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文化十分》年度評選之十分成就 | 吳為山:他使冰冷的青銅,有了心靈的溫度

CCTV專區 CCTV-3綜藝頻道 來源:央視綜藝2018年12月27日 10:53 A-A+

張頤武點評

十分成就:吳為山

2018年,吳為山成為繼著名畫家吳冠中之後就任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的第二位中國藝術家,他塑造馬克思雕像也于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之際屹立於德國特裏爾。

吳為山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精神在雕塑創作中的融滲和表現,尤其是對中國傳統人物的雕塑的表現,如《孔子》這樣的力作,以及他對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努力,都讓他成為2018年重要的一個人物。

每個看起來極不起眼的泥塊,經過雕塑家吳為山的手,揉捏、敲打、塑形,就好像被賦予了靈魂。

他由衷地熱愛雕塑:“只有把精神、理念、情懷融入到自己的靈魂裏面,作品才能生發出最大的感染力。”

“我創作時經常劃破手,洗過後,只需擦一點手霜就立即恢復柔和。”吳為山笑著説。他攤開雙手,令人驚奇的是他並沒有想象中常年用手創作的雕塑家們粗糙的手掌,反倒細膩柔軟。

     

▲吳為山的手

他右手的拇指比左手拇指長兩厘米,因為經常用到拇指塑形,手形也更為扁平。他回憶起在英國時遇到的一個老雕塑家,兩手大拇指的長短差距比自己更大。他當時對那位藝術家説:“等我到了您這個年紀,拇指的差距會比您還要大。”

▲吳為山向《文化十分》記者展示他的雕塑工具

創作的時候,靠著一柄塑刀和木質工具,對著一堆浸濕的泥土,他經常忘記時間的存在。勤奮是吳為山的法門,身兼多職的他,在結束一整天的工作之後,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他的雕塑工作室,他常常説:“我在陽光下工作,在燈光下創作。”

▲中國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巴黎參加了法蘭西藝術院全會,並正式履新該院通訊院士。

這是繼畫家吳冠中之後,第二位中國藝術家獲此殊榮。

 

求 藝 問 道

                         

吳為山出生於書香門第,他的老家在蘇北裏下河地區的東臺。家裏的一位嫡親伯祖父高二適,是書法大家,與林散之並稱當代草聖。吳為山的父親則繼承了家中的讀書傳統,是一名優秀的國文教師。

▲《跨越時空的對話  齊白石與達·芬奇》

在那個年代,小學課本裏基本沒有古典文學和唐詩宋詞,他的父親便讓他背唐詩,自此培養出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我特別喜歡李白、杜甫。”

在父親的熏陶下,他自幼喜歡寫寫畫畫。11歲摸索著寫生,畫的是鄉里熟識的老人。

文脈昌盛,是他埋首藝壇的底氣。

1977年恢復高考後,他連續六年都以一分之差落榜,憑著樸素而熱切的“求知慾望”,吳為山始終沒有放棄:“只有到大學裏去,才能完成一個年輕人對於文化的塑造。”後來因為報考表上填的“繪畫”專長,被錄入無錫工藝美校。

  

▲《弘一法師》

大學畢業後他就留校任教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期,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商業雕塑大行其道,但吳為山並沒有放棄一個藝術家的追求:“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精神和文化,沒有靈魂,經濟的發展也是短暫的。”從此,他立志為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名人塑像。

1991年的一個夏日,29歲的吳為山接到了一個邀請——“當代草聖”林散之的長子林昌午請他為父親塑一尊半身像,打算放置在林散之紀念館中。

▲《林散之》

這份邀請使年輕的吳為山踏上了塑造中國文化名人的起點。當時的條件還很艱苦,他與母親、妻女擠在一間20多平米的房子裏。他總是在家人睡熟之後,研讀林散之先生的詩歌、書法和繪畫,試圖摸透林先生的性情……當雕塑完成之後,林昌午説了一句:“父親活了”,讓吳為山備受鼓舞。

吳為山:
那時,經濟大潮涌動,社會價值取向多元,許多年輕人對我們國家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很陌生,轉而去崇拜明星。作為雕塑家,我覺得應該用雕塑的手法為這些歷史人物塑像,建立時代豐碑。

這是他的初心。

後來,他陸續為費孝通、錢偉長、季羨林等這些大師塑像,在與這些人的交談中他受益匪淺:“因為這些人物,他們身上承載著文化,他們精神世界的豐富是人生的價值體現。”

▲費孝通與吳為山為其所塑的雕像合影

和大師們的每一段交往,都是一次修煉和領悟。每完成一尊雕塑作品,是求藝,更是問道。

▲吳為山為楊振寧塑像

漸漸地,吳為山開始從現代文化名人的創作範圍擴大至歷史文化名人:老子、孔子、王獻之、黃賓虹、齊白石……眾多名人塑像從他手中的泥土中幻化,他成為“為時代造像者”。

▲《似與不似之魂——齊白石》

季羨林老師曾對他説:“這是一個文化工程,要將生生不息的文化,融入歷史的洪流,為塑像開先天。”

 

雕 塑 詩 人

                         

雕塑藝術就像詩歌一樣,是提煉出的精神表達。“它應當一目了然,又回味無窮。”吳為山認為,一件好的雕塑,最重要的是鼓舞人,通過雕像體現精神,表現藝術,特別是表現藝術的創新。

▲《舉杯邀明月——詩人李白》

他希冀在雕塑藝術中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和古人不同,和西方人不同,跟現代人也不一樣。直至他找到了寫意雕塑的創作之路。

他融合西方寫實手法和中國傳統寫意技法,在不可言説的“似與不似之間”,重在體現人物內在的精神。時至今日,他的“寫意雕塑”在整個雕塑界獨樹一幟,被譽為“雕塑詩人”。

▲《天人合一 老子》

吳為山塑像,有無數腹稿,但沒有草圖。他開玩笑説:“我經常拿空氣塑像。”長時間琢磨,頃刻揮就。

曾經吳為山為了給著名文學家袁行霈先生塑像,花了6年的時間琢磨和思考,而真正落到指端的作品,只花了半個鐘頭:“因為我平時在空氣中捏的時候,就已經把他的形象給捏好了。”

吳為山:
一個藝術家如果能夠在藝術上多花一個小時、一天、一個月甚至一年時間塑造出來的作品,也許在歷史上,就會多留下十年、一百年、一千年。

泥巴、木頭、石頭、不銹鋼、青銅這些載體,只是他內在精神的投射品。

▲吳為山手持照片正在創作

他經常對著六七幅雕塑對象的照片反復研究。“苦功夫”不是雕塑技巧,而是研究要塑造的對象,要去研讀他們的書,他們的衣著、生活習慣、生活空間。“讀懂了塑造對象,才能塑造出傳神的作品。”吳為山説。

▲《問道——孔子問道老子》

吳為山的現代寫意雕塑,細節粗獷,天馬行空,卻在神態和形態上意象萬千。

他用“書法”作比自己“詩風盪漾、文意堂堂”的寫意雕塑:“寫實雕塑相當於正書,寫意雕塑相當於行書,抽象雕塑就相當於草書。寫意雕塑根本的核心就是中國的人文精神。”

 

此 道 不 孤

                         

1996年,在荷蘭作訪問學者的吳為山接到為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塑像的邀請,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登上國際舞臺。

這也是吳為山第一次意識到西方藝術界對東方雕塑的肯定,隨後他又作為訪問學者去美國華盛頓大學學習。

吳為山感到,人物雕像不僅僅影響中國人,也影響到外國人:“巴西庫裏提巴市市長來到中國,看到了孔子像。他説,孔子的思想對他的執政理念都很有影響,所以他要求把孔子像立到庫裏提巴市。”

▲《孔子》

後來,這位巴西庫裏提巴市市長親自到機場去迎接孔子雕像,當箱子打開的時候,他擁抱孔子的雕像,並且把立像的廣場稱為“中國廣場”。

在幾千公里以外的南美,中國的孔子被請過去,立在那裏講述中國的“仁義禮智信”。這種情感使冰冷的青銅,有了心靈的溫度。

▲《畫家黃賓虹》

法蘭西學院的主席克羅德·阿巴吉到中國訪問的時候,在中國國家畫院看到了畫家黃賓虹的雕像,他被深深吸引,隨即用速寫本把這尊雕像畫了下來。

後來吳為山去法國訪問,恰巧拜訪了克羅德·阿巴吉。聊天的時候,克羅德·阿巴吉拿出一個速寫本,跟他説:“我在中國看到一個雕塑,不知道是誰的作品,非常想了解他的創作過程。”

打開本子一看,吳為山愣住了,瞬間熱血沸騰,克羅德·阿巴吉畫的竟然就是他創作的黃賓虹雕塑。

得知眼前這位雕塑家就是這尊雕塑的創作者時,克羅德·阿巴吉熱烈地擁抱了吳為山:“真沒想到,我以為這個作者有100歲了。”

吳為山:
我們到西方去,特別是到歐洲,看到維納斯、大衛的雕塑,我們總是帶著一種膜拜的心理,去崇仰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

我們也會用寫生的方法畫下我們心儀的雕塑,但是一個西方法蘭西學院的主席,來臨摹我的雕塑,這對我來説是一種特別的鼓舞。

特別感動的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西方大師,對中國的作品那麼珍惜,用心來琢磨、感受和體會它們。

後來他們倆在巴黎舉辦了聯展,克羅德·阿巴吉把孔子和老子的作品都放到了最重要的地方,把自己的作品都圍在孔子、老子的周邊,以表達對中國藝術、對中國文化、對中國聖賢的尊重。

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之際,吳為山應邀去往德國。一開始德國方面希望為馬克思立一尊兒童時期的雕像。但吳為山覺得這不是他心目中的馬克思:“因為馬克思是思想家、哲學家,他的長相要和他的身份相符。我們所熟識的馬克思,是長頭髮、長鬍鬚的馬克思,充滿了智慧。”

▲吳為山在創作馬克思雕像

德國方面原先打算雕像塑造成2米的高度,後來吳為山覺得,應該要做一個體量上更加高大的馬克思雕像:“馬克思的前景非常地開闊,他的背景應該非常深厚,他腳下的大地應該非常的堅實。”

▲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萊法州)州長德賴爾説,雕像為中德友誼與合作架起了新橋梁。

最終他選擇在德國城市特裏爾一個古羅馬時期的廣場為馬克思塑造一尊5米5高的雕像,寓意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

這樣的建議也獲得了德國方面的認同,通過議會表決同意了吳為山的方案。

▲吳為山在創作中

在創作過程中,由於工作室室內的環境有限,但雕塑作品是需要放置在室外被各種角度和距離觀看的。吳為山臨時決定將已經送去山西鑄銅的馬克思雕像緊急召回,最後把雕塑真正地放置在一個開闊的廣場上去看,再進行調整和修改。

當時正好是1月份,吳為山在刺骨的寒風中,持續工作了七八個小時。做完雕塑的時候,他的手都被凍僵了。“但是,心是溫暖的。”吳為山回憶道。

▲吳為山在室外修改馬克思雕像

他精心創作的馬克思雕像運到德國之後,德國方面一致表示:這就是他們心目中的馬克思——身穿大衣,邁著從容堅定的步伐,目光深邃,炯炯有神,向著前方,手中夾著一本厚厚的書——人類社會發展的百科全書。

 

▲放置於中國雕塑院吳為山工作室陳列館的馬克思雕像小稿

吳為山回憶自己三十多年走過的創作歷程,以塑造中華傑出人物雕像為己任,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為了不忘卻的記憶

                               

藝術有三種作用:一種是告訴我們客觀世界的現象,第二種告訴我們內心情感的追求,第三種是用靈魂來引領我們的生活。而只有真正用“心”去創作的作品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家破人亡》

吳為山的作品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講述的不僅僅是一些美好的故事,也把中華民族在歷史中的災難、國恥講給世界聽。

2005年12月,中共江蘇省委委託吳為山創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大型群雕。那段時間,吳為山不是徘徊在當年的大屠殺現場,就是去尋找倖存者進行細節訪問。

 ▲《逃難》

刀砍、棒擊、棍敲、手塑並用,在悲憤産生的速度與力量中,在《辛德勒名單》主題音樂的迴響中,他仿佛置身於1937年的那場腥風血雨,耳畔時刻迴響著30萬亡靈冤魂的哀號。

  

▲《逃難之八》

那段時間,《逃難》這組雕塑倖存者的泣訴常常讓吳為山徹夜難眠。

倖存者常志強告訴他,在逃難的過程中,親眼看見母親被日本人無情的刺刀捅得鮮血直流,但母親還是用盡最後一絲氣力把衣襟扒開,讓弟弟吸吮乳頭。天寒地凍,弟弟的淚水與母親的血水、奶水凍凝在一起。直到有人想把弟弟從死去的母親懷中抱起,才發現母子二人已凍成一體,僵硬的身體無法被分開……

▲《最後一滴奶》

時光逝去70餘年,每每講起這一幕,常志強老人仍然聲淚俱下。這一幕也被吳為山塑進了群雕中,取名為《最後一滴奶》。

如今,這組雕塑不僅感動了所有的中國人,也感動了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吳為山説:“嚮往和平是人類的共同追求,發展中的中國已經有自信揭開自己的傷疤,讓世界警醒,讓戰爭遠離人類。”

“我們是以和平祈望而塑魂的,是為紀念我同胞而塑魂的。記住歷史,而不是記住仇恨!”

 

余秋雨曾説:吳為山是一個“叩問天意”的人。但是,僅此一面,還不是完整的他。他還有重要的一面,叫作“裹卷人氣”。把“叩問天意”與“裹卷人氣”加在一起,才是吳為山。

多少年後,當厚厚典籍和滔滔言詞都成了過眼煙雲,唯有那些雕塑還在。


 

 撰文 | 桂姝蕾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