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易演講稿:
各位同學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夠被邀請來《開講啦》,跟大家能夠交流,今天要講的主要內容,都是有關我的事業,因為我大學畢業是1956年,然後做了研究生,1957年就開始參加一些工作,到今年2017年應該是六十週年,還不敢説從教六十週年,因為我真正地站上講臺講課是1959年。那麼我想在我的近六十年的生涯中間,我要跟大家交流的(主題),就是説我非常非常熱愛,教師的這個事業,我認為這個事業,是社會不可缺少的。
我當教師可以説是,有家庭的很大的影響,或者説家風的傳承,因為我的父親是教師,我的母親是教師,那麼在上一輩中間,我有兩個叔父是教師,有兩個姨媽是教師,還有兩個舅舅是教師。所以我們家可以説當時,我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個教師之家了,然後有兩件事情,對我的印象特別深刻,那是我母親,因為我母親是一個小學教師,當時她白天在學校裏上課,晚上就做家庭教師,因為當時我們住在蘇州,蘇州大家知道非常出名的,就是園林,是吧。我們當時住的,是一個小的私人園林,然後花園旁邊有很多住房,所以住的人家很多,大家知道我媽媽是一個小學老師,所以希望把他們的孩子,能夠晚上也有人指導,能夠好好做家庭作業,是這樣。所以我記得印象很深刻的是,比較多的時候,至少有八個到十個孩子,就是,來到我們家來,然後在一張吃飯桌子上,坐著,然後我媽媽就指導,這個是一件對我印象很深的事。後來年紀大了,我想總結當時這個深刻的體會,就是覺得我媽媽,那麼被人喜歡,那麼被人需要,所以我就覺得我媽媽這個事業,是非常非常受人歡迎,被人需要的。第二件事情也是我媽媽的事情,抗美援朝的時候,前線有很多傷病員回來,結果正好他們治病、養病的房子,就在我們家住的那幾間房子的旁邊,這一次是我媽媽主動了,我媽媽就看他們的生活比較單調,就是治病養病,然後白天很多時間,沒有什麼事情幹,結果我媽媽就去看他們,然後就跟他們説,你們有沒有興趣學點文化啊,就零零碎碎的時間,我媽媽去給他們補一點課,然後就教他們,這些年輕的志願軍的戰士,還很感興趣。最後我就發現,他們稱呼我媽媽的名稱就多了,原來他們叫她阿姨,後來他們又叫她老師,然後再後來,有很多年輕的戰士,叫我媽媽就叫媽媽。我就體會到了,我媽媽熱愛這個工作,她認為她到哪,就有這個義務,就有這個責任,來培養年輕人,所以她就努力在做。所以我想我從小就受到了這麼一個熏陶,我從小呢倒是有這個想法,就是做老師很好,所以我初中上的那個學校,就是蘇州的女子師範學校的附中,而我媽媽,我兩個姨媽,都是這個學校畢業的,所以當時我覺得是很自然,將來我也去學,然後我將來也做老師,當時是有這個想法。
然後也可以説是巧,就是等到我的三個哥哥,一個妹妹,我們五個人都慢慢長大了,最後的結果我告訴大家,我們五個人都是當教師。當教師,有大學的教師,有中學的教師,有小學的教師,而且我們五個人找了五個配偶,這五個配偶我告訴大家,四個半是教師,大家一定會很奇怪,為什麼是四個半?我給大家解釋,那半個就是我的老伴兒,我們是同學,然後後來相識、相知、相愛以後,就形成了伴侶,那麼他的工作單位,是北京市的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但是他們研究院,有培養博士生的計劃,他是一個博士生的導師,所以我叫他半個老師還可以吧。
那麼我們這樣的一個環境呢,就使得我們跟教師這個事業,我不大願意叫它是職業,實際上它就是我們的一個事業,這個關係非常非常地密,非常非常地深。但是我新蘇師範學校沒有念完,就當時被調出去工作了,但是工作了有一年多以後呢,國家要大力地發展經濟了,所以從工作的年輕幹部裏頭,抽調一些人去上大學。我當時很年輕,還不到十六歲,那麼上大學上什麼專業呢也不懂,那麼在老師的動員下,我選的專業當時叫給水排水,就是城市建設裏的一部分基礎設施,你要供給大家自來水,保證飲用水安全。你要把所有家庭排放出來的污水都收集起來,都處理乾淨,防止污染。我後來怎麼又會回到教師的崗位呢?這個就有一點故事了,這個就是可以看出來我後來遇到的好的老師對我的教誨,對我的影響。當時我記得我所以能夠到清華來,就是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我上大學是上的上海同濟大學,當時同濟大學畢業的那一年,它選擇了一些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來組織(參加)國家考試,我們清華大學的陶葆楷老先生,他就是我答辯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就是我後來的導師,應該説是我一生的一個恩師吧,他對我的印象比較好。主要印象比較好的,一個是我説的普通話比較好,當時上海的大學的學生,很多不大會説,另外一個,就是我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以回答問題,好像沒有什麼害怕。所以他在答辯完了之後,他就和我另外一位恩師,就是同濟大學的老師,叫胡家駿,這位先生現在九十九歲,還健在,他就跟胡先生説了,他説我今年要招一個研究生,你動員這個女孩子,來考我的研究生,他説她不錯,然後胡先生就馬上來動員我,大家能猜想動員我的時候,我馬上答應了還是不答應?我不答應,對了,我就跟胡先生説,我説已經上了四年學了,我不準備再上學了,我説我要趕快去,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點貢獻了,當時正是國家在號召建設大西北,我説胡先生,我要去蘭州,後來大家猜想,胡先生跟我説了三句話,就把我原來已經下定的決心給改變了:第一我要告訴你,陶先生是我們中國給水排水這個學界成就最高、學問最好的一個老師,第二句話,你如果能夠考上陶先生的研究生,這是你這一生的一個重要的機遇,第三句他説,這次陶先生招一個研究生,肯定有很多人要去報名,你能不能爭取考上還是問題,這是對你的一個挑戰。所以大家聽了胡先生的這些話,你説我要不要心動,我就完全被他打動了,又想去爭取這個最好的機遇,又想去迎接這個嚴峻的挑戰,我當時年輕人總有點,還是有點好勝嘛,我想我這個應該要試試,所以這樣子才下定決心,所以我一直説這兩位恩師是決定我一生的命運的恩師。
我到了北京了,胡先生跟我分開了,但是他還不斷地關心著我。我曾經收到他一封信,那是八十年代了,我已經參加了一些(社會)活動,那麼胡先生知道了,他就給我寫了一封長達兩頁的信,他説聽説你現在參加了很多社會活動,你還有沒有時間做研究,你在教學上有沒有受到影響,他説在我們這個行業裏,在這個專業裏,要有一個好學生,有一個好人才也不容易,他説你千萬不要,那個,把你的精力太分散了。我收到那封信實在是太感動了,我想他遠在千里之外,但是還在關心著我在幹什麼,而且還在指引著我,而且他的提醒很重要很重要,後來我也給他寫了一個兩頁的回信,我就跟他仔細地彙報了,我現在在幹什麼,我説我有三個永恒的話題,在開這種會,第一個話題就是環保,第二個話題就是教育,就學校該怎麼辦是吧,第三個話題,我看今天有很多女同學,就是婦女,我一直對自己有兩個原則,一個原則就是我不能不説話,不能光是去坐那兒去開會,但是第二個原則更重要,就是我不懂的事情,我不説意見,然後我也彙報給胡先生,我現在在做什麼科研,在上什麼課,然後我一天的時間,大體上分配是怎麼樣的,我覺得寫了以後,我自己稍微安慰一點兒,但是也還有點兒忐忑,我不知道胡先生,接受不接受我這樣的説明。
最後胡先生又給我寫回信,他説我放心了,他説你那些工作也是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做這個工作,沒有社會的支持,沒有政策的支持,也是不行的,所以他就放心了,所以這個故事,也是讓我記一輩子。那陶先生當然故事更多,就是陶先生指導我,除了指導我怎麼寫論文,怎麼收集資料,他還有一個特殊的方法,就是陶先生只要有一次會,一定要帶我去,帶我去,大家可以設想,一個二十歲剛出頭的年輕人,那個都是這個行當裏的專家,我根本沒有機會説話,我也説不出什麼話來,但是我聽到很多很多,我認識到很多人,那麼我後來才覺悟到,陶先生是用這種方式在教育年輕人,然後我們倆一起回來的路上,他會問我意見,他會來聽我(説),你的想法怎麼樣,然後我再講了,他再跟我講他的想法怎麼樣,所以這個教育人的方式,我覺得對我來説,實在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收穫了很多很多。
剛才主持人講到我現在還在講課,主要就是因為我覺得環保事業,太落後於人類的需求了,我們面臨的問題太多了,所以我們現在必須得做更多的努力,而這個工作,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我們搞環保的人,能夠完成的?你在點頭。
但是我要搖頭,因為這個産生污染的工業太多了,是不是,我們搞環保的人,我們的基礎知識,我們學習的本領,夠不夠來發展它,來改變它的工藝,我們不太夠。所以我們必須得依靠,就是各行各業的人,對不對,要依靠各行各業,大家都有這個環保的理念,他就來都來發展清潔生産了,就像現在,已經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了,我就覺得技術很重要,但是這個戰略更重要。特別中間做了一件比較大的事,就是1998年的時候,我就開設了一門新課程,就是完全從寫提綱,寫教材,然後講課,都開始是從我開始,這個課程就叫,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就是面向全校的學生,學生的來源不是環境係,而是各個院係,然後這個課應該,我不自己謙虛,應該講還是很受歡迎,我最享受的是,我們每年八個禮拜的課,最後的第八周,我們那個課不是老師上,而是讓學生來談學習的體會,結果這堂課非常豐富,有一位同學有意思,他不是汽車專業,但是他從小喜歡,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那個比賽,他居然可以去總結出,很多地方是危害環境,比如説消耗能源啊,或者等等啊,然後今後應該怎麼改進。比如我們也有同學,從小學就開始關心,那個塑料口袋的回收,他就專門來講塑料袋的問題,比如我們還有學生做了好多調研,調研清華大學電耗大的地方,不應該浪費的地方有哪些,他去專門調查清華大學,所有的階梯教室,如果晚上有課,那個教室三四百人都坐滿了,如果晚上是自習,他們總結下來,那個裏頭三十多人都可能,但是燈火通明,跟三四百人坐的一樣,然後他們就計算這個裏頭,電能浪費了多少。我可以看到那麼多優秀的人才涌現出來,他們有更大的熱情,更大的努力,在那兒從事這個事業,這個是非常令人欣慰的。我有一個博士生,大概三年以前畢業的,他做的研究,做的那個成果很前衛,然後我曾經在參加一次國際會議的時候,把他這個成果做了兩個片子,在我的報告的中間,用了兩張片子作為一個例子,結果受到了一個美國人的注意,他就來跟我交流,後來我們交流了一下,我就告訴他,我説我這個學生,今年就要畢業了,我説你那兒有沒有條件,有沒有可能接收他,去跟你合作一段時間,那個美國人高興極了,他説那太好了,到我這裡來做博士後啊,或者做其它的都可以,結果我也很高興,我想給這個年輕學生,開了一扇門嘛,誰知道我回來以後才知道,我那個學生已經報了一個志願,這個志願就是清華大學在鼓勵畢業生到邊疆去,到基層去,他就已經決定了,是到他的家鄉,一個鎮,做一些管理的工作,而且最後他的決定是不改初心,還是到那個鄉鎮。現在我們還有聯絡的,還在那兒做,做得很好,各方面都很好,所以他這個給我也很大的啟發。
所以我大膽地把我們古代的一個成語,改了一個字兒,大家都知道,我們有一個成語叫後生可畏,這個畏是什麼畏,是畏懼的畏,我建議,要把畏字改成一個欣慰的慰,我一點不覺得害怕,我一點不覺得有距離,我覺得欣慰不已,有這麼多的好的年輕人成長。另外一個成語也想説,我們中國有一個成語叫,好為人師,這個好為人師是不是貶義的?是在批評這個人,就是你老覺得自己了不起,到處要給人家講這個講那個,你就好為人師,是這個(意思)是不是?但是我覺得好為人師,我很能接受,但是我不是説,想要表現我了不起,而是我覺得我,陰差陽錯最後當上了教師,我實在是非常享受做這個教師,所以我喜歡當這個教師,那麼我覺得我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把這些事業堅持到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