=text>【特邀嘉賓:畢根輝】我認為目前的《經濟與法》在利用電視化的手段,在展示一個典型案例中還有些值得探索的部分,比如,節目的形式還可以更多樣化一些,根據案例的情況,採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製作。另外,《經濟與法》的節目都是已經有結論的案件,因此,在製作過程當中,還可以設計一些懸念,而這種懸念是考驗編導、記者的智慧,讓觀眾隨著案件的進展,逐步了解當事人雙方在哪些方面出現了問題,最後,通過法院的判決和法律專家的點評,將案例所涉及到的法律條文完整地展示在觀眾面前,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示。
" class=text>【特邀嘉賓:孟莉】對一些重大案件還缺少我們的聲音,時效性還不夠,不過好在我們已經認識到了。
理性思考
" class=text>【特邀嘉賓:畢根輝】法制類的節目在節目製作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法律節目過分地向娛樂性發展。目前有些法制節目有過分娛樂化的傾向,法制節目和娛樂節目有很大的不同,娛樂節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很多虛構的成分,但是法制節目不能有虛構的成分,必須以事實説話,以法律為準繩,製作中客觀、公正。
" class=text>【特邀嘉賓:尹田】《經濟與法》節目所選擇和報道的具體案例都是已經進入訴訟程序,並經過法院做出判決的案件。因此,法院判決所認定的具體事實是進行案情分析的基本依據。但是對於各方當事人對於所發生事實的具體描述,節目中也可以進行展示。
" class=text>【特邀嘉賓:陳紅】我們認為《經濟與法》應強調規則的力量,用規則來解決社會生活中的種種矛盾,用規則來打動觀眾,我們期望以“規則”為核心構建而成的節目理念,將使得《經濟與法》擁有一片獨有的、可拓展的生長空間。
版權聲明
“中國電視媒體的方向和社會責任——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節目”CCTV優秀電視欄目在線是CCTV.com《電視批判》獨家推出的研討中國優秀電視節目的專題。本專題內所有原創文字、圖片屬CCTV.com所有,禁止報紙、廣播電臺、電視、網站(含已經獲得常規新聞轉載授權的網站)等單位轉載、節選、抄襲。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如需轉載本次專題的相關作品,必須經CCTV.com的書面特別授權。聯絡電話:(010)6850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