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公元1571年,楊氏一族第二十九任家主楊應龍繼承家業,成為播州領主。
楊應龍時期的播州經楊氏一族七百餘年的治理,已經極其富饒,堪稱“魚米之鄉”。與富饒的播州相比,相鄰的貴州可説是一窮二白。對於播州的富饒,貴州官員十分眼紅。貴州官員積極尋找楊應龍的把柄,而楊應龍偏偏就把把柄送到了貴州官員的手中。
楊應龍就借收復故土的名義,出動三萬大軍向相鄰的永寧土司發起攻擊。
播州、貴州、永寧這三地犬牙交錯,在播州與永寧的交戰中,夾在中間的貴州各中小土司則大禍臨頭,很多人送了命。貴州官員十分惱火,屢次派使者警告楊應龍,但楊應龍卻置之不理,甚至砸壞貴州使者的用車,折斷車上代表貴州巡撫的旗幟。於是,四川督禦使王繼光、總兵劉承嗣分路出兵播州,準備強行拘捕楊應龍。事先得到消息的楊應龍則在婁山關一帶設下伏兵,趁官軍不備,突起掩殺。
楊應龍此舉使朝廷大受震動,桀驁不馴竟至武力抗命的程度,對此朝廷不再姑息,準備出兵徵剿。遂令曾經一力擔保楊應龍無罪的李化龍總督川、湖、貴三省軍務,賜尚方寶劍,調天下兵馬,全力備戰。
至此,被後世稱為“萬曆三大徵”中規模最大的——“平播之戰”開始了。
公元1600年2月22日,李化龍在重慶誓師,他的麾下匯集了來自大明十五省的精銳部隊,達二十四萬之多,加上幾十萬的輔助民伕,號稱百萬。
5月18日,七路官軍齊集海龍屯下,把海龍屯圍得水泄不通。李化龍一聲令下,數十萬明軍在附近山頭調集火炮,火銃開始了日夜不停的攻打。
到了最後時刻,楊應龍雖命將士死守,但軍無鬥志、眾人四散奔逃。楊應龍回到寢宮點燃帳幔,上吊自殺,沖天大火吞噬了海龍屯。至此,這場耗時一百一十四天,死傷十余萬人的戰爭結束了,史稱“平播之戰”。
戰後,播州被一分為二,分別設立遵義軍民府和平越軍民府,劃入川、貴兩省。
四百年過去了,歷史的塵埃無法掩盡,一個七百餘年家族的榮光。 “囤上風雲饒夜郎”那堅硬的傲立於天險之上的僅僅是廢墟嗎?它凝聚了一個傳奇家族七百餘年的輝煌。可惜的是,這輝煌已經逐漸淡遠,只留下海龍屯上的殘磚斷瓦,一片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