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青山環繞。
重溫歷史,重走征程。2016年10月12日至14日,由國家文物局組織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文物保護調研採訪活動走進四川巴中,對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紅軍烈士紀念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四川巴山遊擊隊指揮部舊址,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川陜蘇區將帥碑林的保護和展示情況進行採訪、調研。
1932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主力自鄂豫皖根據地戰略轉移到達陜南,渡漢水、翻越天險大巴山進入川北,在川陜邊黨組織和川東遊擊隊配合下,創建了以通江、南江、巴中為中心的川陜革命根據地。根據地鼎盛時期,擁有23個縣和1個市的蘇維埃政權,12萬之眾的紅軍隊伍和10萬餘人的地方武裝。其疆域東起萬源、城口,西抵嘉陵江沿岸,南至營山、達縣,北達陜南鎮巴、寧強,面積42000余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
重溫歷史,重走征程。2016年10月12日至14日,由國家文物局組織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文物保護調研採訪活動走進四川巴中,對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紅軍烈士紀念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四川巴山遊擊隊指揮部舊址,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川陜蘇區將帥碑林的保護和展示情況進行採訪、調研。
1932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主力自鄂豫皖根據地戰略轉移到達陜南,渡漢水、翻越天險大巴山進入川北,在川陜邊黨組織和川東遊擊隊配合下,創建了以通江、南江、巴中為中心的川陜革命根據地。根據地鼎盛時期,擁有23個縣和1個市的蘇維埃政權,12萬之眾的紅軍隊伍和10萬餘人的地方武裝。其疆域東起萬源、城口,西抵嘉陵江沿岸,南至營山、達縣,北達陜南鎮巴、寧強,面積42000余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
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鐵血丹心廣場中央的大型人物群雕塑。該雕塑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援建,雕塑長19米、寬3.2米、基座高1.2米,這組數據代表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正式進入四川。
“川陜革命根據地區域圖”地雕。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在第四次反圍剿失利後,被迫實行戰略轉移,他們翻秦嶺越巴山,轉戰三千多裏,于1932年12月18日,抵達通江縣北的兩河口,在那裏建立了第一個鄉蘇維埃政權。隨後主力部隊一路南下,25日解放了通江縣城,並相繼解放巴中、南江縣城,建立了以通南巴為中心的川陜革命根據地。
這座漢白玉牌坊是2011年新建的,5孔6柱,氣勢雄偉,是牌坊中的最高規格了,牌坊高12米、寬25米,記錄了紅軍1932年12月25日解放通江縣城的這一歷史時刻,牌坊後面就是核心陵園.
無名烈士紀念園佔地150畝,呈扇形分佈,依山就勢建成,按照烈士們原來的安息地分為50個小區域,長眠在這裡的烈士,雖然沒有留下姓名,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工農紅軍。
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駐紮王坪期間,設政治部、醫務部、總務處三個部門,轄7所分院、5所軍醫院、15所師醫院和44所團衛生所,最多時收治傷員約6000人,集醫、政、軍于一體,是我黨當時規模最大、機構最健全、功能最完善的後方醫院。圖為用來使傷口結痂的熨斗。
1935年至1940年期間,紅四方面軍撤離川陜蘇區根據地後,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建立了以桃園川陜交界之地的500平方公里遊擊根據地,他們以地做床,以天做被,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與數倍的敵人頑強鬥爭。
巴山遊擊隊紀念館江南革命史陳列館。
巴山遊擊隊紀念館一隅的“紅軍精神傳承”展示。
紅四方面軍在創建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為廣泛發動群眾參加紅軍,打擊敵人,鞏固和發展蘇區,紅軍和各級蘇維埃政府進行了一種獨特的宣傳方式——石刻宣傳,他們根據地大巴山大山多、石頭多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刻寫了7000多幅紅軍石刻。
1993年經四川省政府批准,在巴中市南郊南龕山頂建立了川陜蘇區將帥碑林,它是中國最大的紅軍碑林。
來川陜蘇區將帥碑林參觀的人們。
川陜蘇區將帥碑林。