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青少臺 > 首頁

如何説孩子才會聽?

發佈時間: 2014年06月12日 15: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青少欄目 >> 點擊看直播
壁紙推薦
遊戲推薦

原標題:

親子及教育專家鄭懿在“如何説孩子才會聽”上的講座(摘選)

鄭懿:

  今天的話題是“如何説孩子才會聽”。隨著孩子們長大,家長會遇到一個很艱巨的問題,就是我們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想傳達的孩子不能領悟,往往得到的效果是相反的。今天我特別願意與家長們一起分享,我們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讓孩子與我們有效的溝通,而我們説的話孩子特別願意聽。

    今天的話題是一個系列話題,今天我特別帶給大家整個話題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每個家長可以今天和我非常細緻分享的一個部分。就是如何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負面感受,當孩子哭、鬧、煩、燥,有這樣那樣小問題撲向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處理?這就是今天我要帶給大家最重要的話題之一。以後大家有機會,再聽我們帶來的話題時,我會幫助大家把後面的話題一一分解和分享。

    首先,我講一個要故事。一個小姑娘叫都都,5歲,爸爸媽媽帶她到香港吉尼斯去玩,回來以後,爸爸媽媽説玩的很開心吧,你能不能把我們去迪斯尼樂園玩的情況畫一個畫好不好。畫完大家一看,全是腿。一問寶貝怎麼回事,原來熙熙攘攘的人群當中,孩子的高度只能看見人的腿了。今天這個小故事帶給大家的是孩子的感受你關注了嗎?在整個話題開始之初,我帶給大家一個觀點,希望大家能記在心裏。那就是,我們和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在情緒面前孩子與我們沒有對錯之分。後面我們還會把這樣的概念逐步分解下去,我們與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孩子的情緒沒有對錯之分。為什麼我們要關注孩子的感受?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孩子的感受直接和他們的行為相關。只有孩子有好的感受,他才會有好的行為,當你快速的想撫平孩子的煩惱的時候,你是不是沒有留意到,你有沒有讓孩子有好的感受。

    如何讓孩子有好的感受呢?非常簡單,需要做的是接受,感受。在這裡,最簡單、最通俗、最方便的辦法,就是在越小年齡的時候只需要接納他的感受就可以了。下面我會幫助大家細細分解如何撫平情緒,面對接下來的很多重要的事情。為了讓大家更加深刻體會到,當地今天幫助大家學習的方法是什麼,我們來體會一些日常當中經常遇到的事。

    第一個場景,寶貝剛睡完午覺。孩子會説“媽媽我累。”你會説什麼?你很可能會説你不可能累,剛睡好,趕緊起床,你都睡了倆小時了。孩子有點大的,快點起來下午咱們要去展覽了。快點起來,下午該有親子課了。會有這種情況吧。

    第二個場景,天氣冷了,你想讓孩子穿上毛衣。你跟寶貝説“快點把衣服穿上”,結果寶貝説“我熱,我不穿。”或者孩子不會説話,他就到處爬,你就到處追。這個時候你的反應,“你不可能熱,趕緊把衣服穿上。”

    第三個場景,你興致勃勃的買了一本特別好看的書。孩子説“真無聊,沒意思。”玩倆就扔旁邊了。你會説什麼,“不會吧,多好玩兒,你看這個多有意思,你再玩玩。”有這種情況吧,我們花了錢,出了力,費了勁,怎麼孩子就是不理解呢。

    以上三種場景,基本上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很容易在我們家庭當中每每出現,而每每這種情形出現的時候,我們的反應變得是那麼自然,而且脫口而出。實際上,我們可以説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沒有關注到孩子的感受呢,而那一刻,我們最想要的是什麼,因為我擔心你凍到,所以我是為了你好,要你把衣服穿上。因為我覺得這個時候就不該是冷或者不該熱,當然我是媽媽爸爸,所以我讓你這樣做是為了你好。你的感覺是太奇怪了,應該是我的感覺要強加給你的感覺,會不會是這樣呢。

    當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在發生這樣事情的時候,我們從來都是以愛的名義,因為我關心你的身體,我關心你的吃喝,我關注你的成長,所以,為什麼你不跟我的感受一樣呢。再次回到最開始説的那個話題,就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和孩子之間是不一樣的。孩子情緒沒有對錯之分。”當孩子情緒上出現與我們想象不同的時候,請你首先三思一下,然後再考慮如何説,怎樣脫口而出。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做個小練習。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經常是在工作中,有可能會遇到這樣的話題。大星期一的一來,老闆就站在你面前説,這個報告我要的很急,下班之前必須給我。結果沒想到,今天我們特別忙,忙到中午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快到下班的時候,突然老闆站在你面前説,我要的東西呢。你突然意識到糟糕,有這個數據沒來,結果那個報告沒完成。自己心裏就突然著急了,我還差一個數,我馬上就給您,我馬上就把它做好,有沒有這種情況。結果老闆就生氣了,我不想聽你解釋,一早就跟你説了,你怎麼現在還沒做出來,我招你過來是幹什麼的,一摔門走了。那時的我們顯得很尷尬。我們那一刻心情不好,有可能想找朋友傾訴,有可能往回家走的路上就碰到了你的朋友。你的朋友是什麼樣的朋友呢?在這種心情當中,你會想跟你的哪個朋友傾訴呢?在這裡,我幫大家送來七個朋友,這七個朋友就是你平時日常生活中的哥們、姐們,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你將選擇他們當中的哪個來訴説你心中的苦悶呢?

    第一個朋友,你這件事做的太不對了。這個事情不應該怪老闆,我覺得你沒什麼了不起的。每天職場上遇到這種事很正常,不就是老闆説説嗎,笑笑就過去了。第二個朋友,你在職場上這麼多年了,老闆交代你的事情,你怎麼不知道先做呢,數據沒拿來你就不知道先拿,你就不知道把別的事情往後推一推嗎。第三個朋友,我覺得你之所以現在這麼沮喪,是不是因為把老闆當成一個父親的形象,你太在乎他了。第四個朋友説,怎麼這麼倒楣,大星期一的,你簡直是糟糕透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你。第五個朋友説,我覺得老闆就沒錯,誰讓你不先做老闆的活的,這都怪你自己不好。第六個朋友説,我覺得你最好現在這樣這樣,回去再那樣那樣。你最好先這樣在那樣,這件事情就解決了。第七個朋友説,你當時為什麼沒有好好想一想,你當時沒有想排個優先級嗎,你當時沒有覺得什麼事情更重要嗎,你為什麼不這樣,你為什麼不那樣。

    朋友真不少,每個人都在非常賣力氣的幫我解決問題,但這七個朋友所説的話,哪些話是我最想聽的。我想説,如果是我本人在職場上工作,有人肯跟我這麼説,“今天你的心情真是糟透了,還承受了這麼大的壓力,而且還挨了老闆的訓,你今天心裏一定不好受吧。”我的這個朋友沒有做別的事情,沒有給我提議,也沒有給我建議,也沒有過分同情,但是他做到了共情,我這一刻就覺得心裏很舒服。以我們在職場上混了這麼多年的人,如果我能安靜下來,冷靜下來,接下來就會想今天這件事的確我辦的有點沒安排好,以我的能力本來能處理好的,我今天晚上趕緊把報告做出來發給老闆。接下來我會想,這件事情處理完了,我還是要找機會跟老闆溝通説,他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對我發脾氣,我覺得挺尷尬的。

    剛才我的心理獨白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心理路徑的模擬,當我接受了我朋友的共情的時候,開始安靜下來,開始有心情去思考解決方法,開始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為什麼當我情緒激動的時候,當那麼多朋友幫我的時候,我卻安靜不下來呢?因為他們都試圖在幫我,但卻有可能讓事情變得更加矛盾和激化,尤其是偏袒對方“就是你不對”,我就會覺得你是我朋友嗎。

    為什麼我要給大家模擬這樣的一個東西,因為在職場當中,我們設身處地的把自己擺在這樣位子的時候,你就會反過來去思考,如果這是我們的孩子,他會怎麼想?如果你面對孩子遇到一些負面情緒奔向你的時候,你會提問嗎,你會建議嗎,你會同情嗎,你會偏袒對方嗎?你都會不小心激怒你的孩子。當我們發覺孩子的感受被不斷否定的時候,最擔心的是孩子會變得困惑和憤怒,尤其是特別小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找到這個問題的責任在誰。

    你覺得冷讓孩子穿衣服,你覺得這本書好看,你讓他多讀。但孩子想什麼呢?這個書是不是適合他的年齡,這一刻他皮膚的感受程度是不是和你一樣。有經驗的爸爸媽媽一定知道,當判斷孩子冷暖的時候,不是根據我們,是摸一摸小孩子的後脖子,摸一摸孩子的小手,就知道他是冷還是熱,而不是一味的追著他穿衣服。在這裡,我要提醒大家,如果你不斷地否定孩子的感受時,孩子就會失去真正的自己,為什麼?他會説我這樣叫不冷,我這樣叫不熱,你説還有一口再吃掉,趕緊再吃兩口。這個時候孩子就説,這種情況下我這叫還餓著呢,理解嗎?孩子以後會慢慢的沒有自己的感受,因為我媽媽説這叫冷,我奶奶説你還沒吃飽呢,雖然我已經覺得有點飽了。大家理解嗎,因為他有可能吃飯前吃了一些零食,你不知道,可你還非要他吃那一口。你這樣就是不讓孩子認知自己,尤其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我們該怎麼做?很簡單,再次回到開始的話題,四個字“接納感受”。3歲的時候接受這個方法,6歲以後,孩子們長大了,你會體會到這個方法的益處,因為大孩子有思想了,可以跟你交流和爭辯了。小孩子不會爭辯,如果你不懂得接納他的感受,你是無法幫助自己的孩子成為真實的自己。接下來我們不斷地重復説,方法很簡單,你只需要在這個年齡段接納他的感受就好了,如何接納他的感受呢?今天我帶給大家四個技巧:第一,全神貫注地傾聽。第二,用“嗯、啊、這樣、明白了、知道了”來回答他的感受。第三,説出他的感受。第四,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的願望。

    這四個方法要想很好的拿回去,一定要在心上種下“共情”的種子,就是你與孩子站在同樣的跑道中,與他的心同在。

    全神貫注地傾聽。看上去很簡單,為了幫助大家很好的了解這個方法,有請兩位嘉賓來做現場小演習。有請第一組嘉賓。

    “艾瑞克今天打我了,爸爸你在聽我説嗎?

    “(繼續看電視)這樣我也能聽見。”

    “所以我打他了,他又打我,而且還使勁打的。他真討厭。”

    大家發現了嗎,以後孩子大了從幼兒園回來就有可能是這樣的場景。孩子的表現是什麼,爸爸的表現是什麼,爸爸表現的心不在焉,聽著也可能看著電視,孩子就會感覺很氣餒,不願意和我們交流了。這件事情對於大人是小事,但對於孩子來説卻是大事。小小的事情,我們覺得被忽略,就會是大大的事情孩子會氣餒。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請嘉賓演一下。

    “艾瑞克今天打我了,爸爸你在聽我説嗎?”

    (爸爸轉過身全神貫注的)“講講吧。”

    “所以,我打了他,他又打我,而且還使勁打的,他真討厭。你猜怎麼著,我從現在起要和丹尼玩了,他從來不打人。”

    大家發現了兩個場景當中,一個最重要的變化嗎?爸爸其實什麼都沒做,就做了一件事,把身子轉過來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全神貫注的傾聽。如果家長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其實你真的不需要説什麼。你哪兒疼,怎麼回事,發生什麼事情了,你快告訴媽媽,媽媽這就找他去,其實你什麼都不用做。

    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當孩子苦、惱奔向我們的時候,對於更小的孩子我們鼓勵這樣,蹲下身子平視他,輕輕撫摸他的後背,當孩子情緒非常煩燥的時候你説什麼都沒有用。在什麼都不説的情況下,先聽,眼睛要看,可以輕輕地擁抱。接下來你會説光看、光聽啥都不説呀,怎麼往下進行呢?這就是第二招,你可以説,但你説什麼,我們請第二組嘉賓上來。

    “有人偷了我的鉛筆。”

    “確定不是你自己弄丟的。”

    “沒有,我去洗手間的時候還在課桌上呢。”

    “誰讓你亂丟東西的,你怎麼總是這樣,讓你把東西放在課桌裏,説了你多少遍了,就是不聽。”

    當孩子被責怪的時候,他很難有積極的態度面對你的。他會上來先想,這件事跟我沒關係,這件事不是我幹的,媽媽會不會怪我,沒有思路去回答你的問題,並且也不會有正確的態度去面對你。所以,責怪、提問、建議,像暴風驟雨一樣的話語沒有幫助。所以,我們再次強調,什麼叫有效的溝通,要學有效的方法。什麼是有效的方法。再次請這兩位嘉賓演正確的表達。

    “有人偷了我的鉛筆。”

    “哦。”

    “我去洗手間的時候還在課桌上呢。”

    “嗯。”

    “我已經第三次被人偷鉛筆了,從現在起我會把筆放在課桌裏就不會丟了。”

    “是這樣呀。”

    大家發現了嗎,媽媽説什麼了,還是什麼都沒説,但媽媽出聲了,哦、啊、這樣啊,孩子知道當你點頭,眼神關注我,你接受了我的情感,我就會有時間來想我的問題,並且開始回答,甚至於想辦法。那下次我就會把我的鉛筆都寫上標簽,全都放在課桌就不丟了。我們要的是孩子自己能想出辦法照顧自己。不要總是告訴孩子,你為什麼不這樣,你為什麼不那樣,甚至於更多的時候,我們説別這樣別那樣,別這樣別那樣都是無效的傳達,還不如説這樣這樣會不會更好。

    你仍然會説,我也可以抱他,我怎麼只嗯啊什麼不説呢,這件事情怎麼進行下去呢?那就是第三招,説出他們的感受。你可以説,你要説什麼,怎麼説。有請第三組嘉賓為大家做演示,掌聲鼓勵一下。

    “爸爸,我的小海龜今天早上死了。”

    “別難過”

    “嗚……(哭)”

    “別哭了,不就是只小海龜嗎?”

    “不行,不行。”

    “別哭。”

    “不行,我就要那個海龜。”

    “我再給你買一個。”

    “不要。”

    “你真是無理取鬧。”

    孩子們會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其實你覺得該做的都做了,你發覺越解釋越安慰,沒關係,沒事的,孩子的情緒難以被撫平。但是,我們能做什麼才能讓孩子的情緒很快撫平呢?有請演示正確的做法。

    “爸爸,我的小海龜今天早上死了。”

    “是嗎?真沒想到。”

    “我還總跟它玩遊戲呢。”

    “你們在一起挺開心的。”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了。”

    “失去朋友是挺難過的。你真是挺關心這只小海龜的。”

    大家發現什麼區別了嗎?爸爸的聲音都軟了。爸爸把孩子當時的心情描述了,也就是説,我一再鼓勵大家用眼神、體態讓孩子認為或感覺到,我與你在一起,我用點頭讓你在苦、惱的時候,讓你感覺到其實更關心你的心情,而不是關心誰打你了這個背後的事情。反過來,我還會幹什麼呢?我開始感受你的感受,並且用你的語言描述你的感受,讓你更加真實的感受到我與你在一起。所以,這個時候孩子更感覺,真的我的爸爸媽媽了解我。

    最後一招,用幻想的方法表達他的願望,有請最後一組家庭演示。

    “媽媽,我要吃脆餅。”

    “家裏沒有了,寶貝。”

    “不。”

    “你吃點早餐餅吧。”

    “我就要,我就要。”

    “我告訴過你家裏沒有了,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呀。”

    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把這樣的事情化解,有請演示。

    “我就要。”

    “聽得出你很想吃,真希望咱家能有。”

    “我真希望能給你變出一盒來。”

    “那我就吃點早餐餅吧。”

    “好。”

    大家發現了嗎,其實智慧的媽媽就做了一件事,幫助孩子實現了他的渴望的心情。在這裡特別提醒家長,有的孩子提出一個所謂無理的期望的時候,你們別以為真的就怎麼樣,其實他渴望的心情能得到滿足就可以了。比如我變出一個大的香蕉來給你,你一口我一口,最後孩子就沉浸在遊戲當中了。這招特別好用,但也特別考驗父母的幽默感。

    今天時間有限,但咱們好的方法又特別多。大家一塊跟我回憶一下。剛才我快速的四個小技巧。第一,全神貫注地傾聽。眼神、體態。第二,嗯、啊、這樣啊。爸爸媽媽都要試著學,別太快的回答問題,別太快的跟孩子説沒關係。第三,説出他們的感受。你很難過吧,你很尷尬吧,你現在是不是很傷心。第四,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的願望。

    大家能不能回答我一下,在這四條當中,你認為最難做的是哪條?第三條。因為我們開始用體態開始關注孩子的時候能做到,但你向真正抵達孩子心靈彼岸的時候,你是精準的把握住孩子的感受,這時候就會覺得詞彙頻繁。

    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的情形出現,我幫助大家做了一些小練習,我們就在這裡做一個吧。“寶貝上了校車,孩子回來跟你説,那個司機衝我大吼大叫的。”我們怎麼辦?説一個詞。“你很生氣吧,你很難過吧,你很鬱悶吧,你很尷尬吧。”

    希望大家了解了這些很小  的技巧,能不能今天就回去試一試,關注孩子的眼神,注意我們的體態,輕聲地應和,不急於脫口而出,試著摸準他的心態,描述他的感受。你相信嗎,當你開始跟著鄭老師學習接納孩子的感受,承認孩子的感受,你不需要問很多問題,不需要提很多的建議,孩子就會把事情的原委講述給你,這是我們要的。當你不要總是好為人師,把你的間接經驗淩駕在孩子直接經驗成長的基礎上的時候,你的孩子自己能找到解決辦法。這是我今天上課帶給大家最最重要的一點,也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我們希望孩子自己找到解決辦法。原來你只需要傾聽,原來你只需要輕聲地應和,原來你只需要幫他把他的感受描述出來,孩子的反應竟然那麼大,你為什麼不願意慢下來試一試呢。

    今天  的課堂最希望帶給大家的是什麼,雖然只是小小的四個技巧,但我們希望孩子能夠了解到我們對他們的忍受,我們為什麼尊重孩子的感受,為什麼要接納孩子的感受?原來我們希望在我們的家族當中,有一個人用這樣的方法與孩子溝通,你可能管不了自己的太太,你可能管不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但是先從自己做起。當我們用這樣的方法跟自己的孩子溝通的時候,你與孩子之間搭建了一條順暢的橋梁,你的孩子會選擇用誰作為自己最佳的溝通方式。那麼,我們的孩子會在與他溝通的人當中選擇那個最舒服的方式,來決定以後他用什麼樣的方式與別人溝通。

    大家知道這堂課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四個方法,是為了繼續傳達下去,讓我們的孩子也擁有這樣的方法,這才是我們這一切是為了什麼的意義。所以,從今天做起,我們有很多事情是很偉大,很有意義的。我們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是我們要學習的方法很多,只要大家願意,從今天開始。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2206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