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10月16日,由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承辦的 “基金會雙月沙龍” 公益活動在北京舉行。本期沙龍圍繞“公益無國界—比較視野下的中西方慈善組織”主題,邀請了中西方慈善組織相關專家、慈善組織負責人等共100多人出席沙龍活動,通過主題演講、案例解析、圓桌論壇等方式,圍繞中西方慈善組織的形成、運營及地位等進行比較,汲取西方國家的慈善理念和管理經驗及合理的慈善資源為我所用進行深入研討。圖為活動現場。
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創會會長耿瑩,在主旨發言中著重介紹了我會參與東亞四國合作的項目“東亞紙張保護方法和紙張製造傳統”。跟著時代的變遷,但我們的初衷不變。地球人要團結起來,就能共享、互幫、合作、共創,使我們共生存的地球,綠起來,花海無邊,和平相處,求同存異。地球的自由、平等、文明、富裕,共同保護文化遺産,好日子屬全人類,就在眼前。圖為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耿瑩會長致辭。
10月16日,由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承辦的 “基金會雙月沙龍” 公益活動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孫偉林致辭。
10月16日,由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承辦的 “基金會雙月沙龍” 公益活動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理事長耿靜致辭。
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的理事長耿靜在致辭時表示,慈善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一個向善的公共行為。我國的社會組織數量已有近70萬家,公益慈善類組織超過兩萬家,從慈善行業來看,慈善文化落後於慈善組織的發展。認識和追溯慈善行為背後的文化力量,建設一個良好的慈善環境,這需要慈善公益界和史學界、社會學界有更多的合作。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作為文化公益慈善組織,于2007年8月28日成立至今整整十年,以文化公益發展為主體。在慈善文化領域的資助項目,我們秉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造福人類”的原則,促進中外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推動了中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發展。目前我會開展的 “紙張保護項目”、“平遙古城”等項目,通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日本、韓國、朝鮮、蒙古國通力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果。基金會東方之韻項目曾到美國、法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等地開展文化交流。這些項目既支持了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也讓慈善文化的觀念在我們社會有了更多的傳播。我們將堅持長期做下去,期待與政府相關部門、理論知識界、慈善行業同仁以及媒體同道通力合作,提升公益價值自信和專業能力,為公益行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共同去培育善的文化,倡導善的生活,構建善的世界。會上舉行了捐贈簽約儀式, 耿靜理事長代表基金會,向巴基斯坦使館駐華國際學校,捐贈20萬元人民幣。其中10萬用於購置幫助學生學習中文的教學設備,提高教學水平,另10萬元作為“小燈泡獎學金”用於資助在中文課程學習中成績突出的學生。同時,向蘭州大學文化行者交流中心捐贈了5萬元人民幣,用於甘肅東鄉 族語言傳承與保護項目。圖為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向巴基斯坦駐華使館國際學校捐贈。
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孫偉林、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副會長張樹中、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基金會管理處處長馬昕、《中國社會組織》雜誌社社長秦艷、復旦大學國土資源與文化保護中心主任教授杜曉帆等嘉賓出席了本期沙龍。“基金會雙月沙龍”公益活動目前已成功舉辦24期,一直由中國社會促進會主辦,《中國社會組織》雜誌社協辦。每一期由不同單位承辦,通過不同的主題研討交流,促進了各基金會的健康發展。圖為會場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