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手記
《四十年四十個第一》大部分講的是在改革開放進程之中,國家各行各業取得的從零到一的突破,是國力增強、社會繁榮的見證。而希望小學是為數不多的發生在中西部鄉村裏的第一,此前已經有《第一批被報道的萬元戶》選題同樣來自鄉村,但是這兩個選題所帶給人們的觸動確是截然不同的。
在80、90後的記憶裏,“捐款”、“公益”這兩個詞由來已久,不少人對於這兩個詞的認知便是來源於“希望工程”,它是那個年代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公益活動,它的火爆程度率先凝聚起了海內外的華人。還記得從小學開始,我第一次聽説捐款,便是“希望工程”,孩子們聽著老師講述的故事,才知道原來自己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都市是有多麼的幸運,才知道每天有爸爸媽媽接送上下學有可能是別的小孩子從未有過的經歷,才知道“大眼睛”手裏握著的那種破鉛筆,是拿著自動鉛筆的我們早就丟棄了的。那個時候的孩子們聽幾個故事就會感動流淚,甚至會覺得自己曾經的浪費是一種莫大的罪過。孩子們攥著從平時的零花錢中攢出的三塊五塊,排著長隊,投入到捐款箱裏面,那個時刻應該是僅次於升旗儀式的莊嚴。
多年後,我卻又重溫了一遍這樣的感覺。
所有關於“希望小學”的故事都會讓人入迷,感嘆曾經的磨難,感恩社會的饋贈,感謝孩子們的堅持。在安徽省金寨縣,這裡坐落著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建成開學的時候,中科院研究員、清華大學博士曾龍當時正在讀一年級,坐在新教室裏的他卻不知道自己能在這裡坐多久,在對曾龍的採訪中,這位中科院的研究院談及過往的經歷幾度哽咽,對於當時的他來説,身邊的同學慢慢的都因為交不起學雜費而離開了課堂,這對於他是何等的恐慌。他説:“輟學回家就不能和大家一起在學校里長大,而是自己在家裏,一個人默默地等著長大。”而這種困境幾乎出現在當時金寨縣的每一個孩子身上。放牛、砍柴、喂豬、看護弟弟妹妹,生活的擔子早早落在了本該背著書包的肩膀上,童年僅僅是一種藉口。
攝製組正在拍攝解海龍老師採訪
攝製組正在拍攝解海龍老師及其攝影作品
童年成為虛度,在對攝影家解海龍老師的採訪中有著更為清晰的認知,解海龍老師所講述的故事很有張力,總是能從很小的事件中窺到一些真性情。火車站被壞孩子搶的只剩半張的十元錢、公交車上登車賣藝的小混混卻不認識“記者證”三個字,失去教育的孩子們沒有了對於品德的認知,解海龍老師説:“現在不抓緊蓋學校,將來就得蓋監獄”。當“希望小學”蓋起的時候,村民們投工投勞,村裏的老人們就捐出自己留著打棺材的木料來給學校做大門,其實大人們也知道,孩子們的童年不應該是這樣的,生存與生活他們只能選擇一樣,曾龍的父母為了給他買一本三塊錢的新華字典省吃儉用了一個月。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成為了當時全社會所達成的共識。在此次調研、拍攝與後期研討過程中,我們要十分感謝徐永光先生,解海龍先生,曾龍先生,孫用奇校長,江准校長,金寨縣宣傳部王觀全部長,六安市檔案局王平局長,六安市委辦公室徐其進秘書長,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許志兵以及閆春女士。他們不僅幫助我們生動還原了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建成始末,也讓我們了解了當年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感謝他們的堅守,也感謝他們的分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改革開放歷程中我們堅持全方位多領域發展,才最終會有社會各項事業的穩步推進,謹以此及感謝時代的先驅者們,致敬全面深化改革新藍圖,獻禮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
導演:郭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