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法》的選題策劃與形式
【中國吉祥0】請問《經濟與法》如何保持自己的獨特性? 【特邀嘉賓:陳紅】我們理解:決定一檔法制欄目特徵的,有兩個重要因素。其一,是用什麼樣的形式展現社會矛盾;其二,是用什麼樣的方法化解社會矛盾。不同的展現形式造就了不同的節目形態,而節目所強調的不同的矛盾化解方法,則體現出了欄目間迥異的內容定位。基於這一認識,我們認為《經濟與法》應強調規則的力量,用規則來解決社會生活中的種種矛盾,用規則來打動觀眾,我們期望以“規則”為核心構建而成的節目理念,將使得《經濟與法》擁有一片獨有的、可拓展的生長空間。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幾位老師,以《經濟與法》為例,你們認為傳媒在法律普及中最有利的優勢是什麼? 【特邀嘉賓:畢根輝】在法律普及中最有利的優勢就是可以通過電視化的手段將一個生活中違法或由於不懂法而出現的法律案件非常鮮活的表現在人們的眼前,生活中離不開法,而人們通過報紙、廣播來了解法或通過文件去宣讀法,常常使老百姓感到不適應。因此,很多法律解釋得很清楚,也非常規範,但是,人們常常在生活中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一些觸犯法律法規的事情。而電視可以通過視聽展示在人們的眼前,在不知不覺中增強了法制意識,提高了法制觀念。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在電視節目中,無非就是新聞報道、新聞評論,訪談類、紀錄片、專題片、益智類等幾類,你們認為法律節目適合以什麼樣的形式來做更合適?《經濟與法》達到最佳形式了嗎? 【漫遊世界】我以為還是專題片比較適合做《經濟與法》這類法治節目,因為作為專題片可以向題材更深入之處進行挖掘且有可具系統性和嚴肅性。 【特邀嘉賓:畢根輝】不能説《經濟與法》已經達到了最佳形式,只能説是在製作的過程當中逐步地完善這個欄目,現在用講故事的方式很好,可以將當時人雙方需要表達的觀點充分地展示出來,然後通過法院的判決和法律顧問的解釋,讓觀眾看到最終的結果。我認為在製作的過程當中,記者在採訪當事人時,應該更深入一些,注意細節的抓取,注意相應的、懸念的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夠符合這個欄目,這個欄目應該屬於專題類欄目。 【漫遊世界】作為專題類節目應當是力求深入,不求誇張,在力求深入的過程追求深刻吧。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一般來説,節目選題成為影響收視率表現的重要因素,請問嘉賓,就《經濟與法》來説,什麼樣的選題更受觀眾的歡迎? 【特邀嘉賓:陳紅】選題的確是一個節目成敗關鍵的因素,據我們的調查和分析,就《經濟與法》來説,與觀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件,也就是説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碰到的法律問題更受觀眾的信賴,比如小公司糾紛、房屋買賣糾紛、夫妻雙方財産的分割,遺産繼承、借貸糾紛等,這類選題往往會更受觀眾的青睞,收視率也會更高一些。我現在手裏就有一份上上周的收視報告,我發現在這周的五期節目中,物業管理糾紛的這一期和借名買房的糾紛這一期收視率都特別高。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現在很多欄目都在強調策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越來越多的欄目成立了專門的策劃部門,以具體的組織措施使策劃制度化、規範化。《經濟與法》欄目也定期策劃嗎? 【特邀嘉賓:畢根輝】非常同意一個欄目必須有一個精心的策劃,而且要形成制度,只有規範,才能夠使這個節目在製作過程中將過去出現的問題在今後的製作中避免。使節目更具有深度和可視性。 【特邀嘉賓:陳紅】我們欄目一直非常重視策劃,《經濟與法》的選題策劃 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日常選題的策劃,一個是重點選題的策劃。在方式上除了有電視方面的專家參與外,我們欄目還會定期與最高人民法院和各地人民法院的相關負責人就選題和欄目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研討,最近我們就和北京高院法宣處的同志就北京地區的選題開了一次策劃會。
【《經濟與法》熱心觀眾】尹田教授,我在《經濟與法》上看到過你,你的分析很精闢,也很通俗易懂,希望以後能經常看到你在《經濟與法》的精彩表現! 【特邀嘉賓:尹田】謝謝你的誇獎。法律問題專業性很強,有時很難做到通俗易懂,所以我希望在我做到通俗易懂的分析的時候,你們也能夠用一點點時間學習一點法律的基本知識。這樣,我們就更能夠交流和走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