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手記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及市場上出售的貨物均由國家統一計劃、生産、分配。因此人們日常所需的貨物只有國有企業和供銷社才可以出售。並且購買物品時需要憑票才能購買。買糧有糧票,買布有布票,買電視機有電視機票成為了那個時代無數人的記憶。
而我們今天要講述的故事正是發生在這一歷史時期的浙江義烏。我們都知道如今得義烏有著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可卻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改革開放初期義烏的商人們便率先開始了打破計劃經濟的嘗試。而這種嘗試要從一根小小的雞毛説起。
在義烏當地很早便有著一種特殊的營生------雞毛換糖。因為義烏地處浙江省中部能夠種植糧食的土地較少,而且土壤酸性大,糧食産量極低,所以聰明的當地人便想到了用雞鴨鵝毛混合草木灰、糞便的方法漚肥,用製作成的肥料塞在秧根後面,來提高糧食産量。雞鴨鵝毛成為當地人眼中稀缺的物品,其中便有人想到了用當地盛産的甘蔗製成紅糖去外省換取雞毛的營生。義烏人的生活也通過這些雞毛得到了改善。
可以説“雞毛換糖”成為了義烏人從事小商品貿易的起點。在走街串巷的過程中,義烏人也發現了新的市場需求。人們不再看得上他們自家出産的紅糖了。於是他們批發了一些日用百貨用來交換。這些雞毛換糖人的竹筐扁擔逐漸便成了一個個流動的商攤。但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時期這種行為卻被明令禁止,被看做“投機倒把”,政府更是專門成立了“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來治理這一現象。
採訪曾經的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
義烏國際商貿城
在廿三里老街看景的導演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黨和國家在經濟模式上也給予了更大的開放。“允許農民進城經商,允許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有著深厚“生意經”的義烏人率先嗅到了其中的商機開始出售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貨物。
1982年9月在工商部門的&&下,義烏湖清門一條長200米被填平的河道上建起了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我們的採訪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商貿城中的“元老級”商戶,每當問起當年從事小商品貿易的起點他們都會露出開心的笑容。
40年間,我國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完美跨越。很多商戶在收穫財富的同時也讓中國製造走出了國門。在義烏採訪時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滿街都是外國人,街上的飯店很多都是專營歐美餐食或是東南亞餐食。這種包容性讓我記憶猶新。
從紅糖到針線紐扣,從扁擔到地攤竹簍。義烏人正是憑著靈活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才在乾涸的河道上,將義烏變成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謹以此片感謝那些在中國商品經濟改革中做出貢獻的人們,致敬他們敢於嘗試,敢於堅持的品格。
導演:楊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