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體育 > 新聞資訊

短道速滑隊在滬備戰索契:上海與索契氣候相似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11日 14:42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文匯報 | 手機看新聞

熱點推薦 更多
賽事推薦 更多

  王濛、周洋、范可新、劉秋宏,對這些名字,上海並不陌生。連續3年的短道速滑世界盃,金牌教練李琰都會率隊來滬。而另一邊,對中國短道隊而言,這一回的浦江行格外特別——這還是冬季項目國家隊第一次把重大賽事備戰地選在了長江以南。

  這個週末,東方體育中心“海上王冠”再度迎客,把一場國家短道速滑隊的隊內練習賽做成了索契冬奧會熱身賽。免費預約領票觀看的消息很快就傳遍滬上冰迷群體,但許多人並不知道的是,告別東三省和北京,短道隊為何要揮師南下,把上海作為最後的備戰地。冰面、氣候,國家短道隊主帥李琰給出兩個答案,但轉瞬補充道:“索契的陰冷,上海懂。”

  俄羅斯亦有溫潤之冬

  冬奧會、俄羅斯,當這兩個名詞組合到一起,“冷”是多數人的條件反射。“一開始,我也是這樣認為的,”李琰説,“但後來聽説,索契是俄羅斯難得的冬季度假區。”本土幾乎整體處於北緯45度以北的俄羅斯,在北半球最寒冷的2月竟也會有溫潤之冬?

  答案是肯定的。由於地處俄羅斯西南端的黑海沿岸,一邊是大高加索山脈阻隔了北方的冷空氣,一邊是黑海如暖水袋般散發熱量,即便處於北緯45度附近,但優越的地理位置依舊賦予索契宜人的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早在2012年就公佈過一期《索契冬奧會賽段氣候研究報告》。《報告》對索契2007年至2011年每年2月份的氣象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2月索契的平均氣溫在6.6攝氏度到10.1攝氏度,白天氣溫波動小于3攝氏度,2月平均降水量在126毫米。連串數字都與上海的冬季頗為相倣。

  “更重要的還有空氣濕度。”對於李琰以及她的隊員們而言,生於東北長于東北,他們熟悉的冬季是寒冷而乾燥的。但那份《報告》給出的數據驚人,索契2月份的空氣相對濕度高達77.3%。氣候學研究表明,濕度增大時,熱傳導會加快約20倍,即使溫度不低,人的體感表現仍是陰冷。索契的感覺就是如此,而上海更是感同身受。

  所以,就在去年9月來滬參加世界盃比賽時,李琰就拍板:為讓隊伍在國內就能體會索契的氣候條件,在國內也可模擬冬奧會場館的空氣濕度,擁有一片高速冰面的上海,便是備戰冬奧的不二之選。春節前,中國短道隊就將從東方體育中心直接兵發索契。

  體育氣象學悄然興起

  普通人的概念裏,“看天吃飯”是戶外體育的專屬品。比如田徑、帆船裏的風,網球、足球中的雨,常是比賽額外的要因。而冬奧會中,似乎也只有在戶外深山舉行的雪上項目才要對氣象數據錙銖必較。冰上項目看天找場地,這是小題大做嗎?

  “多年來,體育與氣象專家一般認為,室內運動不受外界天氣條件影響。但以今天的發展眼光分析,這看法就不夠全面。”這是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李建新的答案。他相信,“對短道速滑隊員而言,空氣濕度以某種看不見的方式在影響比賽。”

  那為何室外的空氣濕度會影響到室內的比賽呢?美國人羅蘭德·梅爾拉德曾是大冬會短道速滑項目總裁判長。賽事期間,他每天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檢查氣象信息專報。這份報表從冰面溫度、場館溫度到室內濕度、室外濕度全都羅列在內。“短道速滑看似激烈,但其實非常脆弱,極易受外因影響。”梅爾拉德以濕度舉例,“當大量觀眾涌入場館,他們身上會帶著室外的濕度而來,從而影響場館內濕度,再進一步使冰溫産生變化。這種奇妙的骨牌式連鎖反應,絕對會左右整個比賽走向。”

  無論李建新還是梅爾拉德,他們都提到了一門全新邊緣學科的興起——體育氣象學。恰巧,梅爾拉德的另一重身份就是美國俄勒岡大學的氣象學教授。在他看來,氣象與體育的結合是科技使然,“遲早有一天,氣象將成為賽場的發令槍。”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