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會見好友
21世紀,在人手一機的今天,大家習以為常手機的存在,從沒人提及遙遠的80年代,它是如何進入人們視線的。那時,一封封蓋滿郵戳的信件,一份三毛錢昂貴的電報,成為了人們傳遞給遠方親人念想的主要方式。在那個日日夜夜在郵電局焦急排長隊只為播一通搖把子電話的的年代裏,人們第一次從方寸大小的電視機裏看見了在距離185公里外的香港,出現了一種名為“大哥大”的稀罕物。
在那個朝氣磅薄,市場開放的80年代,港商徐峰剛剛進入內地,開起了海鮮餐廳生意,企圖嘗試跟時效性打交道的他,因為通信的不便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直到親戚告知他有通話工具“大哥大”的出現。他第一時間帶著支票前往郵局購買。敢於吃“螃蟹”的他,壓下2萬支票,成為了國內第一個手機用戶。
2018年4月,在徐峰的餐飲店內,他指著一張拍攝于1987年12月1日的照片,愉快的告訴我那是他買到大哥大13天后拍的紀念照,那時剛創業的他,捏著手頭的2萬塊錢,就購買大哥大還是農用車,陷入了艱難的抉擇,最終權衡了一下,優先考慮大哥大能夠帶來的效益,於是選擇優先購買大哥大。那時,他跟所有人一樣,受到外來事物的衝擊,卻仍是大膽迎接新事物的挑戰和時代的洗禮。從開始到現在,他一如既往享受著吃螃蟹的樂趣。一如像改革開放初期的人們,直面接受這四十年來鋪天蓋地的新鮮事物帶來的挑戰和衝擊。
值班經理景壽雄回顧
31年的時間過去了,原無線分局營業處值班經理的景壽雄被我們邀請重新回到電信大廈,眼前擺滿的是零零散散不同型號陳舊的大哥大,景老小心的握著,輕輕拉了一下天線,發現天線都卡住了,然後輕聲在耳邊説了句喂。看著對面廣州體育館這一兩個月新刷上的彩色油漆,他的思緒仿佛被拉回到廣州那個秋日,伴隨著陣陣震耳欲聾的加油聲的第六屆全運會比賽現場,當年的廣州市長葉選平拿著一塊“黑磚頭”,“清晰嗎?非常清晰。”他手裏緊攥著的通話工具便是漂洋過來的國內第一台“大哥大”。而他的這句通話聲更是被譽為“天河第一聲。”第一批引進的100部大哥大在六運會試用後結束後,全部收回到郵電局。此後,郵電局門口排長隊的景象成為了人們的稀鬆平常。
郵電局排隊買大哥大的人
據當年營業處班長景壽雄回憶,每天開門人流就像潮水般涌進十幾平方大小的的郵電局,一部大哥大2萬塊錢,而當年人們的工資水平一個月只有寥寥的30,40塊左右,10塊組成的2萬塊錢給他們的工作增添了繁瑣的數錢流程,每天營業員們數錢數到抽筋,可見人們對於新鮮事物抱有的期待值有多高。攥著現金,拖家帶口,多麼小心翼翼地在郵局門口張望,張望著隊伍能夠越來越短,張望著玻璃櫥窗裏,外形笨重的“黑傢伙。能夠被拿著自己粗笨的手上。
編導鄭海燕和攝影師杜禹甫正在拍攝第一批大哥大靜物
編導鄭海燕和攝影師杜禹甫正在拍攝第一批大哥大靜物
時間就像一個瞬息萬變的小孩,在改革開放步伐的指引下,它一步一步推著我們前行,從“大哥大”第一次給人們帶來的新鮮到如今人手一機的今天,短短30年的時間裏,通信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編導鄭海燕和攝影師沈凡森正在拍攝第一批大哥大靜物
編導鄭海燕和攝影師銀松正在拍攝第一批大哥大靜物
四十年前,打個電話得去郵電局排上半天隊,百姓戲稱"通信基本靠吼",鄉村電話是“搖把子”。四十年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手機、互聯網交織出密密麻麻的通信網絡。這漫長卻不平常的四十年裏,時間帶來了通信技術進步的同時,也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乃至世界的模樣,但第一次的新鮮嘗試,第一次吃螃蟹的快樂,都將刻在人們接受新鮮方式的骨子裏,在漫長的歷史洪流中繼續激蕩起新的漣漪。
編導:鄭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