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體育 > 新聞資訊

退役隊員讓夢想繼續 張虹冬奧奪冠冰鞋出自他手

發佈時間:2014年03月21日 14:04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央視網體育綜合 | 手機看新聞

熱點推薦 更多
賽事推薦 更多

  7歲始練滑冰,奪得過全國青少年比賽冠軍,夢想參加冬奧會並奪金,但直到24歲退役時他仍無緣代表中國短道速滑隊出征奧運。退役後的他自辦工廠製作冰鞋,如今産品已遠銷至近20個國家和地區,張虹奪得冬奧會金牌時穿的就是他做的冰鞋。“我參加不了冬奧會也要讓冰鞋參加。”王陽20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得意地説。

  春雪初霽的上午,一輛咖色小跑在長春市岳陽街停住,一身運動裝的王陽打開車門,引導記者來到位於居民樓內的冰鞋工廠。他指著身後的小跑説:“這是我創業以來第四輛車,我喜歡速度,就像我以前在冰場上的感覺。”推開一處三室一廳面積約80平方米的民宅,很難想象這個小作坊就是為王陽帶來創業奇跡的冰鞋工廠。

  31歲的王陽膚色黝黑,目光炯炯,他指著房間內的冰鞋説,自己的産品分為四檔:一檔專供專業運動員,是他一針一線親手做的,價格通常在5000至7000元,張虹現在穿的那雙價格是1.2萬元;二至四檔分別對應高端滑冰發燒友、普通愛好者、兒童,價格在4000元至1500元間。

  “第一檔裏沒有相同産品,我會按照每個人的腳去做,”王陽指著房間內一個個大小不一、細化到皮膚紋路的石膏腳模介紹,他製作的冰鞋能讓運動員的穩定性提高,從而促進滑行速度加快,“中國大道速滑隊從一線到三線,目前95%的隊員穿的都是我做的冰鞋,中國短道速滑二、三線隊穿的也基本都是我的産品。”

  多年來,冰雪項目運動員退役後就業情況並不樂觀,除少部分成績好的隊員可以留隊任教外,大部分人只能自謀生路。比之企事業單位樂於接納的籃球、田徑等項目運動員,冰雪項目運動員往往無人問津,加之在學歷、技能等領域的欠缺,使一些人退役後只能從事保險、保安等無關體育的工作。但成績平平、未能留隊的王陽偏偏完成了“逆襲”。

  “我的創業經歷是不可複製的,因為我的17年運動生涯中一直在研究冰鞋。”王陽出生在長春市普通工人家庭,幼年出眾的身體素質讓他與冰場結緣,從穿上第一雙冰鞋起就對它們的構造産生了興趣,職業生涯期間曾成功修復了10余雙壞冰鞋。退役那年,他拿著4萬元轉業費買了皮革、纖維等材料,將醞釀多年的開工廠做冰鞋想法付諸實踐。

  創業最初的兩年不只是艱辛,由於乏人認同和業界迷信“洋品牌”,使王陽經常感覺失落與無助。轉捩點出現在2008年冬運會,此前排名全國第18的吉林選手王楠穿著王陽提供的試用品滑出了第四名,次年又拿到全國冠軍,王陽的手藝和口碑逐漸擴散開來,如今英國、波蘭、韓國等20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選手穿著他製作的冰鞋。

  目前,王陽的冰鞋仍以出口為主。2013年,他還買斷了澳大利亞一家冰鞋工廠。2014年,張虹成為第一個穿著他的冰鞋奪得冬奧會冠軍的選手。事業的蒸蒸日上,使他的財富已不僅是買到個人第四輛汽車。他説自己平均每天要接50個關於業務的電話,下一步目標就是在繼續擴大海外訂單的同時在國內市場能夠有所突破。

  “如果説成功,我覺得最大的心得就是自己一直沒有離開冰場,即使我只是在做冰鞋,但這個經驗也不是誰都能學得來的。”王陽説,近年來一些退役運動員也曾嘗試效倣他的創業模式但均以失敗告終,“每一名運動員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專注的東西,退役後無論就業還是創業都不容易,但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