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三農 > 內蒙古天保十年再看林區 >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4日 19: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森工集團)局長、總經理安國通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森工集團)黨委書記張學勤
塑林區生態文明形象 做林業生態建設脊梁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介紹
美麗富饒、瑰麗雄奇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四大重點國有林區之一。她與廣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相依,與肥沃的松嫩平原相接,與俄羅斯、蒙古國毗鄰,綿延千里,山巒疊翠,林莽蒼蒼,猶如鑲嵌在祖國北疆的綠色明珠。10.67萬平方公里的浩瀚林海地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的九個旗市,8.87億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積以省為參照居全國第6位,年1600多萬立方米的森林生長量對履行我國政府到2020年森林蓄積增長13億立方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0-45%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承諾具有重要作用。這裡是寒帶植物的王國,野生動物的樂園,1500多條河流、100多個湖泊、1.1萬平方公里濕地星羅棋佈於於林海之中,其森林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碳匯制氧、凈化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裡是黑龍江、松花江的發源地,維繫著呼倫貝爾大草原、松嫩平原乃至整個東北糧食主産區的生態安全。被世人稱為“北疆的綠色長城”,被胡錦濤總書記譽為“祖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
人們盛讚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綠色的立體寶庫”,綠色的王國裏繁衍生息著1046種動物,1688種野生植物;起伏的群山中蘊藏著40多種礦産資源,在歷史上就享有“金鑲邊”的美譽;這裡孕育了“三少民族”的絢爛文化,發祥了鮮卑與蒙古帝國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瑰麗的歷史後院;這裡盡攬春情、夏景、秋實、冬雪于一身,並以她悠遠的歷史,獨特的景觀,豐富的民族與民俗文化,與俄蒙相接的獨有風情,吸引著中外賓朋。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作為國家重要的林木産品生産基地和具有巨大開發潛力的森林生態旅遊目的地和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的重要能源後備基地,在生態建設、區域發展、維護邊疆民族地區的安寧與和諧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這片綠色林海的守護和經營者——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成立於1952年,是國家和自治區設立的實施生態保護與建設的事業單位;1995年,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整合林管局生産經營職能組建了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同時保留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機構和林業行政管理職能。林管局(森工集團)現有企事業單位42個,其中包括16個森工公司、3個營林局、1個原始林區管護局,其他企事業單位22個,在冊職工20萬人。
“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鑄就了青山常在
新中國成立後,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揭開了有計劃開發的序幕,按照周總理“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和劉少奇主席“採育結合”的指示,來自祖國各地的建設者風餐露宿,爬冰臥雪,在林海雪原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的開發建設歷程,為國家和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累計完成更新造林1843萬畝,生産商品材1.78億立方米,上繳各種稅費170多億元,是國家當期投資的3.8倍。同時,通過安置就業、技術服務、投資建設公益設施和自辦社會事業、提供低價原料等,極大地促進了邊疆民族地區的繁榮穩定。“天保工程”實施後,林區實現了以木材生産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的轉變,砍樹人變成了種樹人、“護林人”,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生態建設當中,生態建設水平顯著提升。根據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結果顯示,林區森林面積凈增67.45萬公頃,達到817.3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8.3個百分點,達到77.99%;活立木總蓄積增加1.2億立方米,達到8.87億立方米,恢復到了開發初期水平;森林面積、蓄積大幅增長,森林質量持續提高,森林碳匯能力顯著增強。新增林地面積和增加的森林蓄積折算直接經濟價值達700多億元,相當於天保工程同期投入的9.4倍。根據專家研究結果,森林每年生長1立方米蓄積量平均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林區僅新增森林蓄積可吸收二氧化碳2.2億噸,釋放氧氣1.93億噸,按國家發改委指導價格每吸收1噸二氧化碳8美元計算,碳匯價值約17.6億美元,匯率按1:6.8計,折人民幣120億元。
歷史上的巨大貢獻,生態建設的巨大成就,是幾代林區人甘於奉獻、不計自身得失的結果。但與生態建設取得的巨大成績相比,林區在經濟、民生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卻成為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體製成為了制約林區發展的“桎梏”。由於一直執行“先生産、後生活”的開發建設方針,加之林業城鎮開發初期是“大企業、小政府”,林區逐步形成了相對獨立封閉,對內全包全管、對外自成體系的特殊社會區域。在行政管理體制上,行政主體不明、執法缺位,與企業經營、社會公益事業管理職能混淆。在經濟發展上,國有經濟一股獨大,森工集團經濟主業不突出,中小企業體制不活,産權體制、經營機制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自辦的社會事業不但加重了企業負擔,自身也多年維持著低質量、低工資、高就業的運行狀態。在民生發展上,職工收入長期低下,社會保障內部低水平運行,林區居民的公益政策待遇既不在職工之列又沒有納入屬地居民範圍,與屬地其他居民在收入、公共服務、公益政策享受上形成了新的二元結構。林區人口已經成為落後於農業、畜牧業新的貧困群體,阻礙了構建和諧林區建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
將明確思路作為推動科學發展的核心
2007年11月,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內蒙古時,做出了“保護好大興安嶺這片綠色林海,為建設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做出貢獻”的重要指示精神,將建設北方、沿海兩個生態屏障已經上升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戰略舉措。面對重大機遇、重要使命,2007年底林管局(森工集團)新組建的班子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在深入分析林區的主體特徵、困難問題、比較優勢、現實機遇後,深刻認識到擺脫“兩危”困境必須深化改革,打破以鄰為“壑”、自我封閉的發展困局。在沒有任何成熟經驗可以照搬照抄的情況下,林管局(森工集團)新班子通過明確林區發展必須融入大局,遵循事物發展規律,做到與社會結合、與市場結合、與發展結合,並最終確定了“解放思想機遇、毫不動搖保生態、只爭朝夕謀發展、關注民生促和諧”的改革發展思路。同時,明確了“強化兩項職能、理順一個關係”的改革方向,即:強化和完善林管局的生態保護與建設職能,將生態建設職能全部歸位於林管局,通過改革強化林管局履行林業行政事業管理職能的主體地位;強化森工集團的企業經營職能,將企業經營職能全部于歸位於森工集團,通過改革建立産權多元化的現代企業制度,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理順林管局(森工集團)與屬地政府的關係,將林區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與管理職能有序移交屬地政府,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林業居民公益政策享受均等化,做到政府社會事業職能到位不缺位,林管局(森工集團)歸位不越位。林區的改革發展思路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國家林業局的高度認可,並提出了“闖出重點國有林改革新路”和“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大局”的殷切期望。在改革開放30週年的最後一年,一場變革的大潮以前所未有的氣勢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