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新聞資訊 >

[5+評論]張斌《行至倫敦》:奧運金銅蒙古來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4日 18:54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點擊進入倫敦行動專題

>>>與央視記者微博互動   #倫敦我推薦##倫敦我來猜##倫敦想知道#

    

倫敦奧運會獎牌
   曾記否,當年凡是與奧運密切關聯的重器或標誌物無不意境悠遠,我們最為貼近的自家奧運會更是如此,會徽、吉祥物、火炬以及獎牌歷歷在目,巧奪天工外帶材質稀有,其中獎牌“金鑲玉”堪為典範,中國元素算是用足了,選玉用金樣樣講究,産地品類皆為上乘。衍生的一系列相關收藏品也一時風行,竟然帶動了此後眾多大型活動的藏品開發,深更半夜在電視購物中被高聲喧嘩叫賣,也該算是一種興盛吧。

    倫敦奧運的獎牌設計也是頗多説道,設計悉出高手,39歲的後現代名家大衛瓦特金斯一舉中標,他以簡單線條的自由延伸與交叉勾畫了一個離奇的網狀構圖,基本契合了倫敦奧運會設計所倚重的後現代風尚,這樣的設計依照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價值觀去判斷的話,哪有一絲一毫大不列顛的傳統血脈,可是倫敦奧組委居然又一次“後現代”了。

    “後現代”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預計16天的奧運會比賽要頒發出4700枚左右的獎牌,到那時候設計水平的高低美醜早就不是問題了。獎牌中鑲嵌特殊材質早已有之,北京奧運會選擇玉可謂恰切,倫敦質樸至極,沒有絲毫繁複。奧運獎牌的材質問題一項都是百科知識問答中的絕佳選題,金牌其實不過是銅牌早就世人皆知。真有執著的人,他們千方百計鑽研倫敦奧運會獎牌貴金屬供應鏈,將我們的奧運視野充分延伸至廣袤的蒙古草原,真得感謝英國《鏡報》的記者同行,他們的一篇特別調查報道告訴我們,倫敦奧運會獎牌製造的金和銅來自蒙古那個世界上罕見的金銅礦——奧尤陶勒蓋礦。記者的筆觸將我們悄然帶往了草原深處,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在搜索工具中輸入“奧尤陶勒蓋礦”,旋即會出現諸多與該地有關的新聞,一種説法,這裡富含金和銅,明年只要正式開工,就將成為僅次於智利的世界第二大銅礦群,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未開採銅礦就在這裡。還有一種説法,開採投資全部來自海外,最初有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資本,今年中國鋁業購買了最大股東加拿大開採商的股份,開始入主這塊草原中的富礦。駕駛著好似前蘇聯時代遺物的老式汽車,《鏡報》記者幾百公里一路狂奔來到位於南戈壁省的礦區,2000輛卡車奔波在礦山周邊的路上,每天都會有加工好的貴金屬和銅運往高速發展的中國,不久的將來中國必然成為這裡最大的買家。

    倫敦奧運會獎牌的製造商的確是選擇了奧尤陶勒蓋礦出産的金、銀和銅,象徵奧運榮耀的獎牌材質採自距離倫敦碗主體育場8000多公里之外的蒙古,英國對此的興趣大大的。記者也許是第一次來到大草原,按他的説法這裡生活的地下採礦者該是世界上最貧苦的人群之一,周邊的居民至今判定自家財富多寡的辦法還是算牛羊的頭數,物物交換至今流行。這些草原曾經的主人真不知道祖先腳下的礦藏對他們而言是福還是禍,開採公司拿著蒙古政府的批准證書,就讓曾經的主人告別家鄉,騰出居住地,讓隆隆的開掘設備徹底打破草原的寧靜。即使獲得一些補償款項,在當地僅夠購買20頭駱駝,對於放棄了家園的他們而言,生活就此徹底改變,未來開始愈加不能確定。

    英國記者這樣的探訪以及他們慣用的審視目光也曾經投向過我們,因此並不陌生,甚至讀到一半的時候,都能基本猜對後面將如何展開。原住民對於開採者的抵觸心理是不會被放過的,開採過程中並不環保的工藝手段,讓這個乾旱的草原每秒鐘要流淌出870升水,無論工藝流程多麼必要,但看起來都讓人無比心疼。因為,在這裡的很多人家,往往要步行一公里才能找到可飲用的乾淨水源。老人們面對採訪者會抱怨説,過去三年草原的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往往打井深度會超過1000米,長此以往下去他們的家園只有一個下場——被廢棄的礦井。市場評估這片草原下蘊藏的礦産足夠開採40年的,總價值為2200億英鎊,蒙古政府採取開放政策,世界上最有實力的機構雲集於此,期待有商機屬於自己。

    還記得力拓集團吧,澳大利亞最大的礦山集團,曾經著名的間諜案的製造者,近兩年他們投資幾十億美元收購加拿大企業的股份,完全控股了奧尤陶勒蓋礦。英國記者深入造訪自然是經過了力拓集團的許可,採訪中公關人員常伴左右,時常表達説,本集團擁有極高的道德標準,是經過了極為嚴苛的審核程序,才獲得了為倫敦奧運會獎牌製造提供金屬原材料的資格,堅信自己的企業為周邊的社區和環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不僅一向尊重蒙古人的風俗習慣,注重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公關人員特別強調説,礦上今後不再使用牧民們的水源地,將自己打井解決用水的問題,並對牧民們因為遷移而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令我驚奇的是,《星期日鏡報》的這篇報道居然沒有一張拍自現場的照片,不過是有一張粗糙的地圖,標明了礦山的大體位置。力拓集團的官網上寫明了,蒙古人民因為自己在為奧運會獎牌製作提供金屬而倍感自豪。力拓集團是今年年初中標了此項業務,他們發現,因為奧運茲事體大,人們在用放大鏡看他們的産品之中是不是含有超量的“不道德”、“不環保”和“不公平”,因此格外小心謹慎起來。

熱詞:

  • 5+評論
  • 張斌
  • 行至倫敦
  • 倫敦行動
  • 倫敦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