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潘建偉:量子力學打破宿命論 個人奮鬥可以影響世界

CCTV節目官網-CCTV-1 開講啦 央視網2016年03月09日 14:43 A-A+

 

 
[開講啦]八歲小學生對話潘建偉院士 小撒連讚孩子聰明

 

潘建偉

潘建偉

前些天,一張扎克伯格抱著女兒看書的照片在網上一直被轉發,小扎給剛出生的女兒看的這本書,究竟是什麼內容,被網友一直好奇並討論。

3月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潘建偉帶著這套《幼兒量子物理》叢書來到《開講啦》,這套在國外被搶購一空的叢書,正是由他推薦推出了中文版,《開講啦》的觀眾和粉絲們有福利啦。

量子物理是幹嘛的?

2016年1月8日,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從國家主席習近平手中接過獎章,由他帶隊的科研項目“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而1970年生人的潘建偉成了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第一完成人,此次受邀做客《開講啦》,他將帶領青年人走近並領略科學之美。 

實際上,量子物理在我們現實世界中已經悄悄地起了作用,一條連接北京、上海的廣域量子通信幹線將在近年建成。同時,世界上第一顆量子通信實驗衛星也即將在中國發射升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説,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15年11月發佈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量子通信與航空發動機、智慧製造和機器人、深空深海探測等領域一起被列為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

潘建偉是誰?

一個研究如此“高上大”的科學家生活中會是什麼樣子呢?當導演組去辦公室探訪潘建偉時,卻遲遲找不到他,經過他的學生介紹,他非常喜歡散步,喜歡聞樹枝,喜歡在多瑙河邊採野菜,一副知識分子慣常持有的近視眼鏡背後藏著一雙真誠的眼睛,總有意想不到的浪漫,也讓他獲得了“呆萌”的一致評價。在節目現場,面對互聯網和人工智慧,潘建偉説,人不能越來越像機器,人應該越來越像人。當被青年代表挑戰,竟然真的會為了野菜推遲科研時間這麼任性時,他也回答:我們是人,不是機器,要學會休息,才能更好地出發。而我們人類總有一天,會找到那把打開未知空間的鑰匙,去看更廣闊的世界。

量子力學可以實現“分身術”和“筋斗雲”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有幾個功能,第一功能就是分身術,他毫毛一拔,往到處一扔就有有好多孫悟空同時出現;此外,還有另外一種非常強大的功能,他有一個筋斗雲,翻一個筋斗就可以從一個地方消失,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出現。具體的來説,孫悟空這兩個功能的實現,就得益於量子力學的建立。因為在量子世界中,作為一個微觀的客體,它就不僅可以在這裡,也可以在那裏,它可以同時在好多個地方。於是在演講結束,主持人撒貝寧用一個經典命題發問潘建偉,“如果愛因斯坦和牛頓同時掉水裏,您只能救一個人,您會救誰?”這讓潘院士犯了難,直説這正是量子力學的問題,“量子力學處於0和1的的疊加,同時處於這兩個情況我就不知道應該去救誰了,也許我就是拼命地遊啊遊啊遊啊,我可能在愛因斯坦那邊,也可能我在牛頓這邊”。

量子力學是一種積極的哲學觀

潘建偉把那本經典的《愛因斯坦文集》奉為圭臬,正是這本書,讓潘建偉喜歡上物理,認定了物理學作為終身職業。他分享了自己眼中科學和世界的關係:“量子力學”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從大家熟知的牛頓守恒定律來看,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有自己的規律,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著,甚至“今天在這地方開講也是在宇宙剛剛誕生的時候,一切事情就已經決定了”。然而量子的不確定性,讓大家看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奮鬥,對整個世界的演化都是有影響的”。“因為軌跡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給予了關注”,從而打破了這種傳統的“宿命論”。

潘院士的開講,還吸引了兩位八歲的小學生來到現場聆聽,他們稚嫩又深奧的量子力學解釋讓潘教授感慨後繼有人,自己有更多責任去做好科普工作。

在美國高中教授物理課程的青年代表包坤,在節目現場用自製“空氣炮”演示,為撒貝寧噴出“新髮型”,引來大家好奇連連。原來這個“空氣炮”有清潔作用,它來自美國高中物理的課程。這種教學方式也讓潘建偉大加讚賞,“通過這麼一些有趣的東西,其實可以讓更多的人能夠對物理感興趣的”,而作為科學家,他覺得有責任用自己的行動引起廣泛的公眾對科學的興趣和重視。

3月6日晚,《開講啦》為你呈現一個不一樣的科學家。

收視TOP榜
860010-1119065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