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體育 > 新聞資訊

[封面人物]禦姐煉成記—童年經歷造就不服輸莎娃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22日 11:3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央視網體育 | 手機看新聞

熱點推薦 更多
賽事推薦 更多

她是當今女子網壇最具實力和人氣的選手,她是建慈善機構探望生病兒童的愛心大使,她是玩轉廣告屆時尚圈的服裝設計師,她是自創logo商業價值井噴的的糖果店老闆……是的,她不是花瓶,她是有能力成為網壇第一、美貌與智慧兼得的商業女強人——莎拉波娃。平常人很難有莎娃這種韌性來打造如此完美的自己,是什麼鑄就了她不服輸的個性?

莎娃

童年經歷:700美元闖蕩美國

切爾諾貝利距離莎拉波娃所在的高美爾市的家只有40英里,核泄漏事故爆發後,母親葉蓮娜懷上了她。由於當時官方反應的遲緩,在事故後48小時,一些距離核電站很近的村莊才開始疏散,許多人在撤離前就已經吸收了致命量的輻射。由於不清楚自己是否受到了輻射,葉蓮娜曾一度擔心肚子裏的寶寶能否健康地誕生。

小莎娃奮力擊球

小莎娃奮力擊球

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父親尤裏·沙拉波夫選擇了搬回在西伯利亞的老家,少年喪父、退伍軍人出身的他對家庭有一種執拗的責任感。10個月後,莎娃在一間擁堵的房子裏出生了。“還好,孩子四肢健全,非常健康。”父母長出一口氣。

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賦予她以溫柔與倔強並存的個性,當然還有俄羅斯人特有的驕傲。她為自己確定了一條明確的道路,她曾經多次表示,比起像庫娃那樣利用自己的美貌作秀,她更看重在球場上的成績。她總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不僅是其父親這樣嚴格要求,更是她的個性使然。 看著她的過去,那是一條艱難卻不屈的上升線。

1991年,4歲的莎拉波娃開始打網球。當了12個月的非法建築工人、從親戚那裏東拼西湊,買了兩張飛往美國的機票後,尤裏和莎娃父女只剩下700美元,而母親因為沒得到簽證留在俄國。在廉價的小旅店過了一夜後,一大早他就帶著女兒找到了一名網球教練。教練看看7歲的莎娃後告訴尤裏,“兩年後再來吧,你太瘦小了”。半年後,戴著牙套、一臉雀斑、瘦弱的莎娃終於進入了網校,學費就是尤裏的工資。在網校住宿的幾個月裏,Maria只有週末才能見到爸爸,平時要不斷忍受比她大得多的孩子們的嘲笑和捉弄,這段經歷令她記憶深刻,也堅定了她成功的決心。1996年6月,她母親終於獲得簽證來到美國,一家人團聚了,Maria也搬出網校和家人同住。

2000年11月,在網校5年的艱苦訓練後,Maria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獎盃:Eddie Herr冠軍賽少年組冠軍。一個未來的球後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2001年 在佛羅裏達的ITF賽事上第1次亮相;2002年 首次被排入了WTA的排名系統,名列532位,進入澳網青少年組決賽獲得亞軍; 2003年 打入了溫網的第4輪,並成功地將其年終世界排名留在了50位之內,東京獲個人WTA首個冠軍。

多重性格造就不服輸的莎娃

不服輸的莎娃

不服輸的莎娃

莎拉波娃7歲時就到美國網球學校去學習網球,這段經歷也成為她人生經歷中最重要的一步,而她本人也表示,那段時間自己開始形成了獨立、強勢、永不放棄的性格。“性格的形成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與你所處的環境和接觸的人有很大關係。我從小就離家去學習網球,很多東西都要靠自己,那段經歷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經歷過這些之後,我吃飯甚至都比別人吃得快,不論是什麼樣的東西,只要是比輸贏的,我都希望自己能贏。我感覺我是屬於球場的,我期待在球場上戰鬥,不論環境如何,不論比分如何,無論我是否落後,無論是否面臨著賽點,我始終堅信我能贏回比賽。”

堅韌外殼下的善良心靈

莎娃日本災區獻愛心

莎娃日本災區獻愛心

莎娃不僅球打得好,而且有一顆善良的心靈。在年幼時,因躲避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污染跟隨父母從家鄉搬遷到西伯利亞的陰影,讓莎娃在長大後想力所能及地幫助更多孩子。建慈善機構、關心受傷兒童、捐助慈善事業、出戰慈善賽、甚至為汶川地震捐款……在莎娃心中,做慈善似乎是流淌在血液裏的信仰。“如果你有機會幫助別人,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我現在很富有,但明天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

 小編:沒有人會嫌錢多,莎娃也不例外。或許光比賽的獎金就已經足夠莎娃過上很好的生活,或許大家也會質疑女孩把自己搞這麼累為什麼。其實,沒有多複雜,只是為了給未來的自己更好的生活吧。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封面人物 禦姐煉成記 的新聞

860010-110307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