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J聯賽的亞洲計劃
三月陽春,中超、J聯賽、K聯賽以及MLS(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相繼開始,以上四個聯賽大約都是在二十年前有了職業化的起點,“職業化”也好,“偽職業化”也罷,反正都有各自的熱鬧與憂愁。當中超的整體投入達至空前時,當年拉升薪資水平的亞洲新冠卻在悄悄調試著球員們的獎金;K聯賽望著幾個離去的背影,琢磨著中國人的投入有些不可思議;MLS找到了亮點,美國國腳倦鳥知歸,不再把歐洲當作溫柔鄉;J聯賽呢?有一份所謂的“亞洲計劃”開始見到成效,早我們多年拿到亞洲冠軍的近鄰,要的不再僅僅是亞洲之巔,還要亞洲的市場。
像樣的聯賽,誰還沒有個把大腕兒球星呢。J聯賽新季的招牌球星是烏拉圭的世界盃金靴弗蘭,大有在大阪塞雷佐隊終老之意。按下弗蘭不表,新賽季中J聯賽更在意的標誌性轉會當屬印尼25歲前鋒巴治甸,升班馬甲府疾風隊是他的新東家。從2012年開始,J聯賽啟動“亞洲計劃”,意在擴大日本足球在亞洲版圖上的影響力,東南亞是最被看中的區域。因此,巴治甸的加盟被視為“亞洲計劃”的成果之一,具有標誌性意義。今年一月,日本足協與印尼足協簽約,雙方約定交換球員、教練員,協助人口2.4億的印尼實現“足球夢”。這已經是日本足協在東南亞簽下的第六份合作協約了,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新加坡和柬埔寨都已經身在這個鬆散的盟約之中。
在日本人眼中,東南亞是亞洲足球最為狂熱的地區,也是日本大企業海外市場重點。擴展J聯賽海外關注度,拉升東南亞足球整體水平,多贏局面似成必然,在亞洲足壇的博弈中,日本人擁有的盟友數量明顯超越我們。6億東南亞人對於足球的熱愛始終不能成就他們的“足球夢”,該地區1938年之後,再無球隊接近世界盃決賽圈,而76年前的那次世界盃參賽經歷,還是由印尼的前身“荷屬東印度群島”完成的。別説世界盃了,亞洲盃如今都是東南亞諸國的夢魘,2011年卡塔爾亞洲盃16強未見他們的身影,剛剛結束的2015年亞洲盃預選賽,助中國隊出線的泰國隊不也眼睜睜地“犧牲”了嘛。
眾所週知,英超在東南亞地區具有統治地位,但是近兩年夏季造訪作賽的球隊有下降的趨勢。J聯賽很有自知之明,不敢與英超並肩,策略是與本土俱樂部合作,邀請有實力的球員加盟J聯賽,在6億人口的區域內爭奪關注度。巴治甸的東洋行激發了印尼媒體對於J聯賽的關注,新近在印尼落地的日本新頻道也會增加J聯賽轉播為自己的特色。巴治甸,父親是荷蘭人,母親是印尼人,他一直渴望找到更高的平臺展現自己,J聯賽在其心目中就是亞洲第一聯賽,他的成功也許會給印尼球員叩開J聯賽的大門。
去年J聯賽下半賽季中,J聯賽札幌岡薩多隊迎來了越南紅星黎公榮,五年前黎公榮曾經率領越南隊奪得東南亞錦標賽冠軍,名聲大噪,他所效力的越南俱樂部獲得了24萬美元的轉會費,他本人在岡薩多隊效力的半個賽季的月薪是1萬美元。可惜,去年底黎公榮思鄉心切,匆匆回國了。
多年了,亞足聯的職業足球委員會這個部門都是由日本人來操控,亞足聯也曾長期以J聯賽為榜樣描繪亞洲職業足球的藍圖。日本人自信已是足球現代化之國,可以像當年輸出豐田車流水線一樣,向亞洲其他地區輸出足球強盛之道。在東南亞,日本教練相當活躍,木村浩吉執教老撾國家隊,泰國聯賽中也有了日本教練,新加坡與日本足協正在攜手培養本土教練人才。
我們可以不佩服日本足球的亞洲戰略,但是這樣的戰略遲早會給我們製造壓力。影響周邊世界的方式很多,足球暫且不是我們的優勢,還需要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