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
大型紀錄片《四十年四十個第一》
12月15日晚21:45 CCTV10播出第七、第八集
第八集:第一所老年大學
1983年,一座學校的誕生
改變了中國老年人的生活
從書法到手機、從合唱到模特
老年大學
不僅僅是個人興趣愛好的實現
更是溝通社會、與時俱進
最好的課堂
這是一組拍攝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老照片:
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在戶外曬著太陽打發時間。
當時的他們完全沒想到,老年生活其實還有另一種過法。
辛勞一生今日退 百般空虛上心頭
1982年2月,中央下發了《關於建立老幹部退休制度的決定》。
改革開放後,為建設新中國流血流汗的一代人逐漸步入老年,奉獻了一生的他們本應安享晚年,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一個新問題的誕生——“退休綜合症”。
忙活了一輩子的老幹部們從崗位上退下來,開始過逗鳥閒逛的清閒日子,大把的時間讓他們無所適從,“這比什麼都難受”。
如何減緩離退休老人們的“退休綜合症”呢?成為了社會議題。
一個大膽的想法 老人也能上學堂
1983年,時任山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和山東省紅十字會副會長的李衡開始思考,該如何讓老同志儘快適應退休生活呢?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的腦海裏應運而生——離退休幹部出生於戰爭年代,終其一生奉獻給了國家。合唱,革命文學,體育運動是這些老幹部們既熟悉又喜歡的活動。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給老年人辦一所大學呢?老年人自己的大學,就叫老年大學!
多方籌備之後,在1983年夏天,李衡給山東各個省直單位送去了招生通知,就這樣,中國第一所老年大學的大門打開了。
9月17日,開學典禮。
第一節課,只能容納800人的禮堂,來了986人。教室滿堂,白髮蒼蒼,精神矍鑠。
在老年大學,老師們不計酬勞全身心地為離退休老人服務,而老人們的學習熱情,更是令老師們感動不已。
人們常説“活到老學到老”,“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可見,中國人對知識的渴望,從古至今,無論長幼,從來都沒有減少。
1985年,山東老年大學的創辦和成果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經驗交流會之後,全國各地都掀起了興辦老年大學的熱潮。
同時,老年大學的招生條件也開始逐步放寬,面向全社會的退休人員。至此,全國的退休老人,都有機會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文明碩果。
暮年求知無止境 如今鶴發煥新顏
今年已經90高齡的王冠老先生,離休後就在山東老年大學繼續工作和學習了26年。如今他的女兒也到了退休年齡,父女倆成了校友。王冠喜歡畫畫,女兒則選擇了時髦的攝影課,學以致用,拍下了許多父母的生活照。
三十多年前,人們關於老年生活的想象不外乎看孫子、做飯、圍著家庭打轉。
如今,改革開放的春風,物質條件的改善,奮鬥了一輩子的老人們,能夠重返校園發揮餘熱,在暮年時期繼續實現求知的夢想,為生活注入新的色彩。
在老年人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今天的中國社會也發生了劇變:從家庭養老到社會養老,從物質養老到精神養老,中國終於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坦途,為改革開放奮鬥了半輩子的老人可以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文明成果,家庭更和諧,社會更安定,人們也將更好地做主自己的人生!
相關數據:
1983年,中國第1所老年大學建立。
2017年,中國共有6萬多所老年大學。
1983年,老年大學在校生人數為986人。
2017年,全國各老年大學學員超過700萬人,遠程教育學生達200萬人。
(作者:韋巧珍)
1978年至2018年,
我們經歷了無數個“第一”,
四十年,哪一個瞬間讓你終生難忘?
讓我們來一場時光之旅,
回味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長按二維碼,參與互動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