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3日 21: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科技苑
我國是養鵝大國,鵝的存欄量佔到了世界總量的90%以上,鵝的品種也數不勝數。可是2005年和2009年,我國的內蒙古和山東分別從匈牙利引進了一個新的養殖品種——霍爾多巴吉白鵝。為了探究這種鵝的特別之處,最近《科技苑》欄目的記者來到了這個鵝的故鄉——匈牙利的霍爾多巴吉市,親眼目睹了這些鵝的生活狀態。
經過十小時的飛行,欄目記者于當地時間早上6點到達了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藍色的多瑙河從這個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城市慣穿而過,一棟棟上百年的歌德式和巴落克式風格的建築在講述著歷史。離開市區一路南行,驅車前往此行的目的地——霍爾多巴吉市。一路上經過許多村莊,一幢連著一幢的房子,與中國的許多鄉村相似,但是幾乎每一家的窗口都擺放著鮮花,既漂亮又充滿了異國情調。
到了霍爾多巴吉鎮,見到了瓦爾高 菲蘭茨先生,他是霍爾多巴吉鵝農場的負責人,在他的養殖基地,放眼望去,鬱鬱蔥蔥的綠色間,成群的白鵝點綴其中,便是欄目組此行要找的霍爾多巴吉白鵝。
從外觀看,它們與在中國常見的鵝種有些不同,頭上沒有額瘤,體型比較高大,腿粗壯有力。它們或悠閒的散步吃草,或嬉戲玩耍。也許是周圍的鳥兒那飛翔的身姿讓它們體味到一種同類的感覺,一些鵝就在玩耍的同時,展開自己的翅膀練習奔跑,想要飛翔。
菲蘭茨先生介紹説:這些鵝之所以採取這樣散養的方式來養殖,是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霍爾多巴吉有著歐洲最大的自然草原,也是匈牙利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它的面積達八萬兩千公頃,有四分之一是沼澤地。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生物多樣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僅禽類就達150多種,所以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名勝文化遺産目錄。
匈牙利是個降雨量比較多的國家,每年的3~7月是雨季,牧草長得很茂密,當地人採用科學的分片輪牧的方式,就完全能滿足這些鵝的生長需要了。一般一個養殖基地需要20公頃的面積就能容納6500隻鵝在這裡生活,基地與基地之間要相隔10 公里,保證每一個基地裏都有足夠的牧草,同時也可以避免各基地之間疾病的傳播。
天氣嚴熱的夏季,鵝群們可以在草叢和樹蔭中納涼,到了寒冷的冬季它們也不害怕,因為經常在野外奔跑,練出了一副好身板,再加上一身厚厚的羽毛,抵抗自然環境的能力非常強,除了産蛋期,一年四季都可以在野外生活。60天后,霍爾多巴吉鵝不但個子長起來了,腋下腹部的毛是又多又厚,隨便抓起一隻,就能摸到厚厚的一層又細又軟的絨毛,這就到了取絨的最好時間。
同樣是做一條被子,好的鵝絨只需要700克,而差一點的就需要1300克。正是因為霍爾多巴吉鵝的鵝絨蓬鬆度好,品質高,所以很受市場歡迎。現在,菲蘭茨養殖場的鵝絨送到加工廠,經過清洗、分級等加工程序後做成各種産品銷往世界各地。他説鵝養殖的最大市場在中國,為了能生産更多的好鵝絨,2005年,在匈牙利政府的支持下,他把這個養殖項目推廣到了中國。
在實現了科學養殖的同時,再進行産品的深加工,擴大産業鏈,才能讓這個産業做大做強,也才會讓更多的養殖戶真正得到實惠。
更多資訊編輯短信FT發送到10663355訂閱《科技苑》手機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