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第一體育 > 新聞資訊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從亞錦賽名單看男籃選才 為何高中鋒非唯一齣路

CCTV.com  2009年08月03日 10:14  進入體育論壇  來源:遼沈晚報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時,都不會草草下定論。畢竟,當今的世界籃壇很少有球隊能將高度和速度完全割裂。不僅是這兩項,身體對抗、個人技術和團隊意識等,均是考察一名隊員必不可少的硬體。不過對於中國籃球,尤其對於“塔基”青年隊來説,在選才中卻往往重視高度而少顧其他。那麼中國籃球到底如何選才?

    想致富挑大中鋒

    一寸長、一寸強,在中國籃壇,身高成了實力的保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姚明在與不在,中國男籃簡直判若兩隊。世界一流與世界二流之間,似乎只由2.26米的身高來決定。

    而對於中國籃球而言,最近十年可謂是一個“巨人時代”。自姚明、王治郅、巴特爾等“移動長城”橫空出世以來,身高已經成為中國男籃的標誌。

    不知這種現象是喜還是憂:不管是國家隊,還是在CBA,身高成了選才的最大依據,判斷一名球員是否有前途,往往看他身高夠不夠。

    依靠姚明,上海男籃奪得了唯一一個CBA總冠軍;依靠王治郅,八一男籃輝煌了很多年;依靠巴特爾,新疆男籃歷史上首次殺入總決賽……姚明、王治郅、巴特爾等人的存在,讓中國籃球找到了“致富捷徑”。要發財嗎?找中鋒吧。

    現在的尷尬是,無論國家隊還是CBA,想取得好成績,擁有一名出色的中鋒已經成了必要條件,沒中鋒等於沒資本。正基於此,沒有姚明的中國男籃,只能盼著易建聯快點回來壯大內線。同樣,沒有姚明的上海男籃,每個賽季都輸得找不到北。

    選才只重視高度

    姚明那麼管用,以至於現在中國籃球的後備選才,都在向“尋找下一個姚明”進軍。“小姚明”、“姚明第二”、“姚明接班人”成了各俱樂部乃至中國男籃的不懈追求,似乎中國籃球的希望只能寄託在巨人身上。而現在各個CBA球隊,看到超過2.05米的大個子都會兩眼放光。

    以遼寧盼盼為例,比起崛起的張慶鵬、楊鳴、劉書楠三大鋒衛球員,2.07米的李曉旭、2.15米的韓德君和2.21米的張佳迪更讓球隊興奮。“現在小二(李曉旭)打出來了,等韓德君和張佳迪,技術和身體再提高一步,就這三名大高個兒,那支球隊看了不迷糊啊。外線實力本來就強,再加上這三個人,遼寧隊在今後幾年,還有機會打進總決賽。”遼寧男籃一名負責人表示。

    不過,像遼寧男籃這樣的成功選才範例畢竟是少數。實際上,唯“身高論”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表現,這種論調讓中國籃球失去了耐心。不但長期陷入選才誤區,也背離了籃球這一團隊運動的精神。籃球是5個人打的,但對中國籃球而言,似乎場上最管用的永遠是那個身材最高的人。

    看看國內籃球的現狀吧,一批“希望之星”幾乎全是身高超過2.10米的大個子,張兆旭、孫喆、李慕豪、張大宇……看來能否成為人才,能否成為重點培養對象,身高成了首要硬體。

    一名小將曾發出豪言:“我要用10年時間達到姚明的高度——長到2.26米,闖蕩NBA!”恐怕這不單是他個人的理想,也是很多基層籃球教練的追求。

    沒高人不是死路

    有身高就吃香,出頭機會也多。看看中國男籃本次出征亞錦賽的名單,來自廣東宏遠的2.12米蘇偉能穿上國家隊戰袍,不僅證明了這頭“華南虎”的實力,同樣也充分證明巨人是中國籃球一直孜孜追求的法寶。

    身高是籃球運動的組成部分之一,但不是唯一。還是那句話,籃球是團隊運動,身高並不是創造佳績的唯一前提,希臘隊、西班牙隊、阿根廷隊都是例子。希臘隊和西班牙隊能聯手闖入上屆世錦賽決賽,阿根廷隊能奪得雅典奧運會冠軍,靠的就是團隊籃球。

    對於籃球運動來説,有“高人”當然不錯,沒“高人”也未必是世界末日。

    2007年的亞錦賽,“中國男籃二隊”被一名身高只有1.55米的菲律賓球員擊倒。這名隊員叫阿爾帕哥,全場比賽,阿爾帕哥貢獻了25分5籃板3助攻。這位穿梭于中國男籃防守體系中的“小土豆”,讓中國隊真正看到了什麼是籃球,他似乎在向所有人詮釋著一個道理:籃球不僅僅是巨人的運動。

    北京奧運會,中國男籃輸給立陶宛隊“還是老八”時,“歐洲之王”雅斯科維休斯這樣告誡對手,“過去中國隊只有姚明一個人。現在孫悅等人也嶄露頭角。中國可是個大國,有很大的選才餘地。不過籃球並不僅是高人的運動,中國隊應該明白這一點。 ”

  相關鏈結:

責編:譚啟喆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