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鍵可退出全屏瀏覽
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

已瀏覽到本圖集最後一頁

考古人員在羅布泊發現一座漢晉時期古城

再看一遍 下一個圖集
  這是古城西南段墻體(2月16日攝)。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近期在羅布泊進行考古調查時,在孔雀河北岸發現一座古城遺址,其附近還有數座墓葬分佈。初步清理髮掘出木盤、銅鏡、木梳、紡織品等遺物。對古城遺址頂部殘留的紅柳枝、蘆葦等進行碳十四測定表明,該古城墻體的年代為東漢後期至魏晉前期。新華社發(胡興軍攝)

  這是在古城周圍採集的絞胎玻璃珠(3月10日攝)。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近期在羅布泊進行考古調查時,在孔雀河北岸發現一座古城遺址,其附近還有數座墓葬分佈。初步清理髮掘出木盤、銅鏡、木梳、紡織品等遺物。對古城遺址頂部殘留的紅柳枝、蘆葦等進行碳十四測定表明,該古城墻體的年代為東漢後期至魏晉前期。新華社發(胡興軍攝)
  這是在古城周邊採集的漢式環首鐵刀(3月13日攝)。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近期在羅布泊進行考古調查時,在孔雀河北岸發現一座古城遺址,其附近還有數座墓葬分佈。初步清理髮掘出木盤、銅鏡、木梳、紡織品等遺物。對古城遺址頂部殘留的紅柳枝、蘆葦等進行碳十四測定表明,該古城墻體的年代為東漢後期至魏晉前期。新華社發(胡興軍攝)
  這是在古城附近墓地發現的木盤(3月13日攝)。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近期在羅布泊進行考古調查時,在孔雀河北岸發現一座古城遺址,其附近還有數座墓葬分佈。初步清理髮掘出木盤、銅鏡、木梳、紡織品等遺物。對古城遺址頂部殘留的紅柳枝、蘆葦等進行碳十四測定表明,該古城墻體的年代為東漢後期至魏晉前期。新華社發(胡興軍攝)
  這是在古城附近墓地發現的馬蹄形木梳(3月10日攝)。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近期在羅布泊進行考古調查時,在孔雀河北岸發現一座古城遺址,其附近還有數座墓葬分佈。初步清理髮掘出木盤、銅鏡、木梳、紡織品等遺物。對古城遺址頂部殘留的紅柳枝、蘆葦等進行碳十四測定表明,該古城墻體的年代為東漢後期至魏晉前期。新華社發(胡興軍攝)
  這是古城西段墻體局部(1月10日攝)。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近期在羅布泊進行考古調查時,在孔雀河北岸發現一座古城遺址,其附近還有數座墓葬分佈。初步清理髮掘出木盤、銅鏡、木梳、紡織品等遺物。對古城遺址頂部殘留的紅柳枝、蘆葦等進行碳十四測定表明,該古城墻體的年代為東漢後期至魏晉前期。新華社發(胡興軍攝)
  這是古城西南段墻體剖面(2月16日攝)。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近期在羅布泊進行考古調查時,在孔雀河北岸發現一座古城遺址,其附近還有數座墓葬分佈。初步清理髮掘出木盤、銅鏡、木梳、紡織品等遺物。對古城遺址頂部殘留的紅柳枝、蘆葦等進行碳十四測定表明,該古城墻體的年代為東漢後期至魏晉前期。新華社發(胡興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