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作為通訊工具的手機,大家並不反對使用,但作為移動網絡終端,一旦迷戀,用非所用,則是有害的。因此,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非常必要。
低齡學生使用手機需約束引導
■姚躍林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中小學生無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家長們擔心孩子沉迷其中,影響學習、視力,而手機使用低齡化趨勢越來越凸顯。據《海南日報》報道,有的幼兒園的孩子甚至也有手機。中小學生因迷戀手機而導致學習精力不集中、成績下降甚至影響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的事例絕非少見,由此引發的極端事件也時有報道。在手機已經普及、功能日益強大的今天,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是不能回避的育人難題。
當前,討論手機和網絡的利弊已無意義。我們可以不用手機、可以沒有手機嗎?顯然不能!手機已經突破了其原有功能,成為互聯網移動終端。它成了現代社會生活中人們隨身必備的一個重要工具。當然,不可否認,手機對所有人都有潛在的危害,更別説未成年人。
近30年來,中國的少年兒童一直在成人的擔憂中成長。從金庸、瓊瑤的作品到電子遊戲,從網吧、歌廳到手掌機,我們一直擔心孩子因此“變壞”。如今,大家又覺得手機的危害前所未有。其實,如果一個孩子對手機沒有一點興趣也許問題更大。每個時代都有特別的誘惑,也確實會有人誤入歧途,但人類發展並未偏離進步的軌道。所以學校更要做的是幫助孩子面對物欲能夠在彼此間建立健康、自由和自主的關係,培養孩子對周圍世界樹立正確的態度,而不囿于如何對待手機這件事。
如何正確使用手機沒有絕對統一的標準。筆者以為,大體可以堅持這樣的原則:不該用時不用,不必用時少用。譬如在影響學習和工作時,在飛機上和加油站等特定場合,在課堂等有特殊約定的場所,或者影響他人時,就應當堅決不用;在自己尚無能力購買手機及支付通訊費時,在影響休息和身體健康時,在確定無助於學習和正當娛樂時,就應當儘量少用。在一切可以令人迷戀的事物上足見一個人的精神,而能否不為手機所役,可以考驗一個人是否有毅力、責任心、規則意識、契約精神、獨立人格、自立和慎獨的能力。由此可見,使用手機,小事不小。
在筆者看來,中小學生是否可以使用手機是一個無須討論的問題。作為通訊工具的手機,大家並不反對使用,且事實上使用頻率不高。但作為移動網絡終端,在無特定平臺時,一旦迷戀,用非所用,則是有害的。這是一個無須深刻論證的生活常識。因此,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非常必要。
家庭、學校、社會要聯合起來,建立必要的約束機制,形成有利的輿論和文化氛圍。首先,要明確無論是否准予使用,都不要忘記這是個教育契機。簡單禁止或放任均非良策。其次,家庭是第一道關口。家長要明是非,忌首鼠兩端。手機絕對毀不掉一代人,甚至毀不了一群人,但確可毀掉“一個”孩子。再其次,學校不能置若罔聞。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素養是學校的當然責任。只要足夠重視,將工作做到孩子心裏,則無論是禁止或限制使用,均有良效。最後,社會要有鮮明的輿論導向。謹防手機依賴,提倡中小學生不在學校使用手機,對學校在不違背法律的前提下採取的各種措施保持必要的寬容。學校不是管不了學生,而是往往頂不住社會輿論以及由此而來的行政壓力。因此,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養成良好的網絡素養,全社會要有共識。在文化自律缺失的情況下,師長的約束是有效和必須的。
(作者係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