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談到盛世,但誰也無法推衍出衡量盛世的具體量化標準是什麼?但有一條是共識,那就是盛世必然太平,所以中國有古語:太平盛世。“太平”需要國家“強”來保障,“盛世”需要社會“富”做根基。當我們把太平盛世的願景重新梳理的時候,就化為了簡單而強烈的訴求——富強。為了富強,中華先民做出了數千年的艱難探索。
回望三千載歷史,我們把秦漢、隋唐、兩宋、明清的繁榮時期列入“富強篇”,是因為在這些時代,人民生活既沒有太多的戰亂,也沒有過於嚴酷的環境,和其他朝代相比(如三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百姓生活狀況相對安逸,更接近我們心中的“富強盛世”。
史學家們常以帝王或年號加以標注,或記錄其治世之垂范、或彰典其理政之高蹈,一如漢文景之治、唐貞觀之治等清正廉明時期;更將創造物華天寶的繁華歲月稱為“盛世”,一如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富庶巔峰時期。但盛世也好,富強也罷,這些“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睿智的統治者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態,靠遠見卓識、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出來的;是士農工商、黎庶蒼生用自己的誠實善良、敬業辛勞的美德創造出來的;是帝王臣民上下和睦、遐邇一體的團結創造出來的。
《中國故事•富強篇》系列節目邀請閻崇年、王立群、方志遠、毛佩琦、于賡哲、趙冬梅六位知名主講人,用生動的語言、精準的數據、罕見的史料,在18集的篇幅中為我們徐徐鋪展出中國富強的歷史畫卷。該系列節目拒絕走馬千年的淺嘗輒止,注重深入淺出的講述理念。選取精彩歷史節點,擷取典型歷史事件,展示中華歷史進步,引領觀眾將關注目光更多投射到每個富強朝代的成因、發展和基本狀況。找尋每個朝代成功異同,剖析不同帝王人格魅力,闡釋歷史機遇與挑戰。
2月16日開始,《百家講壇》每天精彩呈現,溫故歷史,擷取精華,迎接未來。
中國故事•富強篇(一) 2月16日播出
公元前221年,秦軍在秦王嬴政的帶領下,橫掃千軍,兼併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正如一句西方諺語所言:羅馬城不是一天建好的。同樣,秦國的強大更不是朝夕之功,統一中國是果,而秦國的不斷崛起才是因。正是秦國幾百年數代人的努力,使秦國從當時的邊陲之地,走向中原,終成統一大業。
一部秦國統一中國的歷史,也是一部秦國國君與秦國人民的奮鬥史。其中的探索與挫折,創新與改變,仍對今天提供著歷史的經驗與教訓。
在公元前247年的戰國時期,秦國出了一件大事,這讓東方六國大大出了一口氣,那麼這是一件什麼事情呢?才35歲的秦莊襄王突然去世,,留下了一個年輕貌美的王后——趙太后。一位繼承者——13歲的嬴政。據説,秦王嬴政身份不明不白,因為有傳聞,他不是莊襄王的兒子,是曾經的陽翟大賈,現秦國相國呂不韋和趙太后的這個兒子。
東方六國君臣此刻處於隔岸觀火幸災樂禍的狀態,並大大地舒了一口氣,繼續他們不思進取的奢靡生活。但他們無法預知20年後,這個嬴政憑著鐵血秉性迅速成長起來,梳理完秦國混亂勢力之後,開始把吞併天下的目光投向了東方。那麼,從擺脫呂不韋相父操控到擊潰趙太后嫪毐的宮廷反叛,從13歲的稚子秦王,到冷酷鐵血的千古一帝,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當我們再一次講起中國故事時,讓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中國統一的原點,從此處,去學習祖先的智慧,去求索王朝的盛衰。《百家講壇》欄目邀請江西師範大學方志遠教授,為您講述系列節目《中國故事•富強篇》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