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網絡春晚在央視三套小年夜首播取得了全國1.92%、城市2.03%的收視成績,之後又在春節假期多頻道高頻次重播。在春節眾多的晚會節目中,網絡春晚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央視春節期間最重要的動作之一,究其實質,還是因為“新”。網絡春晚給觀眾一種新鮮感,一種從電視上看到互聯網的新氣象。
理念創新:用搭建平臺的思維做晚會
理念的領先才是真正的領先。互聯網屬性是本屆春晚考慮的第一要素,所以在策劃階段就確定了打造平臺的指導思想,而不僅僅是做一台春節期間電視和網絡同步播出的晚會。網絡春晚用“手機過小年,APP送年貨”的理念,借助電視大眾傳播平臺,為各種互聯網資源打造了一個能夠提供品牌疊加的價值平臺、一個能夠聚合資源的融合平臺。
電視界對於平臺理念還比較陌生,但是互聯網界卻是非常熟悉。網絡春晚將平臺級APP匯聚在一起,為觀眾送上最實惠的年貨。平臺、品牌和觀眾融合在一起,成為新形式的社群運營。
手段創新:用真人秀方法做節目
網絡春晚讓觀眾直觀感受到與眾不同,就要在操作手段上有所創新。解構文化的互聯網,是對人性的關注和人生的解讀,是用個性來塑造人物,用故事來闡釋生活。這與真人秀的操作理念是相同的,因此用真人秀的方法來製作網絡春晚,必然讓網絡春晚呈現出不同的清新。
無論是蕭敬騰與催眠小動物女孩韓嘉盈的比賽,還是《萬萬沒想到》團隊的運動舞蹈表演,都讓人看到了生活中活靈活現的人,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百姓,在這個舞臺上都是立體的人,有溫度,有情感,有故事。“互聯網+”不再是技術的加持,而成為了文化的同源。
形態創新:用互聯網技術打造節目模式
本屆網絡春晚採用互聯網視頻雲技術打造了“實時歡唱”的互動環節,明星在舞臺演唱,坐在家裏的觀眾通過視頻連線實時接唱,唱對有獎。這個特色互動成了網絡春晚的節目模式,也成了網絡春晚的標誌,它讓舞臺延伸到家庭、商場和飛馳的高鐵。用這樣的形態來闡釋互聯網“互聯、共享”的精神。
技術,讓網絡春晚增加了科技含量,也增加了網絡春晚的未來感。網絡春晚用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個人的樂隊”,讓多個胡彥斌演奏不同的樂器同臺演出;網絡春晚用12塊移動的屏幕打造了高科技的舞蹈,讓舞者與屏幕裏的內容融為一體,觀眾在現實與虛擬之中穿梭,讓科技連接了現在與未來。
表達創新:用創新方式表達主流價值
網絡春晚用網民們接受的方式來傳遞主流價值。這種表達的創新不僅是網言網語的應用,更是一種思維的對接。網絡春晚直擊觀眾的內心,用共同的情感激起觀眾的共鳴。
網絡春晚緊密圍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用互聯網的語境來闡釋孝道的新含義。主持人歐陽夏丹點明了主題:父母用智慧手機,不是在追趕技術,而是在追趕兒女。之後,張信哲用一曲《蒼蒼》表達了濃厚的父子之情。
2016年網絡春晚通過互聯網與電視的融合、傳統文化與受眾興趣的結合,先進網絡技術與節目表現形式的契合,在創意上做足了文章,在形式上有了飛躍性的突破,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創新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