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説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春分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 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我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 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全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嚴寒已經逝去,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而華南地區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春分時節,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説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
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
春分養生總原則:“春分風不小,要防痛深擾”。春分養生,人們要保持飲食、起居寒熱規律平等及陰陽平衡,這體現在精神、飲食、起居上的調攝上。
春分,是一年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中醫養生與大自然的季節變換密切相關,因此要順應節氣特點講究“平衡”。
古言雲:“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中醫認為在春分時節調理體內陰陽平衡協調機體功能。我們要注意餐飲,把握好養生的好時機。
被古人稱為“種生”的豆芽最適合春季吃,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豆芽還具有清熱的功效,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
春分是個春意盎然、百花齊放的美好時節,春分非常適合一家老小外出春遊踏青。呼吸新鮮空氣將煩惱忘卻,感受著無限的美好春無比的心曠神怡。民諺曰:“春遊景色好,莫忘遊中惱,出門多三思,注意防備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