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科教臺 > 2013圖書館年會

“2013中國圖書館榜樣人物”候選人:姜平

發佈時間:2013年11月01日 17: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image

  姜平:丹東市圖書館信息開發部主任

  業績突出。所編輯的《他山之石》出刊660余期,成為本市重要文化品牌;所撰寫的100余篇綜述,20余次得到市領導重要批示;所編發的30余萬份科技信息,使十幾萬農民受益;所跟蹤服務的科研項目,成功獲國家發明專利;所撰寫38篇論文,全部發表或徵文獲獎;所申報的服務成果,多次獲省廳特等獎、一等獎;所做的貢獻得到國家和省市部門的肯定,獲中圖學會“優秀會員”、省廳“規範服務標兵”、省婦聯“巾幗建功標兵”、“丹東市勞動模範”、市“先進科技工作者”、“公眾科學獎先進個人”、“科普之冬活動先進個人”、“社會科學普及周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詳細事跡

  姜平,女,1960.3,漢族,遼寧省丹東市圖書館信息開發部主任。

  姜平1983年8月畢業于遼寧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兩年後,在面臨職業生涯第二次選擇時,毅然選擇了她所鍾愛的圖書館事業,當上了一名光榮的圖書館館員,現為丹東市圖書館信息開發部主任,副研究館員。1985年至今,一直埋頭于圖書館信息開發與諮詢服務第一線,以強烈的事業心和嫻熟的業務技能,為開發和傳遞文獻信息,促進地方經濟建設,普及和提高城鄉大眾科學文化素質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作為一名文化傳播者,多年來,她將耕耘的足跡延伸到機關、學校、企業、社區、軍營、哨所、鄉鎮、村屯、農戶、田間、大棚、果園和農家書屋……憑藉對事業的熱愛,積極撰文服務於丹東的中心工作,編印資料送給渴望致富急需科技信息的農民群眾。丹東的經濟發展有她的貢獻,農民的果實豐收有她的心血。她的貢獻得到國家、省、市各級部門的充分肯定,先後獲得了中國圖書館學學會“優秀會員”、遼寧省文化廳“規範服務標兵”、遼寧省婦聯“巾幗建功標兵”、“丹東市勞動模範”、丹東市委、市政府“先進科技工作者”、“公眾科學獎先進個人”、“科普之冬活動先進個人”、“社會科學普及周先進個人”“優秀政務信息工作者”“優秀黨務信息工作者”等多種榮譽稱號。其業績多次得到新聞媒體的關注,2012年4月19日,丹東廣播電視報“新中國丹東傑出女性風采錄”欄目,以整版篇幅,圖文並茂對她作了採訪報道。

  其主要事跡有:

  撰文100余篇,為領導決策提供信息服務。

  作為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人員,她勇於開拓,不斷創新。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就與部門同志一道,在遼寧省圖書館界率先開展了為領導決策服務的先河,創辦了信息刊物《他山之石》。新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她又不斷創新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走出一條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創新路徑,大力開展高附加值的知識服務。2008年,圍繞丹東市提出的“堅持大開放、狠抓大項目、構建大旅遊、營造大環境”的四大戰略,一年裏,一舉撰寫了《從外省市經驗看如何堅持大開放、拉動大發展》、《從外省市經驗看如何狠抓大項目、帶動大發展》、《從外省市經驗看如何發展大旅遊形成大産業》等18篇綜述,全部在信息內刊《他山之石》上刊登。市政府辦公室予以高度評價,稱讚市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為把《他山之石》辦成精品信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2011年,丹東市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提出了“四城聯創”的工作目標,她及時撰寫了《“四城聯創”可借鑒的經驗》、《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可借鑒的經驗》等多篇綜述,市委書記戴玉林閱後,兩個月內連續三次做出重要批示,評價説,“材料甚好!希望圖書館繼續圍繞中心工作,發揮特色作用。”

  僅2004年以來,她撰寫的綜述、述評、研究報告就多達100余篇,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做出重要批示的有20余次。所編輯的《他山之石》成為丹東市的一項重要文化品牌。

  送信息300000余份,滿足農民科技致富需要。

  為三農服務是圖書館的一項重要職能,姜平帶領部門同事,根據本市農業産業特點,自編了140余種30余萬份的種植、養殖業實用技術資料,冒著嚴寒酷暑,跨越崇山峻嶺,起早貪黑地把科技知識送往東港、鳳城、寬甸的大山深處和最偏遠的鄉村,足跡遍佈六十余個鄉鎮(村),受益者達十幾萬人次,以實際行動踐行信息扶貧、科技扶貧、知識扶貧的服務宗旨。

  為使科技下鄉活動暢通有效,她策劃並組建了市、縣、鄉、村四級縱向信息服務網絡,聯合市政協、市婦聯、殘聯等16個部門、單位組成的橫向服務網絡,從而形成了縱橫交錯,上下聯動的服務機制。而且,還建立了農業信息電子服務平臺,便於廣大農民通過網絡實現遠程檢索。為農業增收,農民致富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009年冬天,她帶領部門的同事,深入寬甸滿族自治縣古樓子鄉的大蒲石河村、大古嶺村、南荒溝村,與該鄉老科協聯合舉辦了三場“板栗修剪及施肥技術培訓班”,場場爆滿,受培訓的果農近300人。該鄉的板栗樹遭受介殼蟲疫情,她急農民之所急,與部門同事多次前往,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終於找到了解決辦法。2009年8月19日,寬甸滿族自治縣古樓子鄉農民科技示範戶和專業戶楊吉清、賈士光、尚貴忠、賈廣、鄭維學、鄭維龍一行6人,在鄉老科協秘書長鄭維龍的帶領下,一大早冒雨來到圖書館,將一面繡有“科技惠農不思回報,十年如一默默奉獻”的大紅錦旗,贈送給信息開發部,表達了他們對圖書館多年來為該鄉農民提供科技致富信息服務的感激之情。

  在為農民服務的同時,她時刻不忘那些渴望讀書農村裏的孩子們,經常在召開信息發佈會之餘,深入鄉村小學送些圖書,當圖書有限滿足不了需求時,,就呼籲少兒圖書館的同仁援助。還有那些缺少業餘文化生活的邊防哨所以及城市社區、企業等。總之,她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圖書館向大眾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服務宗旨。

  發表論文30余篇,擔當業務骨幹和學術&&人。

  作為館裏的業務骨幹,她勇於擔當。古籍文獻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珍貴、不可再生的資源,多年來,丹東市圖書館的古籍由於缺少專人和專業管理,處於沉睡狀態,時間越久越難搶救。面對這種急難險重的任務,她勇敢地站了出來。這個任務本不在她的職責範圍內,為了這份事業,她不做任何計較,率領部門扛起了“全國古籍目錄普查”的著錄任務,按照省裏的要求,按時將丹東館所收藏的1912年以前的1433種、16732冊古籍圖書及拓本、拓片,全部納入了全國古籍電子目錄。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數字圖書館建設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如何提高在網絡化環境下開發特色信息資源建設,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便成為緊迫性的任務,為此,她主持開展了本館特色數字資源庫的開發和建設工作,2007年開始,開發和建立了“丹東名人庫”“丹東作家庫”“媒體丹東”“丹東旅遊資源”等6種專題數據庫,都已經鏈結到丹東市圖書館網站,具有較好的點擊率。從而為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和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礎。

  作為學術&&人,她先後撰寫了為領導決策服務的針對性原則、效用性原則、時效性原則、系統性原則、超前性原則等38篇學術論文,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學術會議上交流,中圖學會專家點評她的論文時,也予以了較高的評價。

  她所申報的服務成果,曾連續獲得遼寧省文化廳公共圖書館優秀服務成果特等獎兩次、一等獎三次。作為部主任,她所帶領的信息開發部也先後獲得“遼寧省三下鄉活動先進集體”;“遼寧省三八紅旗集體”;丹東市委、市政府的“信息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channelId 1 1 1
猜您還喜歡 文化 科技 自然 歷史 人物
科教欄目

搜索更多 中國圖書館 榜樣人物 的新聞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精彩視頻推薦
檢索地圖 更多
按欄目

央視欄目 |
百家講壇
| 走近科學 | 探索發現 | 讀書 | 自然傳奇 | 地理中國 | 科技之光 | 綠色空間 | 講述 | 我愛發明 | 人與自然 | 科技人生 | 中華民族 | 人物 | 夕陽紅 | 歡聚夕陽紅 | 走遍中國 | 狀元360 | 大家 | 見證·發現之旅(停) | 創新無限(停) | 重訪(停) | 見證·親歷(停) | 科技博覽(停) | 天下大觀(停) | 百科探秘(停) | 科學世界(停) | 見證·影像志(停) |
衛視欄目
|
檔案
| 楊瀾訪談錄 | 絲路發現 | 世界遊 | 自然密碼 | 這裡是北京 | 天下收藏 | 影像世界 | 魅力發現 | 漫遊日本 | 故事甘肅 | 今日往事 | 文明中華行 | 武當百謎 | 經典人文地理 | 新杏壇 | 行者 | 中國遊 | 玩轉地球 | 記憶之紅色經典 | 故事中國

按類型

經濟 | 社會 | 軍事 | 文化 | 科技 | 自然 | 歷史 | 人物

開放分類

古跡遺址 | 經典紀錄 | 名著名家 | 事件 | 懸案秘聞 | 國學 | 自然發現 | 戰爭 | 生命星球 | 武俠尋蹤 | 名家大師 | 民生 | 動物 | 人文 | 未解之謎 | 宇宙奧秘 | 科學探索 | 海洋 | 專家 | 三國 | 刑偵案件 | 宗教 | 歷史揭秘 | 生活 | 民俗民族 | 人體 | 建築工程 | 氣候 | 能源環保 | 運動 | 慈禧 | 皇帝 | 女性 | 女皇女王 | 明星藝人 | 收藏 | 災難 | 名人 | 紅樓夢 | 文化藝術 | UFO | 易中天 | 歷史時刻 | 清朝 | 奇幻科技 | 奇趣 | 航空航天 | 中國皇帝 | 考古探秘 | 時尚 | 密檔 | 人文地理 | 史説天下 | 國粹 | 行遊 | 皇陵 | 二戰 | 臣相 |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