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當務之急是各類學校針對女生成長特點儘快開設“女生課堂”,對女生成長過程中的生理心理問題予以專門輔導。
■三九木
近日,連雲港一名14歲初二女生遭扒上衣,被同學毆打,心理受到嚴重傷害。事後,她不敢出門,也不敢去上學。被打女生只因小事得罪了同校的一名同學,之後便遭遇報復。警方表示,涉事學生年齡都不滿16周歲。該學校按校紀校規處罰了涉事學生。(新華網10月7日)
已説不清這是近幾年第幾起校園群毆暴力事件,此類事件大都呈現相似的發生軌跡,每次也都能引起廣泛的關注,相信各個學校也都曾以之為戒,加強了相關教育。問題是,類似事件並未減少,反而呈現越來越低齡化的特點。
學生在學校發生矛盾打架並不稀奇,青春期的叛逆和躁動也算正常,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此類事件的兩個特點:一是參與者多為女生,二是當事者多采取扒衣拍照錄像甚至更為暴戾的方式。只有針對此兩種特點提出具體方案,才有可能減少此類事件的持續發生。
當務之急是各類學校針對女生成長特點儘快開設“女生課堂”,對女生成長過程中的生理心理問題予以專門輔導。小而言之,女生優秀能帶動身邊的男生,進而帶動整個學校學生層次的提高。大而言之,如今的女生是未來的母親,她們的素質決定著祖國的未來,因此為女生開設專門課堂具有深遠意義。女生課堂除了包括自尊、自強、自愛等無性別差異的常規德育內容之外,更要加入男女生相處、女生之間相處、自我保護、心胸豁達等具有明顯性別特徵的專門內容。之前發生的群毆暴力事件的共同點,即是女生之間極易將瑣碎問題擴大化,缺乏理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單純以暴力或是極端羞辱的方式給予對方還擊,這與男生之間解決矛盾的方式具有明顯不同。因此,適時推出針對女生的輔導教育,是當下學校教育首先要做的事。
同時,家庭應承擔本應擔負的教育及溝通責任。極度忽視對孩子心靈的關注是當下家庭教育的一個突出問題。眾所週知,如今學生的多數時間在學校,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不斷增加學生在校時間,很多家長出於自己省心省事也“樂見其成”,很少有時間主動與孩子進行情感溝通,只在個別時間關注一下孩子期中期末的考試成績。客觀來講,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替代,老師和家長也各有責任。因為學生眾多,學校很難顧及每名學生,無法解決其遇到的不同心理問題,這就使個別學生內心積鬱的心理問題難有疏散通道,再加上當下學生學習壓力之大,很容易産生心理問題。因此,家長除了做好學生學習的後勤保障外,還應重視與孩子每天的交流溝通,避免孩子的心理問題瞬間“決堤”。
曾有人説過,學生暴力事件的發生,是成人社會失范,最後讓無辜的青少年埋單。除了受個別價值觀混亂的影視劇影響之外,當下很多“曖昧觀念”氾濫也是讓青少年“三觀盡毀”的重要原因。舉一小例,時下流行的“女漢子”一説本是玩笑,如今卻成為很多女生趨之若鶩的流行風尚,“抽煙喝酒、言語魯莽”成了具有“女漢子”范兒的時尚標簽,賢淑端莊反倒成了懦弱無能的代名詞。有些學校甚至出現了橫行霸道的“姐妹黨”,這不能不讓人擔憂。青少年集體性的精神扭曲亟待社會施以正確影響,“拯救男孩”之後,該有人關心關心“拯救女孩”了。
在眾多的校園暴力事件中,施暴者和受害者同樣令人惋惜和揪心。細緻分析、耐心解決既是為了挽救這些孩子,更是為了挽救我們這些成人自己。
(作者為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